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8篇
大气科学   57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7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大安县和扶余县位于东经123°15′~125°30′,北纬44°50′~45°40′。本区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植被区划属于内蒙、东北草原区的一部分(见图1)。本区位于松辽盆地次一级构造——月亮泡断陷盆地内。自第三纪以来迭置着几次分布范  相似文献   
52.
本文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 简称ECMWF)提供的ERA-Interim再分析数据集和FGOALS-f3-L海气耦合模式,分析了1980~2017年梅雨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对流层大气湿位涡(MPV)的分布特征及其与青藏高原的联系。研究发现,梅雨期湿等熵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呈自下而上向北倾斜的分布特征,湿位涡正压项(MPV1)和斜压项(MPV2)的大值带均沿倾斜的湿等熵面分布在梅雨区上空,且随雨带的北移而北移。对流层中层MPV1和MPV2大值带均分布在梅雨雨带的北侧,而对流层低层MPV2负值带与梅雨雨带近乎重合。这主要是由于入梅前后MPV2的分布结构满足倾斜涡度发展的必要条件,有利于暖湿空气沿湿等熵面上滑,从而导致暖湿空气的垂直涡度显著增强,造成梅雨降水。进一步分析发现MPV2负值带西起青藏高原向东经过江淮地区一直延伸到西北太平洋地区。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大地形条件对MPV2负值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当去掉高原地形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MPV2负值带显著减弱甚至消失。  相似文献   
53.
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汛期降水预测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汛期降水预测是短期气候预测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近20年来,动力-统计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在解决这一复杂的科学难题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国家级气候预测业务中关于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预测的原理、最优因子订正和异常因子订正两类预测方案,及动力-统计集成的中国季节降水预测系统 (FODAS1.0)。2009—2012年的汛期降水预测中,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预测方法4年平均PS评分为73,距平相关系数为0.16,体现了较高的预报技巧。但该方法仍存在不足,需通过加强气候因子与降水之间关系的诊断分析、完善短期气候模式的物理过程、改进参数化方案及研发有针对性的区域气候模式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模式本身的预报技巧,使动力-统计预测方法在汛期降水预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54.
汛期我国主要雨季进程成因及预测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汛期内我国中东部地区的雨季是东亚夏季风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主要包括华南前汛期、梅雨、华北雨季和华西秋雨等,各地雨季决定了我国中东部地区汛期的旱涝布局和旱涝演变,是我国汛期预测和服务的重点。该文回顾了4个雨季特征及影响因子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梳理物理概念预测模型。研究显示:海温异常是影响各区域雨季的重要先兆信号,但不同雨季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同,海温作为外强迫信号的影响程度和时空形式也有差异。利用热带太平洋东西海温差指标能更好地解释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而与梅雨的年际变化分量相关联的海温关键区主要分布于热带,与年代际或多年代际变化分量相联系的海温关键区则来自中高纬度。华北雨季降水的强弱不仅与ENSO循环的位相有关,更多受到ENSO演变速率的影响。而影响华西秋雨的海温关键区随着年代际背景的变化发生了改变,需要重新诊断和建模。  相似文献   
55.
中国极端温度的群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极端事件再现时间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极端高、低温事件再现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群发性以及二者的关系。发现极端温度事件再现时间序列具有长程相关性,表征长程相关性的标度指数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并与大气环流有关,当中国大陆在盛夏或隆冬稳定的西风环流控制下,极端温度的长程相关性较好,标度指数较大。通过定义极端事件的群发指数,对极端高、低温进行研究,发现具有长程相关性再现时间序列的极端温度呈现群发现象,且极端温度再现时间序列的标度指数和群发指数二者在空间分布上有较好的对应,极端温度再现时间序列的长程相关性可能是导致极端温度群发性的原因。从年际变化的角度看,极端高温Ⅰ级群发区域的群发指数增长趋于平缓,而极端低温Ⅰ级群发区域的群发指数有下降趋势,这与近几十年来全球变暖一致。在年代际尺度上,群发指数分布的演变特征明显,极端高温Ⅰ级群发区域总体面积变化不大,而极端低温Ⅰ级群发区域面积明显减少。因此,极端低温事件群发性减弱很可能是年代际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6.
广东河台金矿矿床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从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入手,在分析成矿物质来源、金的地球化学性质、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和金的迁移-沉淀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矿床成因的新观点,建立了新的成矿模式.认为河台金矿床的定位受韧性剪切带等构造因素的控制;成矿物质来源为多源,但主要来源于震旦系C组的地层;矿床成因类型属于韧性剪切带中的热动力变质 热液循环富集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7.
新疆乌恰地区乌拉根铅锌矿床热卤水成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乌拉根铅锌矿床流体包襄体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及其配分模式、硫铅同位素特征方面,详细探讨了矿床成因,并与云南金顶铅锌矿作对比,认为乌拉根铅锌矿为热卤水成矿起主导作用的砂砾岩容矿的铅锌矿床,其找矿潜力巨大,具有产出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条件.  相似文献   
58.
西秦岭温泉钼矿床矿石矿物特征及钼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显微镜鉴定、电子探针(EPMA)及X射线粉晶衍射法等方法,首次对温泉钼矿的矿物组合、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和钼的赋存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石矿物为中温热液成因,并受温泉斑岩体的控制;钼矿物主要为辉钼矿。辉钼矿的多型为2H型(六方晶系),为自形—半自形,呈细小鳞片状、片状、板条状分布于岩石中;辉钼矿的粒度主要集中在0.08-0.16 mm粒级范围,占总量的51.65%;黄铁矿中钼含量较高,且形成越早钼含量越高。  相似文献   
59.
新世纪的来临,科技期刊将以更快、更大的信息量,更高的质量、更优美的版面设计等等服务于科技界,因此,必然要对科技期刊的编辑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当编辑自身的素质、水平全方位提高,才会使刊物的质量有实质性的提高,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对编辑素质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0.
利用海洋混合层海温热量收支诊断方法和两套海洋同化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典型拉尼娜事件和1988-1989年特殊拉尼娜事件生命史演变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典型拉尼娜事件在发展年冬季到达最强值后通常缓慢衰减,在次年秋季时再次增强形成第二次拉尼娜事件.而1988-1989年拉尼娜事件在发展年底时到达最强值后迅速衰减,并在次年秋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