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133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51篇
大气科学   96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208篇
海洋学   152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42篇
自然地理   13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51.
The mudskipper 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and Chinese black sleeper Bostrichthys sinensis occupy the intertidal zone. However, both species have their own unique diet. The former is an herbivore and the latter is a carnivor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ies and diets in the two species, the activities of protease (P), non-specific bile salt-activated lipase (BAL) and α-amylase (A) were determined in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 of adult mudskipper B. pectinirostris and Chinese black sleeper B. sinen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tivities of protease, BAL and α-amylase in the intestine of B. pectinirostris were significantly (P<0.05)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tomach. In B. sinensis, gastric protease activity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e intestinal protease (P>0.05), while BAL and α-amylase activities of the intestine were significantly (P<0.05)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stomach. The activity of gastric protease in B. sinensis was significantly (P<0.05) higher than that in B. pectinirostris, while the activities of intestinal protease were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fish species (P>0.05). BAL activities of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 in B. sinensis were significantly (P<0.05) higher than those in B. pectinirostris, while α-amylase activities of the stomach and intestine in B. pectinirostris were significantly (P<0.05) higher than those in B. sinensis. The ratios of P/BAL, A/P and A/BAL of the digestive tract in B. pectinirostris were 1.5, 107.3 and 158.6, respectively; and those in B. sinensis were 0.2, 1.6 and 0.2, respectivel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food digestion in the adult B. pectinirostris is mainly carried out in the intestine, whereas in the adult B. sinensis it is initiated in the stomach and finishes in the intestine. The activities of BAL and α-amylase in B. pectinirostris and B. sinensis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their diets. However, a clear-cut correlation between protease activity and diets is not found in these two species.  相似文献   
752.
根据杨立掌—道坨地区沉积锰的矿体厚度、品位数据资料,分析了含锰盆地展布及岩性组合特征,认为黔东杨立掌—道坨南华纪"大塘坡"式含锰盆地受古断层控制,沿65°方向展布,盆地延伸长15.0km,宽2~2.5km,规模巨大;含锰盆地由4个岩性带组成,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块状、气泡状菱锰矿夹碳质页岩带;碳质页岩夹块状、条带状菱锰矿带;碳质页岩夹条带状、层纹状菱锰矿带;碳质页岩、含锰碳质页岩、含锰白云岩带。根据含锰盆地岩性组合分带及其展布特征,预测含锰盆地中心中段高地一带具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53.
南极环境与环境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极独特的地理与气候特征——平均海拔最高、风速最大、降水量极少且极端低温,形成了严酷纯洁而又极为敏感、脆弱和极易受到破坏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南极环境整体上表现为不均一性和不平衡特性,在南极大陆边缘形成的大小不一的冰川和许多露岩区,成为本土动植物的主要栖息场所和人类活动的主要地带.自南极发现以来,南极丰富的矿产、生物和淡水等自然资源以及其内在的荒野价值、美学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先后吸引着各国前往南极开展海洋捕捞与加工、科学考察、旅游等活动,这就不可避免地给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诸如废气、废水,人类足迹与交通工具压迹,造访者和车辆对野生动植物的扰动与破坏,以及物种引入等问题.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尤其是南极条约协商国逐步认识到保护南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国加强了南极考察管理与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许可证制度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防止或减低对南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4.
755.
利用太阳及大行星的观测来决定星表系统的经典方法,已不能适合于现代星表及基本系统所提出的要求了。日间的及具有圆盤形的天体的观测,伴随着特殊的系统误差,这些误差,都将引入观测的结果,星表中去。小行星具有和恒星一样的外形,可以如恒星一样的来观测它,是决定星表系统差最适宜的天体。  相似文献   
756.
757.
柯林斯冰帽小冰穹物质平衡多年变化的推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58.
硒是重要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对特色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助力作用。碧江区土壤硒元素含量平均值超过贵州省及全国硒含量均值。富硒耕地面积达29426 8万亩,具有较大的富硒资源开发潜力。成土母岩为炭质页岩所形成的土壤中硒元素含量高于其他类型成土母岩所形成的土壤,强酸性土壤中硒元素含量平均值高于其他酸碱度等级土壤,水田中硒元素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旱地、果园、水浇地等其他类型土地。成土母质是土壤中硒元素的主要来源及影响因素,pH值、有机质、土壤质地等理化条件对土壤硒元素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59.
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的三叠纪-侏罗纪中酸性花岗岩,如塔公岩体,为晚三叠世的碰撞造山以及燕山期的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区域地质调查填图表明,塔公岩体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其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岩石主体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准铝质-过铝质过渡系列,稀土配分曲线显示其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具有壳源岩浆特征,稀土-微量元素投点结果表明花岗岩形成于造山时期后碰撞阶段.对塔公花岗岩体采集的4件同位素样品的年龄数据质量较高,为214±1 Ma、214±1 Ma、215±1 Ma、216±1 Ma;该组年龄可以作为限制印支晚期扬子、华北和昌都板块之间碰撞时限的证据.基于塔公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同位素年代学特征,结合区域研究资料,认为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类似塔公岩体的晚三叠世花岗岩类形成于昌都、扬子和华北地块后碰撞阶段的岩石圈拆沉作用.   相似文献   
760.
全球化工产业的发展导致海上危化品泄漏事故频发,严重影响了海洋生态环境,如何开展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已成为迫切需求。对泄漏危化品未来漂移扩散情况进行预测与可视化呈现是应急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针对污染扩散可视化的相关研究在场景构建、渲染效率、可扩展性、交互控制等方面仍存在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Unity3D引擎及其粒子系统的海上危化品漂移扩散过程三维动态可视化方法,在海洋周边三维场景构建和模型数据优化处理的基础上,通过粒子的动态更新实现了危化品扩散过程的可视化,并提供了针对场景漫游和扩散过程控制的交互接口。以杭州湾海域为例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性能和效果满足实际应用需求,能够为海上危化品泄漏突发事故应急提供信息参考与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