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7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太湖流域春季降水化学组成及其来源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野外监测与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2003年3—5月在太湖站、拖山站、东山站降水化学成分,计算了2003年春季太湖水气界面受纳的各离子平均沉降率,阴离子中SO24-浓度及沉降率最大,NO3-次之;阳离子中Ca2 浓度及沉降率最大,NH 4次之。由离子浓度相关性分析可知太湖降水化学受区域人为污染影响较大。利用后向轨迹方法对太湖站的降水进行分类,春季影响太湖流域的降水主要是海洋性降水,占总降水量的92.7%,其中SO24-、NO3-、NH4 分别占春季总沉降量的89.2%、88.1%、88.3%;大陆性降水过程对沉降负荷的贡献不大,但由于降水中离子浓度高,降水酸度大,其对生态系统的危害较大。对云下气团轨迹的分析表明,3种气团影响太湖降水化学组成,即NE方向的输送、SW方向的输送及局地气团。局地气团由于降水量小,降水中离子浓度高,降水酸度大,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大。在远距离输送的气团中北方气团的降水离子浓度和沉降量明显高于南方气团。  相似文献   
12.
夏季长江河口潮间带反硝化作用和N2O的排放与吸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采用培养箱乙炔抑制和现场静态箱法,于夏季(7月)在长江河口潮滩潮间带进行了采样,研究表明,长江河口潮滩水体自身N2O产生速率很低,在潮汐淹没期沉积物是上覆水体N2O的来源,其来自沉积物中反硝化、硝化等氮素循环的多个反应过程,沉积物中N2O自然产生速率在0.10~8.50μmol/(m2·h)之间,反硝化速率在21.91~35.87μmol/(m2·h)之间。退潮出露期中潮滩是大气N2O的排放源犤交换速率在-11.03~13.17μmol/(m2·h)之间犦,5~10cm地温是影响N2O排放速率的显著性因素;低潮滩-大气界面N2O排放、吸收速率在-5.75~0.49μmol/(m2·h)之间。总体上看,中潮滩是大气N2O的排放源;而低潮滩对大气N2O有明显的吸收作用。潮滩植被(海三棱草和底栖藻类)的光合作用明显抑制了N2O的排放并可能导致吸收,而其呼吸作用则增加了N2O的排放,潮间带-大气界面N2O的排放和吸收与CO2的排放、吸收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83,自引:11,他引:72  
用ICP方法分析了太湖宜溧河水系沉积物中主要重金属含量,以太湖宜溧河口下层沉积物作背景样品,用均根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污染综合指数计算,并根据划分的污染等级对宜溧河水系沉积物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宜溧河及其入湖口沉积物平均呈轻污染状态,北部支流未受污染,南部支流和太湖沿岸呈轻污染,干流河段污染最为严重,呈偏中度污染水平,在个别测点综合评价已达到重度污染状态。全水系Cu,Zn,Cd和Pb的污染指数略高。其中仅有Cd含量高出我国土壤一级自然背景值,表现为Cd污染型,其原因能与该地区水泥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的污染排放有关。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崇明东滩潮间带甲烷(CH4)排放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2004年5月至2005年4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采用原位静态箱法对甲烷(CH4)排放通量进行了现场测定。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潮间带(CM)是大气CH4的排放源,且CH4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中潮滩(CM-2)7月CH4排放最多,其通量为9.27 mg/(m2·h),在次年4月排放最少,只有0.03 mg/(m2·h)。低潮滩(CM-3)在春季5月CH4排放最多,通量为0.09 mg/(m2·h);冬季2月CH4通量值最低,只有0.002 mg/(m2·h),中、低潮滩CH4年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2.06 mg/(m2·h)和0.04 mg/(m2·h)。  相似文献   
15.
