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为明确高寒地区土壤有机碳库的组成及稳定程度,选择祁连山地区3种草地类型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沼泽草甸)为研究对象,分层对0~50 cm土壤中重组、轻组组分进行分离提取,测定并分析重组有机碳(heavy fraction organic carbon,HFOC)和轻组有机碳(light fraction organic carbon,LFOC)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对土壤HFOC和LFOC含量及其分配的影响不同,HFOC、LFOC含量在土层间均具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呈上高下低趋势,各区域间差异明显;高寒沼泽草甸LFOC含量最高,高寒草原次之,高寒草甸最低,即不同草地类型区土壤有机碳库稳定程度大小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沼泽草甸;土壤pH、含水率、TC、SOC、TN含量与C/N值与土壤HFOC、LFOC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祁连山草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组成及稳定程度受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质及环境变量影响.  相似文献   
32.
研究了以咪唑为背景吸收电解质,α羟基异丁酸为络合剂,毛细管离子电泳分离,间接紫外光度法测定镍矿石中Ni、Co、Cu含量。考察了背景电解质的pH值、α羟基异丁酸(αHIBA)和咪唑浓度对Fe3+、Co2+、Ni2+、Zn2+、Cu2+分离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几种离子在8min内完成分离,检测限低至0.2mg/L。以Zn作内标,改善了方法的精密度,对于20mg/L各离子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9)<6.5%。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对镍矿样中Ni、Co、Cu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线性范围分别在0.5~80mg/LNi2+和Co2+,5~80mg/LCu2+,结果与其它方法一致。  相似文献   
33.
2008年,郑州的房价走势上下起伏,犹如在做俯卧撑.本就不可预知的房价,更显得扑朔迷离. 数据显示,受2007年"九二七房贷新政"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郑州市商品房成交均价与2007年相比,增长14.58%,涨幅明显减小;在月度走势上也结束了2007年节节攀升的局面,起伏波动较大,仿佛是在做着俯卧撑.  相似文献   
34.
郑州市房管局日前发布7月份郑房指数显示,全市商品房批准预售项目共计24个,面积87.83万平方米,较上月上涨了24.6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47%.  相似文献   
35.
2008年,郑州的房价走势上下起伏,犹如在做俯卧撑。本就不可预知的房价,更显得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山区急倾斜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的弯曲变形规律,建立了上覆岩层弯曲变形的力学模型,运用弹性力学中的薄板弯曲理论,推导了上覆岩层弯曲挠度的预计公式,利用此公式对上覆岩层的弯曲挠度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山区急倾斜煤层覆岩的线性荷载的作用,岩板的弯曲挠度曲线不再具有对称性,岩板弯曲挠度的最大值偏向于岩板倾斜的下山方向;(2)岩板弯曲挠度随着采深的增大而增大,岩板弯曲挠度最大值出现的位置逐渐由下山方向向采空区中点移动,但是最大挠度出现的位置不会越过采空区中点而位于倾斜岩板的上山方向;(3)岩板弯曲挠度随着山地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岩板挠度最大值出现的位置距离采空区中点越来越远;(4)岩板弯曲挠度随着煤层倾角的增大而减小,岩板弯曲挠度最大值出现的位置距离采空区中点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37.
郑州市房管局日前发布7月份郑房指数显示,全市商品房批准预售项目共计24个,面积87.83万平方米,较上月上涨了24.67%,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47%。  相似文献   
38.
掘进工作面瓦斯流动规律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煤层巷道掘进过程瓦斯流动规律对认识掘进巷道瓦斯涌出规律和瓦斯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建立流固耦合模型,考虑煤与瓦斯流固耦合作用,进行了不同掘进长度,掘进工作面瓦斯压力分布规律,瓦斯压力梯度改变以及瓦斯流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掘进巷道周边煤层瓦斯压力随煤壁暴露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采掘活动对工作面前方煤体的影响范围达30m。并且越靠近煤壁瓦斯压力梯度越大,在距离巷帮5m范围内,瓦斯压力变化幅度最大。煤壁瓦斯流速随巷道掘进长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最后瓦斯流速趋于稳定。掘进工作面瓦斯流动规律的研究为矿井瓦斯治理提供安全可靠的依据,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9.
煤和瓦斯突出发生过程中的温度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温度对含瓦斯煤的强度、吸附特性的影响,研究了温度在煤和瓦斯突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根据煤和瓦斯突出发生的能量失稳判据,提出了以采区工作面的温度变化预测煤和瓦斯突出。  相似文献   
40.
地球化学作用是影响岩土类多孔介质中流体流动、传质、传热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Fredlund所提出的非饱和土四相理论,将地球化学作用所产生的溶解/沉淀视为一个独立相,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利用溶质浓度对介质孔隙度、含水率进行修正,从而建立起传质过程与介质水力性质之间的关系,改进了传统模型中传质过程与流体密度、黏度之间单一的耦合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考虑地球化学作用下饱和-非饱和介质中多组分、多相流体渗流场-浓度场-温度场耦合的数学模型。通过在实验室内对反应性煤矸石进行渗透实验的结果对笔者所建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综合考虑溶解作用时所测点处渗流速度与未考虑耦合作用的结果相比增大0.58倍;单独考虑溶解/沉淀相时,所测点处渗流速度与未考虑密度耦合作用时的结果相比增大0.44倍。水流的实际渗透速度与在使用考虑溶解/沉淀相计算模型时的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