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69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93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168篇
海洋学   63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4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112.
阴图型快速打样技术的研究穆宝菡,司艳玲(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一、概况近十多年来,欧美一些科技先进的国家,在制印生产中普遍采用预打样方法,即在制版过程中,根据需要制作出仅供毛校与征求意见的彩色样张(或屏幕图像)。采用预打样的方法,可于早期发现制版作业阶...  相似文献   
113.
通过对1982-1991年10年高空、地面天气图及许昌市辖4站地面降水资料的分析,对影响许昌的168次中雨以上降水过程前的高空及地面天气形势划分出了六种天气型,并简要指出了各型的高空、地面天气形势特征.  相似文献   
114.
在对1982~1991年10年夏季(6~8月)许昌市由切变、静止锋影响而产生的56次中雨以上降雨过程的天气图和卫星云图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该形势下阵雨的天气图和卫星云图云系特征,指出了阵水持续时间、强度、过程结束等预报思路和着眼点及产生大~暴雨的一些预报指标,为夏季切变、静止锋形势下的降水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5.
本文对目前地壳垂直形变的数据采集、使用、信息提取及解释的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一些缺陷或不足,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关的看法。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较好的解决,则必然会导致形变分析的混乱,以致于影响形变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6.
本文分析了华北北部(大首都圈)地区近十年(1983-1992年)来的地壳垂直运动。就其运动的性质可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以1989年大同地震为界的前一阶段,表现为应力积累阶段;在同地震后的后一阶段,则表现为地壳垂直运动处于一种反向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17.
复合载体夯扩桩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载体夯扩桩是一种新型桩型,本文从复合载体夯扩桩的含义、原理、计算方法、经济技术分析方面,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复合载体夯扩桩的特点及优越性,它与同类桩相比,具有较高的竖向和水平承载力,并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桩质量好,沉降量小,且均匀,利于环保等优点.它比常规地基处理方法节省造价20~30%,是处理软弱地基比较经济、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因此它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桩基工程中得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8.
南海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岩石圈三维结构特征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地震层析资料表明,南海地区,自红河口向南经南海、苏禄海到苏拉威西海,岩石圈速度低,底部横波速度仅4.4km/s,岩石圈厚度在60~80km之间,为薄岩石圈地区。软流层的速度也较低,在4.2-4.4km/s之间,但厚度较大,大于200km。从红河-莺歌海断裂带经南海到苏禄海,存在一条北西向宽约200km的上地幔北西向低速带,面波速度在4.05~4.25km/s之间。由上述资料可见,东亚大陆边缘及边缘海的上地幔存在一巨型低速带,在南海地区低速带的走向为北西向,在东海地区为北北西向。这种走向与地表的区域构造走向基本一致,反映这里新生代构造活动可能与地幔低速带分布有关,即上地幔低速带反映了岩石圈的区域流动。这类岩石圈区域流动引起岩石圈表层的张性构造,形成裂谷及稍后的海底扩张,在亚洲东部边缘形成一系列边缘海盆。  相似文献   
119.
张伟  张宏  泽柏 《山地学报》2006,24(B10):266-274
在我国,高寒草甸是广布于青藏高原的主要植被类型之一,它对青藏高原大气与地面之间的能量平衡、水气交换、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随着人们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关注,高寒草甸,这个全球气候敏感生态系统的源、汇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成了认识全球碳循环的关键之一。分析了草地生态系统在碳循环研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对我国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现状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包括植物、凋落物和土壤三大碳库以及主要含碳温室气体通量等。  相似文献   
120.
陈军雄  张宏泽柏 《山地学报》2006,24(B10):282-287
高寒草甸氮素循环过程中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与土壤、植物的发生、发育紧密联系,因此对物理、化学、生物三个不同过程高寒草甸氮素循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