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45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17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79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在豫西某爆破角砾岩金矿床中,发现两颗发育完好的自然金晶体,粒径2mm,二者不规则连生,均系菱形十二面体,可见9个发育完好的晶面。共生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绿泥石、黄铁矿、楚碲铋矿、斜方辉铅铋矿、铋车轮矿等。金矿化富集带、矿体主要赋存于角砾岩体的中上部。蚀变矿化作用具显著的多阶段性,可分为七个矿化阶段。文中所述自然金晶体产于晚期成矿期的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  相似文献   
312.
313.
降雨诱发滑坡阶跃型变形的预测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虎  雷德鑫  夏俊宝  易武  张鹏 《岩土力学》2019,40(9):3585-3592
滑坡进入蠕动变形阶段之后,往往难以及时开展勘察治理工作,合理的临灾预警是有效减少滑坡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首先确定降雨诱发“阶跃型”滑坡的预警关键判据为前期降雨、当次降雨、位移速率,并引入“一个降雨过程”定义滑坡监测的降雨区间,将预警过程分为当次降雨和前期降雨+当次降雨两种模式。然后运用最小二乘法确定滑坡“阶跃”变形曲线上的“破坏拐点”和“稳定拐点”用以确定变形加速区间,以此求解前期降雨、当次降雨以及移速率阈值。最后以王家坡滑坡为例,设计了两种模式下的5级递进式分级预警模型。研究表明:(1)前期降雨与当次降雨组成“一个降雨过程”的时间间隔为7 d;(2)王家坡滑坡的位移速率阈值为20 mm/d;(3)前期降雨+当次降雨模式下王家坡滑坡的前期降雨、当次降雨阈值分别为10、15 mm,当次降雨模式下王家坡滑坡的降雨阈值为25 mm。  相似文献   
314.
河北省保定市平原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危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北省保定市平原区土壤为对象,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尼梅罗综合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的环境质量及污染特征进行评价,并采用Hakanson提出的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是Cd>Zn>Hg>Cu>Pb>Cr>Ni>As,其中Cr、Pb、Ni、As都处于清洁安全状态,Hg和Cu绝大部分样点处于清洁安全状态,分别只有0.15%和0.40%处于警戒状态,Cd、Zn元素都出现污染,其中Cd面积最大,达到0.22%;综合污染评价土壤环境整体良好,清洁、安全、警戒、污染土壤面积比例分别为94.39%、5.00%、0.50%、0.11%,其中警戒及污染土壤面积为0.61%,其形成可能与工业生产及人类活动有关;各重金属元素中,产生潜在生态危害的重金属主要是Hg,已达到中等潜在生态危害水平,其余重金属均为轻度潜在生态危害,综合考虑多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性,其轻微生态危害、中等生态危害、强生态危害、很强生态危害的百分比分别为93.71%、4.71%、1.29%、0.29%,整体表现为轻微潜在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315.
316.
天水渭北地区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水渭北地区地处祁连造山带与北秦岭造山带的结合部位.在渭河断裂以北出露广泛的花岗岩类属铝过饱和岩石,为钙碱性岩类.前石炭纪花岗岩类w(Al2O3)/[w(Na2O K2O CaO)]值均小于1.1;石炭纪以来岩体w(Al2O3)/[w(Na2O K2O CaO)]值大多大于1.1;岩体贫大离子亲石元素如Ba、Rb、Sr、Y、Ta、Be、B、Zr、Nb,低亲硫元素Ga、Cu,而高Mo、Sn、Bi、W等高温热液成矿元素和亲铁元素Sc、Cr、Ni、Co.稀土元素显示石炭纪以来岩体形成于稳定大陆环境,前石炭纪岩体的形成环境与造山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17.
新疆阿吾拉勒山一带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是陆缘弧构造环境.通过研究,测区火山岩具高K、高Al和低碱、低Ti的特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典型火山(岛)弧环境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一致;稀土总量97.89×10-6~222.87×10-6,平均含量为140.71×10-6,具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特点;各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位于靠大陆边缘的岛弧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记录了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在早石炭世处于板块俯冲碰撞环境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18.
新疆阿吾拉勒山一带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是陆缘弧构造环境.通过研究,测区火山岩具高K、高Al和低碱、低Ti的特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典型火山(岛)弧环境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一致;稀土总量97.89×10-6~222.87×10-6,平均含量为140.71×10-6,具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特点;各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位于靠大陆边缘的岛弧区.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记录了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在早石炭世处于板块俯冲碰撞环境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19.
帕米尔高原上广泛分布的加里东期火山岩,印支期火山岩与燕山期火山岩被认为是块体依次向北俯冲拼贴到欧亚板块上的产物。特别是燕山期火山岩被认为是Rushan-Pshart中特提斯洋闭合的产物。但近年来地层古生物、火山岩证据不断表明Rushan-Pshart洋闭合时间在晚三叠—早侏罗世,由此限定Rushan-Pshart古特提斯洋性质,而帕米尔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燕山期火山岩是更南部的Shyok中特提斯洋闭合的产物。目前,中国境内Rushan-Pshart缝合带属性的研究工作展开较晚,研究程度较低。我们对塔什库尔干明铁盖沟一线燕山期火山岩带展开的工作发现零星分布的印支期花岗岩。印支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显示岩体侵位时间在201 Ma左右。全岩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岩石为Ⅰ型高钾钙碱性闪长花岗岩;稀土元素在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呈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的右倾海鸥型。明铁盖岩体的微量元素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明显富集,而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稀土微量元素特征倾向花岗岩属性为岛弧型花岗岩,Sr-Nd-Hf同位素比值特征显示岩体形成于下地壳部分熔融环境。岩体的地化特征表明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为板块汇聚的洋壳俯冲阶段,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将花岗岩体归为Rushan-Pshart古特提斯洋壳俯冲消减的产物。Rushan-Pshart缝合带传统上认为是中特提斯带,近年的研究进展认为其为古特提斯缝合带,本文的工作支持这种观点。Rushan-Pshart古特提斯缝合带的确立对帕米尔高原与青藏高原主体的块体对比提供了可信的对比方案,并对青藏高原新生代陆内变形方式的争论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320.
冀中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西北部,广泛发育古近纪同裂陷阶段的岩浆活动。本文利用钻井和三维地震数据,通过剖面解释以及平面均方根振幅属性提取等手段对冀中坳陷北部的廊固凹陷和文安斜坡地区进行岩浆活动研究。结果显示,廊固凹陷主要发育沙河街四段火成岩,岩石类型为玄武岩、辉绿岩和凝灰岩,地层内发育较多的岩墙及岩脉等构造,岩浆一般通过小型岩浆通道运移至地表,并呈团块状分布,具有中心式喷发的特征;文安斜坡主要发育沙河街三段火成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和凝灰岩,以及少量的辉绿岩,地层内基本不发育岩墙及岩脉等构造,岩浆通过一些大型的断层运移到地表,在地表呈平行于断裂的线状分布,具有裂隙式喷发的特征。本文认为断裂发育特征的差异是控制岩浆活动差异的重要因素。廊固凹陷缺少贯通浅层和深层的大型高角度断层,因此岩浆只能分散式的通过众多岩墙及岩脉进行向上运移。文安斜坡发育了贯通深层和浅层的高角度正断层,因此岩浆可以集中地通过这些断层进行向上运移。因此是否存在贯通深层、浅层的大型断层是控制岩浆活动不同产出方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