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世界各海沿岸的潮间带大部分区域是沙滩,这主要是由于波浪的强烈冲击所致。与碎石、石砾滩一样,沙滩对底栖生物的生存显然不利,因而其栖息生物种类比较贫乏,数量也少,完全缺乏大型植物,除了某些特定的沙栖种外,主要是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河口附近和内湾水下平台则例外,丰富的有机物质使之成为完全不同的生境。 虽然潮间带生态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有关沙滩生境的研究较少,对沙滩生物的生态特点缺乏系统的探讨。有的学者直接采用岩岸潮间带生态研究方法,这不仅与客观实际不符,而且造成术语上的混乱。另外,在群落结构的研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往往没有按生态特点区别底内生物和底表生物,造成对区系性质的错误判断。为此,我们想通过对小场沙滩生境的调查研究,对沙滩潮间带研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是我国的第二大岛,面积约32200平方公里。岛上沙质海岸占比例最大,另外泥滩、石砾、岩石海岸亦有所见。由于四面环海,所以海洋性气候较为显著。水温一般较高。与相邻的广东大陆沿岸相比,季节变化及年变化幅度均较小。基本上符合热带性气候的特点。但是,由于受季节风的影响,以及浅水区域较宽和接近大陆,沿岸水温和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较大,局部地区具有一些大陆性气候的特点。海南岛的潮汐类型是混合潮,潮水幅度通常不超过3米。 1959年11月-1960年2月,作者参加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生物考查组到崖县的榆林、马岭,陵水县的新村,万宁县的港北港,乐东县的莺歌海,文昌县的抱虎角、铜鼓角以及海口市的盐灶、北港、苍头前等地进行了调查采集。为了使原有的材料得到更进一步的充实,1962年3-5月,又到崖县的榆林,陵水县的新村以及临高县的新盈,东方县的八所进行补充调查。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潮间带藻类进行定性及定量的研究,并结合各地区不同的潮汐类型、潮水幅度等环境条件的具体影响,进一步探索藻类分布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草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宗岱 《海洋科学》1982,6(2):34-37
海草是只适应于海洋环境生活的水生种子植物。根据Arber(1920)和Hartog(1967)的见解,海草必需具备四种机能才能适应全海生生活:具有生活在盐介质中的能力;当完全为海水覆盖时,有完成正常生理活动和生殖周期的能力;具有一个很发达的支持系统;在环境条件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具备与其他海洋生物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杨宗岱 《海洋科学》1993,17(3):17-18
1 中国红树林的种类及其分布 红树林和珊瑚礁一样是热带海岸独特的景观。红树主要生长在潮间带区域的高、中潮带,由于受到潮汐的影响,在高潮线附近具有水、陆两栖现象。在组成红树林的种类中不仅包括红树科植物,而且包括多种其他科的植物共同组成红树林群落。根据资料记载,全世界的红树植物已达24科30属82种,目前我国已发现16  相似文献   
15.
海草的分类划分同题相当混乱,作者在通过数值分类对海草的分类进行探讨基础上,利用支序分类,借助计算机技术,详细地探讨海草各科间的系统演化关系,对海草进行新的分类划分。  相似文献   
16.
198 7年 1 1月 - 1 989年 3月我们连续跨年度在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 -浅海区域系统地进行了生态学考察 ,获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生物组成及其生态分布的研究中 ,我们分别选择了长城湾、马尔什基地、生物湾、阿德雷岛、半三角及无名岛进行定期观察、取样 ,它们分别代表了岩石、石砾、泥沙滩、暴浪及隐蔽性内湾等各类生态类型。数量分法的引进是生态学研究中的一大进步 ,使之成为一门精密学科。本文在数量方法的使用中 ,引入了生物量、频度与覆盖度等手段 ,丰富了数量方法的内容。菲尔德斯半岛就象整个南极区域一样 ,其食物网是较为简单的。以黑背海鸥为代表的海鸟和南极鳕 ,南极银鱼等占据了营养级的顶层 ,肉食性的螺类和草食性的帽贝位于中间层次 ,大型底栖与微观浮游藻类构成营养级底层。菲尔德斯半岛习见的微生物种类有黄杆菌、纤维粘细菌、莫拉氏菌等 ,它们是腐食食物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生物的季节变化一般表现为三种形式。其一是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其二是生物分布空间的变化 ;其三是严酷的冬季几乎所有的潮间带生物种类几近绝迹。由于生物季节的短暂与分布空间的狭小 ,生物的种间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岩相底质的同质性与异质性以及软相底质中的表附与底内生物等不同生态类型 ,  相似文献   
17.
海草系统分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草是指那些只生长在海洋中的水草,不包括咸淡水生的类型在内(最近通过判别分析,证明这样划分是正确的)。虽然海草是一个生态类群,而不是一个分类单元,但是搞清楚海草的系统分类,无疑是海草学研究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支序分类在海草分类划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青岛近海的海草场及其附生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青岛近海的海草场海草场是遍布世界浅海水域最显著和广泛的群落类型之一.由于海草能利用根和根茎从基质中吸取和贮存养料,因而形成一个特有生产力的系统,碳的固定率几乎和热带雨林相似.海草为附生的微观藻类、硅藻和附着动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固着基层.作为沉积物和悬浮微粒的植被都存在于这一群落生境;此外,海草场也为小型动物提供了独特的微生境.青岛近海的海草场分布较广,见于胶州湾西岸的张戈庄、红石崖、黄岛,东岸的双埠、女姑口、沦口以及胶州湾口的薛家岛,市内沿海各区和大麦岛、石老人、姜戈庄等处,其中姜戈庄为虾形藻场,其余多为大叶藻场.虾形藻的主要组成种类是红须根虾形  相似文献   
20.
菲尔德斯半岛潮间带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