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167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74篇
地球物理   159篇
地质学   602篇
海洋学   104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69篇
自然地理   18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李美求  段梦兰  黄一 《海洋工程》2015,29(5):649-661
Jacket cutting ope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icated and highest risk oper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decommissioning offshore piled platform,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which must be assured.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offshore structure removal and jacket cutting is introduced,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types of load along with the load calculation method are determined. The main influences on the stability of a jacket in cutting ar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 test plan is drawn by using orthogonal testing method, and the formula of critical load during the cutting procedure is deduced by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To verify the method and results of this paper, an offshore piled platform to be decommission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is taken for an example, and the detailed schedule for jacket cutting is made with the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jacket established. The natural frequency, stress, strain and stability of the jacket during cutting process are calculated,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results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gree well with that of the deduced formula. The result provides th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guaranteeing the safety of jacket in cutting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02.
采用Ronge-Kutta射线追踪法对地震勘探中几个典型地质模型的地震波射线路径和旅行时计算的实例和效果进行分析。将Ronge-Kutta射线追踪模拟的结果与程函方程计算的时距曲线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Ronge-Kutta射线追踪法的易实现性和程函方程有限差分旅行时算法的强稳定性,表明Ronge-Kutta射线追踪法在复杂构造区域进行地震射线路径和旅行时计算时能得到较好的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103.
为更好地完成授时任务,对BPL长波授时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承建)进行了升级改造。介绍了升级改造后的BPL长波授时系统组成、时频控制与监测方法。改造前、后系统时频控制指标的统计结果表明,改造后时号控制精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04.
近年来地理教学中概念呈现碎片化、概念教学片段化、概念结构不清晰等问题逐渐凸显,考试评价对学生地理概念理解的要求提高。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系统整合地理概念,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水平。本文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切入,梳理地理概念体系建构的路径;以“河流”为例,通过提炼地理概念、联系地理概念、划分概念层级,形成围绕学生理解认知、实现教学内容重组的地理概念体系;讨论指向教学内容整合的地理概念体系的价值,即理清地理概念教学的逻辑线索、增强初高中地理教学的衔接效果、提供深度教学与深度学习的支架。  相似文献   
105.
识别降雪异常空间模态,明晰降雪异常的影响因素,对理解中国南北过渡带气候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基于1970—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辅以湿球温度动态阈值法、经验正交分解法等气候诊断方法,对秦岭南北冷季(11月—次年5月)降雪异常空间模态进行识别,探讨了不同主导模态与海气异常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秦岭南北冷季降雪异常存在2个主导模态。第1模态为“全区一致型”,降雪异常偏强区分布于关中平原、秦岭山地、汉江谷地和大巴山区东段;第2模态为“山地主导下降型”,反映山地降雪异常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2)在时间变化上,第1模态以年际波动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空间模态多处于负相位,即全区一致降雪偏少;第2模态以年代转折为主,近期空间模态多处于正相位,即山地降雪异常偏少;(3)在影响因素上,第1模态降雪异常与1月中高纬度500 hPa欧亚遥相关波列相关,第2模态降雪异常与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密切相关。研究将降雪异常格局与环流异常机制组合研究,可为理解中国南北过渡带降雪异常预警信号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西秦岭大水金矿岩浆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秦岭大水金矿床与其周围伴生的中酸性小岩体的成因关系,直接影响矿床成因的划分和深部资源的开发。中酸性岩浆岩的成因、源区性质及岩体规模对金矿成矿有重要影响。大水金矿岩浆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岩浆系列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具有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Eu正异常的特征;岩体洋中脊花岗岩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其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Th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Hf、Zr、Sm、Y、Yb等,花岗岩的w(Sr)-w(Yb)分类属于高Sr、低Yb"C"型埃达克岩。LA-ICP-MS锆石U-Pb法测年获得大水金矿格尔括合岩体和竖井941岩脉的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15.8±1.3)、(202.9±1.5)Ma;成矿热液蚀变叠加在脉岩之上,成矿年龄应晚于202.9 Ma的脉岩年龄。Sr-Nd同位素组成具有高初始N(87Sr)/N(86Sr)值、低εNd的特点,模式年龄为1.29~1.47Ga。εSr(t)-εNd(t)图解表明岩浆源区为下地壳;εNd(t)-初始N(87Sr)/N(86Sr)图解暗示西秦岭存在统一的岩浆源区。因此,西秦岭大水金矿在成因上与高Sr、低Yb"C"型埃达克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7.
吕润美  张琦  段玉山 《地理教学》2014,(7):14-16,19
正可持续发展是被目前人类社会所普遍推崇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之所以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共识,是人类开始意识到达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人类这个物种未来能够存在的底线,满足该底线的要求,人类才能进而得到更长久的发展。因此,教育必须向全体公民传达,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人类社会现在和未来所要追求的一种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的价值观,我们的教育应当是有利于人类社会和地球本身可持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08.
绘制了Cu-Fe-S-H2O体系在不同温度、反应物浓度条件下的E-pH图。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体系反应温度升高,有利于矿物溶解浸出反应的进行,反应物浓度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更有利于浸出反应的进行;热力学计算的反应物及产物在氧化浸出体系的变化与工业生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9.
海底埋设双层管管道隆起屈曲分析是海洋管道设计的重要技术之一。在管道隆起屈曲分析中实现管土作用和内外管相互作用的准确模拟一直是工程应用追求的目标,也是其中的难点。利用管土作用单元和管中管单元等技术,建立了海底埋设双层管管道隆起屈曲分析有限元模型。该模型不但考虑了管道初始形状、压力、温差载荷、管道材料非线性等常规因素,还考虑了非线性管土作用和内外管相互接触作用,并能对管道屈曲前和屈曲后全程进行模拟。应用该模型,计算了一条高温高压埋设双层管管道隆起屈曲过程中的应力等。算例表明该模型有较好收敛性,能对一般海底高温高压埋设双层管管道隆起屈曲进行准确模拟。  相似文献   
110.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塔巴庙区块致密薄层发育。利用岩石物理等数据的物性参数,对不同储集条件下的薄层、薄互层进行地震正演分析。结果表明:在薄层特别是薄互层条件下,叠前波场响应特征十分复杂,有别于常规AVO类型的变化规律,且含气层和干层的响应特征有明显差异。根据叠前地震波场的响应特征和不同的变化规律可以细化薄层研究,进一步识别储集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