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41.
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降雨充水矿井涌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沟峪煤矿矿井涌水量受降雨影响显著,曾经因降雨造成淹井事故。文章分析了长沟峪煤矿矿井充水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建立了矿井涌水量预测的BP网络模型,通过对2006年和2007年+141水平和+20水平矿井最大涌水量预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并据此对不同降雨条件下的矿井涌水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43.
垃圾的堆存和填埋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渗滤液对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能够造成严重污染,尤其使地下水质污染而丧失利用价值。通过阜新市垃圾填埋场现场采集新鲜渗滤液水样、垃圾堆体附近土样的实验研究,获得了新鲜渗滤液的各组分浓度和垃圾堆体附近土壤的性质。结合当地地理气候等情况揭示了垃圾渗滤液中污染溶质在地下水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的动态过程,定量化预测了污染范围及时空分布,为研究该地区地下水污染控制、管理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4.
边坡失稳系统的岩体与水固流耦合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边坡失稳问题作为一个系统来考虑,以岩体水力学为基础,研究了地下水对岩体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以及岩体受力后孔隙、裂隙改变而使其渗透性质发生变化即岩体与水耦合作用下边坡的失稳机理,建立了该系统的应力场和渗流场的数学模型,并对具体实际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岩体与水固流耦合作用下的边坡失稳问题克服了以往仅考虑渗流场或应力场而带来的缺陷,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5.
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分形描述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晓丽  梁冰  薛强 《水科学进展》2003,14(6):769-773
针对土壤、岩石等多孔介质结构的复杂性,从其结构形成的物理机制和达西定律出发,利用分形几何理论,将土壤等作为在统计意义上具有分形特征的多孔介质来研究其水力参数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饱和多孔介质渗透率与其分维数之间的定量化的函数式。试验应用扫描电镜法研究了多孔介质断面微结构并算出分维数。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预测的多孔介质渗透率与实测值基本吻合,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多孔介质水力参数。  相似文献   
46.
在气相色谱一原子发射光谱联用仪上进行原油中C,H,S,N,Ni,V,Fe多元素的模拟蒸馏研究。考察和讨论了不同形状进样衬管的沸点歧视,H元素的非线性响应及其校正等影响准确模拟蒸馏测定的因素,建立了正十二烷到正九十八烷之问各正构烷烃的沸点校正曲线和各元素的校正因子参数。结果表明,模拟蒸馏沸点测定误差不超过1℃,标样测定值与标准值一致。原油多元素模拟蒸馏结果提供的特征明显,信息量大,具备相互比较基准的数据,可以详细表征石油类物质,确定其类型和来源,使油一油、油一源对比等模式识别工作有了新手殷。  相似文献   
47.
以溶质运移理论为基础,分析了酸性矿井水在含水层中运移的规律,通过室内土柱实验模拟了酸性矿井水对地下水污染的动态过程,并结合实际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污染面积随时间推移不断扩大,且纵向扩散显著;不同组分由于各自特征的巨大差异,污染程度也有很大差别。本文的研究对预测预报酸性矿井水迁移归宿、评价环境质量、资源化利用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控制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8.
基于损伤塑性模型的地下洞室结构地震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宝友  马震岳  梁冰  金长宇 《岩土力学》2009,30(5):1515-1521
基于损伤力学原理,通过引入损伤变量的方法,详细推导了ABAQUS中的损伤塑性本构模型,描述混凝土后继屈服阶段及其卸荷后的损伤机制和力学行为。此本构模型可考虑循环荷载条件下材料刚度退化和应变率的影响,适用于类似混凝土材料的脆性材料,如岩石等。以某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结构为例,进行二维动力时程非线性分析,考虑不同的刚度恢复权重因子和应变率相关性对结构损伤的影响。多个数值算例表明:洞室混凝土结构和其周围一定深度的围岩的损伤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材料的率相关性效应并不是在地震动作用开始时就立即产生,而是在一段时间后,结构经历一定程度的损伤后才慢慢体现出来;此损伤塑性模型适合地震荷载等循环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结构的动力时程非线性分析,尤其是强震下采用此损伤塑性模型是合理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9.
土壤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冰  赵颖  薛强  刘磊 《岩土力学》2008,29(9):2373-2377
考虑到田间土壤的结构性以及运移其中的污染物的化学反应特征,建立了两区双点平衡/动力学吸附溶质运移模型。用拟交替显隐式有限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了离散,通过编制的相应程序,对一施药期的水田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分析了不可动水和非平衡吸附相对浓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可动区水相和非平衡吸附相的浓度具有的滞后现象,在污染前期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延缓污染作用,而在污染后期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污染。二者的存在均对溶质的迁移转化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时应充分考虑二者的存在。模拟及分析结果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定量依据,同时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控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0.
论文以大同某"三硬"矿井8931巷道为工程背景,根据煤岩体静载破坏理论选取卸压槽作为"三硬"矿井的防冲措施。利用FLAC3D软件模拟3种卸压槽对8931巷的卸压作用,通过对模拟结果中卸压槽壁位移曲线和塑性区分布图,巷道围岩收敛变形曲线、剪应力云图和最大主应力云图的对比分析表明,针对平行最大地应力方向布置的巷道,帮部竖槽对巷道围岩的卸压效果最好,其次为中央竖槽,水平槽的卸压效果较差。现场开展帮部竖槽防冲试验,巷道有无卸压槽段围岩表面收敛位移分别为15~23mm和34~44mm,运用电磁辐射技术对现场试验的检验结果肯定了卸压槽的防冲作用,说明卸压槽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维护巷道稳定,是"三硬"矿井防治冲击地压的一种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