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3篇
  免费   244篇
  国内免费   292篇
测绘学   113篇
大气科学   178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736篇
海洋学   158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98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雷州半岛大珠母贝贝壳凿孔贝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雷州半岛海域大珠母贝贝壳凿孔贝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雷州半岛海域大珠母贝贝壳凿孔贝均为小型的双壳类,褶白蚶Acarplicata(Dillwyn)、偏顶蛤Modiolussp.、翘鳞蛤Irusspp.(两种)、单韧穴蛤Vulsella sp.、杯石蛏Lithophaga calyculata(Carpenter)、蝶铰蛤Trigonothracia sp.、短壳肠蛤Botula silicula(Lamarck)、楔形开腹蛤Gastrochaena cuneiformis Spengler等共9种,其中短壳肠蛤(Botula silicula(Lamarck))的出现频率最高,达50%左右,为雷州半岛大珠母贝贝壳凿孔贝类的主要种类;大珠母贝年龄越大,寄生凿孔贝类数量越多;凿孔贝类可以在孔穴中生活较长时间,最长为6a,生长过程中分泌腐蚀性物质腐蚀贝壳,在贝壳内侧形成斑痕,或凿穿贝壳。  相似文献   
992.
南海北部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新型的储量巨大的绿色能源,是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以及美国、日本、印度、韩国等国家都采集到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实物样品。虽然我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飞速的进步,而且也于2007年5月在南海北部陆坡的神狐海域成功采集到天然气水合物的实物样品,这是在南海海域首次获取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证实了南海北部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南海北部陆坡已经作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未来开发的战略选区之一。在总结我国天然气水合物以往十几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近年来在南海北部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未来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3.
企鹅珍珠贝附壳珍珠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7种聚乙烯塑料核型为珠核,正常壳形与二壳隆起的畸形企鹅珍珠贝为手术贝,培育附壳珍珠。养殖6个月,结果表明:壳形正常的育珠贝成活率为73.3%~93.8%,成珠率55.0%~82.0%;畸形贝成活率为60%,成珠率53.3%。统计分析表明:珠核高度是影响育珠贝成活率和成珠率的主要因素,珠核越高,育珠贝成活率和成珠率越低。畸形贝与正常壳形贝成活率和成珠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畸形贝不宜用作手术贝。  相似文献   
994.
施氏獭蛤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 Reeve)俗称象鼻螺,隶属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齿亚纲(Heterodonta)、帘蛤目(Veneroida)、蛤蜊总科(Mactracea)、蛤蜊科(Mactridae)、獭蛤属(Lutraria),自然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海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浙江、广东、广西和海南的部分沙或沙泥底质的海区。施氏獭蛤足部和水管非常发达,肉质鲜美,经济价值较高。其生长速度较快,一龄贝平均壳长可以达到6cm以上,养殖1.5a即可达到理想的商品规格,适于人工养殖。李琼珍等对大獭蛤的胚胎、幼虫及稚贝发育及盐度对大獭蛤胚胎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蔡英亚等对施氏獭蛤的生态进行了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关于施氏獭蛤人工育苗取得成功的报道。由于施氏獭蛤的自然资源有限,目前只是在广西和广东的部分地区进行小规模养殖,养殖所用的种苗绝大部分为天然苗种,种苗成为制约施氏獭蛤规模化养殖的瓶颈。为此,笔者2004年4月进行了施氏獭蛤人工育苗实验。  相似文献   
995.
对企鹅珍珠贝稚贝、中贝和成贝在降低盐度的海水中存活状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在水温20~23℃,以不同盐度梯度(8、12、16、20、242、8、30和33)的海水暂养稚贝并定时检查,在广东的四个海区,对盐度变化时中贝及成贝的养殖成活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盐度低于16的3个组,稚贝在60h内全部死亡,盐度20~24海水中,稚贝虽只有部分死亡,但活力较差;稚贝在14的海水中4h后转入正常海水,可全部存活,而超过8h后再移入正常海水的稚贝会陆续死亡;在盐度18海水中,稚贝一直未分泌足丝附着,而移入正常海水,6h就有小苗附着;大万山岛附近海域在雨季盐度可降至20以下,6~9月不适合养殖,而其它实验点可以通过深吊避免海水盐度变化造成企鹅珍珠贝死亡。  相似文献   
996.
韩雄刚 《湖南地质》1997,16(1):31-36
湘南地区热液充填型多金属矿床,控矿断裂多期次活动特征相当普遍,表现为断裂破碎带、构造岩、应力矿物以及低序次构造等,控矿断裂多期次活动,造成成矿溶液的多次充填,不但使矿物组分变得复杂,并提高了矿石品位,从而扩大矿床规律。  相似文献   
997.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32000千米海岸线,其中陆岸线长18000千米,岛岸线长14000千米,有6500多个岛屿,海域十分广阔。从某种意义上说,当我们把目光瞄准海洋,我们就已经获得了机会。但海洋的合理开发、综合管理、生态保护、领土权益等问题,对我们这样一个传统的“大陆国家”来说,毕竟是全新的课题。今年是“九·五”第一年,中国“九·五”海洋大趋势将如何呢?本刊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我国政府管理海洋的最高职能部门领导——国家海洋局局长张登义。  相似文献   
998.
一、绪言 以航天图象为基础编制统一的有一定几何精度和现势性较强的新河南省地图,是完成全省系列图的必须条件。它的作用在于①编绘系列图时,作为转绘专题要素的基础;②图上各地理要素可作为使用专题内容时的定位、定向以及说明现象的分布特点与分布规律等,并指出专题要素与周围地理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③为量算各种国土资源的相关统计数据提供可靠基础;④是编绘新河南省1∶100万、1∶150万、1∶200万和1∶250万地理系列图的基础底图。  相似文献   
999.
新疆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趋势预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新疆可持续协调发展水平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可为区域可持续发展预警和调控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奠定基础,提供依据。从新疆整体层面上研究新疆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未来变化趋势,采用多种预测模型,对各指标2005-2020年的未来变化进行预测,然后采用组合评价法进行新疆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得出2005-2020年新疆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并进行协调性分析,结果表明:(1)未来新疆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要素指数基本保持同步增长的趋势,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数与之趋势相反,但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深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将会逐渐回升,也就是说,大致会呈现平缓的U曲线;(2)与20世纪末相比,虽然在2005-2020年间,系统协调指数略有下降,但新疆可持续发展水平却有明显的上升,说明可持续发展总系统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未来在继续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三要素水平的同时,要把提高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作为重点;(4)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区,也是一个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省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保证我国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维护边疆稳定和安宁...  相似文献   
1000.
遥感数据驱动的耕地生产潜力模型与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传统的潜力递减法模型,在 GIS空间建模技术支持下,分别计算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和耕地生产潜力。本研究以遥感数据驱动模型构建:首先,通过日本的静止气象卫星GMS-5数据反演每日的实际蒸散、相对蒸散,用以计算气候生产潜力;其次,通过SPOT5高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耕地空间位置和耕地类型信息,用以计算耕地生产潜力。研究表明模型估算的耕地生产力与现实粮食产量整体相差在10%左右,模型估算耕地生产潜力比现有粮食产量提高30%左右;同时研究表明,耕地生产潜力受高程、坡度和水源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