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对2018年全国地质灾害重点区域的气象预警效果开展定量检验研究。分析地质灾害时空特征,得出灾害空间分布西多东少,西南地区最严重,西北次之,多数灾害发生在6~8月;提出一种考虑准确率与虚报率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综合评估方法,并以2018年6~8月我国地质灾害重点区域气象预警为例验证。结果表明,重点区域基于综合评估方法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效果排名由高到低是贵州、湖北、四川、甘肃、云南;方法根据不同等级气象预警的灾害发生概率确定变量权重系数,检验指标唯一,结果简单直观,区分度高。  相似文献   
12.
杨寅  韩大雄  王海燕  黄浩 《台湾海峡》2012,31(2):286-291
通过对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的讨论,结合生态学及经济学的评估方法,提出对不同规模溢油事故的区别性评估方法体系:简易评估和综合评估.中小型溢油选用公式化的简易评估法,大型溢油污染事故则建议从生物资源、海洋生境、环境容量、景观文化开展综合评估,并分别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简易评估在美国佛罗里达公式的基础上,进行了适于我国国情的修改,该方法对信息量的要求小,简单易行,其推算的赔偿范围符合以往的索赔案例,可在今后的中小型溢油中推广实践并不断完善.综合评估中,对生物资源的评估,实现了非经济物种的价值化;生境价值评估采用在我国鲜有应用的生境等价分析;环境容量评估是我国海洋生态损害评估研究相对较多的内容,在价值化时结合已有的环境规划项目,可使其在相关索赔中更为合理.景观文化是在以往案例中很少被考虑的非使用价值,随着生态损害评估方法体系的不断完善,应在今后的实践中得以有效合理的赔偿.  相似文献   
13.
运晓博  杨寅  刘海知 《气象》2023,49(11):1414-1420
2023年8月大气环流的主要特征是:北半球极涡强度略偏强,500 hPa上亚洲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为“两槽一脊”,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高空槽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段脊线的平均位置较历史同期偏南。8月,全国平均气温为21.9℃,较常年同期(21.1℃)偏高0.8℃,全国平均降水量为110.9 mm,较常年同期(107.1 mm)偏多3.5%。月内,高温日数较常年同期偏多,区域高温过程持续影响我国,西北、东北等地气象干旱持续发展;我国出现6次暴雨过程。8月共有6个台风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活动,生成个数较常年偏多,登陆个数较常年偏少。强对流天气多发,局地受灾严重,江苏盐城大丰区出现龙卷风。  相似文献   
14.
宫宇  徐珺  代刊  杨寅  杨舒楠 《气象》2016,42(12):1498-1505
面对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发展中的制约,如今气象界提出了预报员数据同化(data assimilation,DA)的理念,即将预报员的能力有机地融入到数值预报模式中以便发挥各自的优势。人工订正位涡改进模式初始场技术即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其原理是利用了在中、高纬度气旋性环流场中,位涡(potential vortictiy,PV)场和卫星水汽图像(satellite water vapor imagery,WV)较好的对应关系检验数值预报,进而利用位涡的可反演性通过人工修改位涡场来订正数值预报,并已在部分国家实践中证明有着显著的改进模式预报性能的效果。本研究将通过分析对流层中高层的动力活跃区、位涡分布和卫星水汽图像暗区的关系检验模式偏差,进而通过人工订正位涡场和位涡反演,实现对模式初始场的修改,为预报员主观订正模式初始场、改进模式预报能力提供完整的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5.
杨寅  包红军  徐成鹏 《气象科技》2021,49(2):291-296
中国气象局灾害管理系统中地质灾害关键词和灾害发生时间具有多种组织结构的信息特征,灾害信息分析依赖于人工,不利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检验的实时性和客观化。本文结合灾情信息特征和中文自然语言处理软件包Jieba研发了地质灾害多元灾情信息智能分析技术,开发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实时检验客观工具。检验工具集成了多元灾害信息智能分析,业务检验方法为主检验主客观预警,检验结果产品自动化输出等功能,可实现预警检验全部流程。2015—2019年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检验应用表明,实时检验客观工具提取灾害信息准确率达到97%,检验效率高,实时性和集成化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