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88篇
地质学   301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5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篇
  193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车镇凹陷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岩芯和录井等资料,对车镇凹陷上古生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将上古生界划分为2个超长期、7个长期、16个中期和4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精细对比研究了短期、中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其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可分为2大类3种亚类,并区别出A型、B型不对称短期基准面旋回和C型对称性短期基准面旋回,总结了它们的结构特征、形成条件、岩性岩相组成;通过研究不同沉积体系下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特点,得出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特点和发育特征,区别出不同沉积环境下层序界面特点;分析了研究区内超长期基准面旋回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车镇凹陷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以下降半旋回为主。  相似文献   
2.
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绒螯蟹属在形态学、遗传学和育种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了同工酶、RAPD和 mt DNA技术在绒螯蟹群体遗传学中的应用 ,提出遗传学分类标准的建立是绒螯蟹属分子分类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华南三水盆地白垩纪—早第三纪古纬度漂移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依据三水盆地古地磁数据所反映的华南地块的古纬度漂移讨论南海的演化模式。结果认为,华南在南海的形成演化中居主导地位,南海基本上是晚白垩世至中新世期间通过华南的南漂及其后的北向回漂过程中,华南大陆南部的拉张、断裂、解体并自东向西扩展的方式形成的,而南海中散布的微大陆碎块则是在华南回漂时被滞留下来的。演化过程中,其周缘菲律宾岛弧自南向北漂,直到上新世后才构成南海的东界;印支地块则仅起转换边界作用;加里曼丹则基本土没有明显的漂移。  相似文献   
4.
晚中生代─新生代南海周缘地块运动与南海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由华南几个盆地的古地磁数据综合而得的反映该区白垩纪以来古纬度变化曲线,结合Schmidtke等(1990)发表的加里曼丹150Ma以来的古地磁数据,表明华南与加里曼丹在40Ma前具有大致相同的古纬度变化史,差异仅出现在距今30Ma前后和10Ma以来。若此趋势可靠,则可作出下列推断:(1)南海的扩张只能发生在距今30Ma附近或10Ma以后华南与加里曼丹反向运动时期;距今30Ma的扩张已被广为接受;(2)华南与加里曼丹之向可能存在的古南海只能在91Ma之前存在;(3)南海演化可能存在两期扩张。南海的拟合可通过沿3500m等深线的先道时针旋转、后北向平移两个步骤完成。这与Hayashida等(1991)提出的日本海张开与扩张模式很相似,提示东亚边缘海的形成和演化可能具有同样的机制。华南距今50Ma以来的古纬度变化与Tapponnier(1982)的传播挤出构造模式所预期的基本吻合,表明距今50Ma以来华南古纬度变化的运动学机制可用Tapponnier模式作解释。  相似文献   
5.
两年来,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在各实验区的支持与配合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资源、环境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四川木里耳泽岩溶型金矿床形成条件和成矿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郑明华  阳正熙 《地质科学》1995,30(4):363-373
四川本里耳泽金-菱铁矿建造矿床,赋存于上二叠统海相碳酸盐岩层中,矿化受古岩溶的严格控制,组成矿石的基本矿物为菱铁矿,金不均匀地分布于菱铁矿矿体内。成矿溶液来自加热的循环地下水。成矿过程分为早阶段和中-晚阶段。成矿温度为156-210℃,成矿深度小于1km.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层。成矿热液呈碱性和弱还原性,贫硫,含中等盐度。矿床形成时的地质构造环境较稳定。这是我国仅见的一种特殊金矿类型。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气本底观测发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早期的大气本底观测网建设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并于10a后基本建成。目前,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在原有观测站的基础上各自建设和发展着自己下属的大气本底观测网络。全球大气观测网给出了一整套开展大气本底观测的技术标准,各国均予以严格遵循。20多年来,中国大气本底观测工作在基础数据积累以及观测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此相关的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最后对中国大气本底观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乾安地区盐碱地显热通量的测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给出了用大孔径闪烁仪在 2 0 0 0年生长季观测到的盐碱地区显热通量的主要结果 ,并初步计算了当地的水热平衡状况。结果表明 :乾安盐碱地区显热通量占净辐射量的百分比在干旱、非生长季达到 6 5 % ,在多雨、植被生长季仅为 11% ;显热通量因降水而明显降低 ,幅度与降水强度有关 ,反映了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特征。文中还把LAS的测量结果与传统的梯度法作了比较 ,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黄河断流成因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球科学“人为地质作用理论”出发,分析了黄河下游断流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后认为,黄河下游断流不仅对黄河流域及整个中国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后果。在探讨了黄河下游断流的成因后认为,黄河下游断流有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原因,其中人类活动、人类工程活动及其人为地质作用的负面影响是黄河断流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从而提出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科学对象,包括科学保护、科学开发、科学利用水资源以及暂缓实施南水北调中、西线工程等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煤田地震勘探中,大部分测线与勘探线重合,地震测线上布没有钻井,而测井数据以及由测井数据直接求得的地层反射系数序列的频率和分辩率要高于震道数据;所以在过井地震剖面上,测井数据可以作为高频信息的来源,但测井数据只是一孔之见,对应到地震剖面上,测井信息只能将井旁道替代为高分辩率的地震道。本文基于信号重构理论,提出了利用测井数据重构高分辩率地震信号并外推支其他地震道上,使整个地震剖面均获得高频信息成为高分辨率剖面。在煤田地震勘探中,运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