大气湿沉降向太湖水生生态系统输送氮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测定和分析了2002年7月至2003年6月太湖周边地区太湖站、拖山岛、东山站、无锡、苏州、湖州、常州等7个站点大气降水化学组成,计算了水气界面TN、NH4 -N、NO3--N、T1N、TON的湿沉降率。结果表明,大气降水的TN浓度变化范围为2.06±0.30(常州)-3.71±0.43(拖山岛),太湖流域大气降水已呈富营养化水质的特征;大气降水TN、NH4 -N、NO3--N、TIN、TON的年均湿沉降率分别为2806.75kg/km2、1458.81kg/km2、631.67kg/km2、2090.48kg/km2和716.28kg/km2;每年由湿沉降直接进入太湖水体的TN约为6562.2t,NH4 -N为3410.7t,NO3--N为1476.8t,TIN为4887.5t,TON为1674.7t;TN占入湖河道年输入污染物总量的13.6%.大气湿沉降中,TIN对TN的贡献比较大,平均约占TN的78.78%.TIN的湿沉降率具有季节性分布,夏季高,春季次之,冬秋季低。这种现象无疑对太湖水体的蓝藻爆发和富营养化具有潜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太湖底泥及其间隙水中氮磷垂直分布及相互关系分析   总被引:97,自引:16,他引:81  
范成新  杨龙元  张路 《湖泊科学》2000,12(4):359-366
对太湖主要湖区柱状样底泥的总氮、总磷含量及其间隙水铵态氮(NH^+4-N)、磷酸根磷(PO^3-4-P)和二价铁Fe(II)含量进行了分析,并对底泥和间隙水中相应物质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太湖近表层10cm内底泥TN、TP赋存含量较之下层高12%-20%左右,间隙水中PO^3+4-P和NH^+4-N含量随浓度增加而大致呈上升趋势,表层未见高浓度层存在,各湖区底泥间隙水中PO^3+4-P和NH^  相似文献   
17.
杨龙元  范成新  张路 《湖泊科学》2003,15(2):139-146
在调查了江苏省溧阳市化工、纺织等18家典型工矿企业废水中TN、TP、 CODMn等主要污染物质排放强度及特征基础上,估算了溧阳市工业行业的万元产值排污系数及TN、TP、CODMn的年排放量. 2000年度溧阳市全市工业行业年排放TN 479.9t, TP 40.8t, CODMn的1529.7t,约占太湖外源性污染负荷的2%-3%. 造纸、印染、化工、纺织等行业的万元产值排污系数较其它行业为高.被调查企业排污口废水中TN、TP、CODMn等污染物排放强度具有夜间高于白天等日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酸雨对太湖水环境潜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测定了1998-2000年冬、春季太源梅梁湾口雨水、地表径流水的PH值和N、P等营养元素化合物离子浓度。因降雨带进太湖的TIN、PO^3-4和COD分别占同期入湖TN、TP和COD总量的9.8%-15.5%、1.9%-2.2%和3.5%-6.0%;依据1999年冬、春季太湖梅梁湾口湖水总硬度和总碱度测定值,结合历史资料分析,指出湖水总硬度对总碱度比值的升高是太湖水体生态系统受持续性酸性降水长期影响的一种反馈形式。  相似文献   
19.
夏季长江口潮间带CH4、CO2和N2O通量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原位静态箱现场采样,对夏季(7月和8月)长江口崇明东滩湿地3种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的界面通量进行了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夏季低潮滩是大气CH4的排放源(40.2 μg/(m2·h)),CO2和N2O的吸收汇(通量值分别为-86.3 mg/(m2·h),-27.6 μg/(m2·h)).7月和8月中潮滩是3种温室气体的排放源,CH4日平均排放速率达到6.56 mg/(m2·h),CO2为301 mg/(m2·h),N2O为69.9 μg/(m2·h).温度(气温和不同深度地温)、沉积物有机碳含量以及潮滩植被海三棱藨草和沉积物表层藻类的光合和呼吸是决定CH4、CO2、N2O产生、排放和吸收的主要因素.相关分析表明中潮滩气体排放通量与温度(气温和不同深度地温)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在低潮滩气体通量与温度的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太湖大气氮、磷营养元素干湿沉降率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2002年7月—2003年6月太湖周边地区太湖站、拖山岛、东山站、无锡、苏州、湖州、常州、金坛等8个站、点大气TN、TP沉降通量和降水化学组成观测资料,测定和计算了水气界面TN、TP的表观总沉降率(RT)、湿沉降率(RW)和干沉降率(RD)。太湖大气TN的年平均RT为4226kg/(km2.a),TP的年平均RT为306kg/(km2.a)。大气TN、TP的年沉降负荷分别占由环湖河道等点污染源输入的N、P总负荷的48.8%和46.2%。指出形成太湖大气TN污染的主要途径是湿沉降,而大气TP污染则主要来自气溶胶等固体物质的干沉降;小雨携带入湖的大气TN、TP污染物通量高于中雨和大雨。TN总沉降率曲线在春季3—5月出现高峰值的现象对太湖水体的富营养化具有潜在的促进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