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01.
系统分析了影响大枣品质的生态地质因素。研究认为:品质优良的大枣主要产在黑云斜长片麻岩分布区,是由于黑云斜长片麻岩较其他类型的岩石风化层厚,裂隙发育,P、Sr、稀土元素含量高,K含量高并以缓效态赋存在黑云母中,较其他岩石类型中的K易被植物吸收;从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分析表明,优质大枣分布区与P、Sr、Na和稀土元素总量的富集区吻合性最好,Ni、Cr含量低,其他元素的分布相对稳定,在优质区没有明显的富集特征;优质大枣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以下的阳坡区,在500m以上的低温湿润区枣树的分布相对较少,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02.
西秦岭糜署岭岩浆带成因及构造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糜暑岭岩浆带分布于西秦岭黄渚关EW向深大断裂带中,由2类岩石组成,酸性端元以草关、董河岩体为代表,岩性为中粗粒似斑状石英闪长岩-辉长闪长岩组合;基性端元以挖泉山岩体为代表,岩性为细粒辉长岩,而糜暑岭、黄渚关岩体则是2类岩浆的强烈混合产物,不仅大量的岩石学资料佐证了岩浆混合作用的存在,而且主岩与其混合作用形成的包体具有一致的同位素年龄,主岩中钾长石中的Pb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幔源性质,因而是一个与幔源岩浆作用有关的构造岩浆带,这为确定区域性构造边界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提供了重要证据。同时,也为探讨本区中生代壳幔混合作用和地壳增生提供了新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3.
多功能地质勘察平台关键结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宝杰  王鲁朝  栾东平  孙晓玉 《探矿工程》2017,44(11):46-49,56
本文结合小型简易式平台、“探海1号”大陆架科学钻探平台等设计建造应用的经验,对多功能地质勘察平台模块化连接、升降模块以及桩靴等关键结构进行设计及应用,创新设计解决了平台建造场地限制、运输、方便安装等问题,提高了平台升降、迁移的效率,以适应短周期、需频繁移动平台的海上工程勘察项目。通过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4.
夏季黄海海水碳酸盐体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6年7月对黄海海域碳酸盐体系参数pH和总碱度(A_T)开展的调查,结合温度、盐度、营养盐及叶绿素等同步观测数据,分析了夏季黄海海水碳酸盐体系的特征并讨论了其控制机制。结果表明,碳酸盐体系特征在不同水团间差异很大。表层与底层pH分别在7.915~8.307和7.849~8.074之间,高值位于长江冲淡水和黄海沿岸流中。表层与底层A_T分别为2063~2358μmol/kg和2205~2372μmol/kg,总体表现为由南往北递增。长江冲淡水A_T较低,黄海沿岸流A_T较高。海水总溶解无机碳(C_T)在黄海北部山东半岛附近含量较高,底层明显高于表层。表层海水二氧化碳分压(pCO_2)与表层C_T变化趋势相似。霰石饱和度(?_(Ar))在底层较低,最低值仅为1.28。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水团中A_T与盐度的相关性较大(R0.7),pH与营养盐的相关性较大。说明碳酸盐体系特征主要受水团混合和生物活动的影响。水团混合是影响A_T分布的主导因素。表层营养盐浓度过低导致浮游植物生长受限,受限区域pH变化不大,底层再矿化过程释放大量CO_2导致底层pH降低。  相似文献   
105.
本文对出露于佳木斯地块北部金银库组变沉积岩和侵入其中的火成岩脉体中的锆石进行了系统的LA-ICP-MS/SIMS U-Pb定年和Hf同位素研究,旨在限定金银库组的沉积时限,并揭示其物源及沉积环境。3个样品中锆石呈自形-半自形,显示典型的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暗示其岩浆成因。研究结果显示:采自金银库组绢云母片岩中的碎屑锆石72个分析点给出1 955~457 Ma的年龄区间,主要峰期年龄为814、757、568、491和463 Ma,其εHft)值为-13.9~-0.1,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和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 827~1 307 Ma和2 411~1 715 Ma。采自侵入金银库组的花岗细晶岩和辉绿岩分别给出了263和267 Ma的结晶年龄,前者的εHft)值为0.9~2.0,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 110~1 047 Ma;后者的εHft)值为-7.7~6.4,Hf同位素一阶段模式年龄TDM1为1 206~662 Ma。结合佳木斯地块及邻区约430 Ma火成岩的存在和金银库组中该期碎屑锆石的缺乏以及碎屑锆石年龄众数及其Hf同位素组成,我们认为金银库组的形成时代应为晚奥陶世至早志留世(463~430 Ma),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佳木斯地块及其邻区的古元古代和早古生代早期火成岩。  相似文献   
106.
