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9篇
海洋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相干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干技术是一种度量地震数据相似性的技术,被称为近几十年来三维地震解释方面最重要的突破之一.本文回顾了相干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相干技术的基本原理,概述了常用的三代相干算法及其优缺点,以及国内学者近年来对相干技术不懈地探索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分析了相干技术在油气勘探方面的应用.相干技术具有压制连续性、突出不连续性的特点,将异常体的共性浓缩,把原数据体中多线、多道、多点的信息浓缩到一个点上来反映该点地质特征,因此相干体比常规数据体更加清楚直观,将各种地质现象更清晰地展示出来,可广泛地应用于油气勘探的各个阶段,即在构造特征研究、沉积环境分析、储层预测、特殊地质体识别、地震资料处理、油藏研究和层位标定共7方面.  相似文献   
12.
13.
西沙海域生物礁地球物理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礁是指由造礁生物营造的碳酸盐岩有机建造.生物礁油气藏具有储量大、产量高的特点,是全球重要油气藏类型,也是南海主要勘探对象之一.西沙海域位于南海北部,前人研究成果表明该区自中新世以来具有良好的成礁环境,生物礁大规模发育.本文在西沙海域地质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地震资料为基础,以一个典型生物礁为例,综合分析了该区生物礁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首先,生物礁具有典型的地震反射特征:丘状外形、顶界面为强振幅连续反射、底界面连续性变差、内部反射杂乱、两侧有上超、上覆地层披覆;其次阐述了生物礁具有的其它4个地球物理特征:较高的层度速、较的高波阻抗、无明显重力异常、低磁力异常.最后简要分析了西沙海域生物礁的油气地质条件,推测该区生物礁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特别是临近生烃凹陷生物礁油气成藏条件最有利.  相似文献   
14.
通过岩心岩屑样品观察、采集,对陕北志丹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等地球化学特征评价参数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陕北志丹地区太原组有机质丰度最高,本溪组、山西组次之,石千峰组、石盒子组很低。各组有机质类型整体以Ⅲ型为主,局部存在Ⅱ型或Ⅰ型。各组有机质成熟度普遍很高,演化程度达到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综合考虑陕北志丹地区上古生界各组烃源岩有效厚度、质量与类型特征,认为山西组生烃潜力大,太原组次之。  相似文献   
15.
储量评估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中十分重要的工作,诸多评估方法中容积法适用性广,对于资料丰富的成熟地区效果较好,但对于资料匮乏的新区,因参数选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导致储量评价结果出现偏差.蒙特卡洛法是在容积法的基础上,视各参数是在一定范围内随机变量,充分考虑了地质风险及资料情况,涵盖了从保守到乐观的估值范围,体现了油气资源量/储量评估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钻井少、分析化验资料不足的勘探-开发早期阶段.本文在介绍蒙特卡洛法原理的基础上,详细地说明了抽取随机变量5种数学模型(均匀分布、三角分布、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及任意分布)的特点及一般选取原则,提供了蒙特卡洛法油气储量评估工作流程和各参数选取的基本准则.并应用蒙特卡罗法估算了印度尼西亚海上某目标资源量,详细说明各参数和抽样模型的选取依据,在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估算结果较符合地质规律,推动了目标上钻;钻探突破后,依据新补充资料重新调整了参数和抽样模型,再次应用蒙特卡罗法评估地质储量,与地质建模计算结果基本一致,为顺利地通过了储量认证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南海周边新生代板块活动的分析,认为南海构造演化由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等3大板块间的相互作用所控制,并可分为断陷阶段(E)、断拗转换阶段(N11—N12)和区域性沉降阶段(N13—现今)。将南海已发现油气藏归纳为构造圈闭型、岩性圈闭型和复合型3大类,进一步将构造圈闭型分为背斜型、断背斜型、断块(鼻)型3个亚类,将岩性圈闭型分为生物礁滩型和深水水道型2个亚类,将复合型分为构造-岩性型和基岩潜山型2个亚类,并对典型油气藏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南海油气藏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特征,认为南海演化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圈闭类型和不同的储层,从而控制了3大类油气藏的分布。平面上,构造型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南海的南北两侧靠近大陆边缘地区,以油为主;生物礁滩型油气藏分布在远陆缘区,以气为主;而西部的走滑断陷盆地除了发育构造型油气藏,还发育复合型油气藏,西北部以构造-岩性型为主,西南部基岩潜山型占优势。纵向上,构造型、生物礁滩型油气藏发育均有北早南晚的特点;西部走滑盆地复合型油气藏发育层位北部比南部更新;深水水道型油气藏集中在上中新统—上新统,发育层位最新。  相似文献   
17.
库泰盆地是印尼最大、最深的新生代裂谷盆地,也是印尼油气最富集的盆地之一.长期以来,对库泰盆地的勘探主要针对中-上中新统三角洲相沉积体系,对库泰盆地沉积地层的认识也主要集中于中中新统及以上地层,对下中新统及更深层系鲜有勘探认识.通过最新的钻探成果和野外地质考察,认为下中新统以滨海相沉积为主,自下而上形成了海相暗色泥岩-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