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3篇
测绘学   43篇
大气科学   85篇
地球物理   40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森林小流域的降雨出流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简述了森林小流域中降雨—截流—下渗—地中水—地表水各个环节的作用。作者认为,在降雨出流过程中,下渗和土壤中的快速流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地表出流所占的比例是比较小的。一般来说,森林土壤的下渗率比较大,森林流域的贮水能力也是很可观的。这些就决定了森林流域的产流不是霍顿产流,也不同于现在流行的许多产流理论和模式。在湿润地区形成产流区时的特点并非是表层土壤首先饱和,而是地下水位或被地下水支持的饱和毛细管带上升到表面附近使该区发生饱和,因而产生以及维持这种饱和状态所需的垂直下渗和地中水的侧向补给是流域是否发生产流的先决条件之一,而地表流可认为是回归流。此外,流域地中水产流对降雨响应过程可认为是由作用在毛细管带中的水的压力平衡受破坏而引起的,这个压力通过毛细管带传递到饱和带。作用在毛细管带中的水的压力平衡受破坏的原因可以是封存在土壤中的被瞬间压缩的空气压力作用,也可以是降雨直接接触到已发展至地表的非饱和毛细管带的上缘。  相似文献   
102.
为定量分析青藏高原东北部中新生代以来构造隆升时序及特征,笔者开展了磷灰石和锆石裂变径迹年龄测试。结果表明:研究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为(66±9)~(4.3±1) Ma,锆石裂变径迹年龄为(187±11)~(69±4) Ma,东北部及东部裂变径迹年龄值较大;研究区西北缘构造隆升较早(200~160 Ma),东南部隆升相对较晚(140~30 Ma),西(南)部构造隆升最晚(90~10 Ma),新近纪之后则整体进入构造隆升;岩石冷却速率和剥蚀速率广元—江油一带西侧较高,红原—文县一带南侧更高,理县附近最大,分别为23.26℃/Ma和0.78 mm/a,这种分区差异性主要受多条区域性大型断裂带制约。  相似文献   
103.
《陕西气象》来稿中有许多涉及气象观测、设备维护、计算机应用等经验交流类文章,作者大多在基层工作或初学写作。由于经验不足,稿件多有不规范现象。因此总结此类文章写作、投稿、修改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水平和稿件录用率。  相似文献   
104.
为了进一步方便全省气象部门职工,尤其是基层人员查阅文献,陕西气象编辑部在《陕西气象》网站专门开辟了“精品文献”栏目,集结《陕西气象》编委及局内科技人员提供的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5.
1通过陕西省气象局内网(172.23.64.91)主页左下角的《陕西气象》专栏点击访问或在地址栏内输入(172.23.64.91:8080)访问《陕西气象》主页。详细帮助请参阅主页“使用帮助”栏目。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109.
1 引言 Fawbush和Miller关于强对流风暴发展的原始判据是:(1) 高空有深厚的干空气层,(2) 低层有暖湿空气层,水汽水平分布通常呈窄舌状,(3) 湿舌上风方高空1万至2万英尺上有一强风速核,(4) 低层为自由对流,和(5) 低层有触发风暴系统的辐合(Fawbus-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