针对近景摄影测量中编码标志点数目不能满足缺乏纹理较大区域、大尺寸及复杂物体测量需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编码起始标记的条形码设计方案,对拍摄的近景像片,利用基于Zernike矩和支持向量机的识别算法,并采用Hamming距离来求取识别编号标记点所需要的Zernike特征向量的维数。实验证明,识别算法较好,可以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7.
优化位移边界反演三维初始地应力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优化位移边界条件拟合工程区域初始地应力场,根据实测地应力资料建立针对所施加的任一边界位移模式的优化函数,不断调整位移边界模式并通过有限元数值计算,最终得到边界位移模式的最优组合和工程区域初始地应力场,从而为初始地应力场的反演分析提供一个新的途径。最后,针对三峡工程地下厂房区域给出了用该方法拟合初始地应力场的计算结果,通过地应力测点计算值和实测值的对比分析,其拟合效果较好,证实此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8.
西天山特克斯达坂花岗岩基的解体及钼找矿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详细的岩石学特征、接触关系、地质时代以及含矿性等研究,特克斯达坂岩基可解体为早石炭世库勒萨依序列和早二叠世其那尔萨依序列,其同位素年龄分别为347Ma和291~292Ma,地质调查已证实,两序列间为侵入接触关系。并于解体出的库勒萨依两序中新发现了斑岩型钼矿体。特克斯达坂岩基的解体,客观反映了岩浆活动的特征,不仅为深化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丰富构造岩石组合资料和探讨本区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9.
2004年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2004年11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37个测站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Utermhl方法分析结果,研究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群集特征,包括浮游植物优势种、细胞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并进行了其与环境因子的典范对应分析(CCA).调查区浮游植物组成以硅藻和甲藻为主,其丰度所占比例分别为67.97%和28.94%.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具槽帕拉藻和菱形海线藻等温带近岸种.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为0.27×103~133.38×103 个/L,平均为4.97×103 个/L,高值出现在调查区的南部和东南部.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各测站变化较大.分析表明,优势种中肋骨条藻的分布与硝酸盐和硅酸盐呈正相关,具槽帕拉藻和菱形海线藻与温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0.
A cruise was undertaken from 3rd to 8th November 2004 in Changjiang (Yangtze) River Estuary and its adjacent waters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biomass distribution and size composition of phytoplankton. Chlorophyll-a (Chl-a) concentration ranged 0.42-1.17 μg L^-1 and 0.41-10.43 μg L^-1 inside and outside the river mouth, with the mean value 0.73 μg L^-1 and 1.86 μg L^-1,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Chl-a concentration in summer of 2004, the mean value was much lower inside, and a little higher outside the river mouth. The maximal Chl-a was 10.43 μg L^-1 at station 18 (122.67°E, 31.25°N), and the region of high Chl-a concentr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central survey area between 122.5°E and 123.0°E. In the stations located east of 122.5°E, Chl-a concentration was generally high in the upper layers above 5 m due to water stratification. In the survey area, the average Chl-a in sizes of 〉20 μm and 〈20 μm was 0.28 μg L^-1 and 1.40 μg L^-1, respectively. High Chl-a concentration of 〈20 μm size-fraction indicated that the nanophytoplankton and picophytoplankton contributed the most to the biomass of phytoplankton. Skeletonema costatum, Prorocentrum micans and Scrippsiella trochoidea were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surface wate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cell abundance of phytoplankton was patchy and did not agree well with that of Chl-a, as the cell abundance could not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in shape and size of phytoplankton cells. Nitrate and silicate behaved conservatively, but the former could probably be the limitation factor to algal biomass at offshore stations. The distribution of phosphate scattered considerably, and its relation to the phytoplankton biomass was complic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