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6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的战略要求,为保证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精准落地,本文在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基础上,开展边界优化校核研究,在整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地形图数据、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林业小班数据等多源数据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校核内容进行创新性的分级分类,提出了对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22.
2013年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为了使普查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本文对北京市国土空间宜居性进行评价。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应用层次分析法,定量计算宜居性在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基础设施和公共安全六个子系统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西城、朝阳和海淀区宜居性排在前三。通过研究,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对宜居性得分贡献最大,而公共安全与资源承载是宜居性最弱的两项,为了提高区域综合宜居性,需要格外重视这两方面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23.
运用神经网络识别注射过金属离子溶液树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神经网络BP算法对高分辨率航空多光谱图像进行了模式识别研究,成功地识别出注射过金属离子溶液树冠,并与最大似然法在分类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在分类精度上,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比传统的最大似然分类方法具有优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24.
每天收看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收听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广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那么,天气预报是怎么作出来的,根据什么作的呢?首先,制作天气预报需要了解广阔地域内地面和高空各种气象要素的历史和现状,然后通过分析,来推测未来天气的演变。了...  相似文献   
25.
河北邢台柏乡地裂缝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地球物理勘探和地下水动态研究,认为柏乡地裂缝主要是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了该地区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地层的差异沉降诱发了地裂缝;大量降水造成表层土软化,有些表层土随雨水流入下面的裂缝中,使地裂缝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26.
本文紧密结合现阶段我国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平板电脑(PAD)为移动终端,基于Android系统和移动GIS平台,集成地形图、地质图、高精度遥感影像等多类型、多尺度矢量图和栅格图为一体,结合GPS定位、语音录入等技术,设计实现了地质灾害调查野外观测定点、调查表填写、实体勾绘、平剖面图绘制、拍照记录、调查路线采集等工作全流程信息化,能够为地质灾害野外调查技术人员提供快速、准确、便捷的数据采集支撑服务;同时,实现地质灾害调查室内资料准备、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整理三个环节无缝对接,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7.
标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也是国家质量技术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项目依托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和北京市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工作,编制适合北京市具体特点的地理国情监测内容与指标、内业采集、外业调查、调绘底图制作、质量检查和统计分析等系列标准,并在数据建模理论与方法、城市监测技术体系、统计分析单元与计算方法、产品体系和应用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保证其实用性、针对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对地理国情监测的开展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1996年11月,Cepro公司的输油管道发生事故,致使大量汽油泄漏。事故发生地位于捷克共和国西北部的克麦季涅维斯居民点以北1.2公里处。为了盗窃汽油蓄意破坏管道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据Cepro公司数据,石油泄漏量为15000立方米。由于发现泄漏后迅速采取措施,回收汽油约200立方米,因此在事故发生地的土壤中仍然遗留着13000立方米的汽油。  相似文献   
29.
在现有地质灾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评价因子只包括反映空间维度的点数量、点密度、体积数、体积密度等,不包括反映时间维度的评价因子。文章引入反映时间维度的受灾年份因子充实之。通过对地质灾害体积取中位数对数法、对受灾年份采用概率密度法进行处理和采用熵权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来建立时空耦合评价模型;采用斜率法将评价结果划分为高、较高、中、低四级,以反映已发生灾害的发育状况。选取2011—2020年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点,评价区域为除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外的全国31个省份,按此方法对以县域为单元的地质灾害发育程度进行评价与区划。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发育区共323个县,涉及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分布在东南、西南、西北等地。较高发育区共566个县,涉及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分布在西南、中南、东南等地。中发育区623个县,涉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包括西北、华北等地。低发育区共1336个县,涉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包括华北、东北、华东等地。本次评价结果与国家防灾部署、灾害发育分布具有较高的吻合度。野外实地调研证明,引入受灾年份后的评价结果较引入前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莱州湾凹陷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沉积环境等分析,认为莱州湾凹陷南部地区古近系沙三下亚段的地层埋藏浅,广泛发育湖相碳酸盐岩与陆源碎屑岩的混合沉积,混合沉积特征主要为结构混合和互层混合。考虑到混积岩成分和成因的复杂性,本文在岩心、壁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荧光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分析的基础上,对莱州湾凹陷南部地区混积岩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和岩石有机质中碳氢氧元素分析,分析了碳酸盐岩和陆源碎屑岩混积的岩石学特征。结果显示:莱州湾凹陷南部地区浅层沙三下亚段混积岩中陆源碎屑平均含量为60.5%,碳酸盐矿物含量为28.2%,属于碳酸盐质陆源碎屑岩,混积岩主要为泥灰岩、灰质砂岩和砂质白云岩。其中,碎屑矿物主要以细-粉砂级石英为主,碳酸盐矿物主要为泥晶方解石;粘土矿物组合主要为伊蒙混层,其次为伊利石、高岭石和绿泥石;且三者呈均匀混合的特征。同时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储层流体包裹体观察,综合分析成岩作用表明,埋藏浅的沙三下亚段混积岩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压溶作用、溶蚀作用、胶结交代作用,其中胶结交代作用较强,而研究区压实、压溶作用对比渤海湾盆地大部分埋藏较深的古近系地层都弱,储集空间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内溶蚀孔和微缝。压实、压溶作用弱和溶蚀作用强是研究区沙三下亚段储层物性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