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193篇
地球物理   74篇
地质学   312篇
海洋学   17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21.
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中的最佳布极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艳东  赵家骝  庞丽娜 《地震》2004,24(2):17-24
对如何确定地电阻率多极距观测中的最佳布极方式, 包括极距个数和各极距长度的确定进行了研究。 确定最佳布极方式的主要依据是地下各层介质的响应系数随观测极距的变化规律以及采用不同观测极距对反演精度的影响。 以宝坻台为例, 讨论了在电性剖面参数已知的情况下, 如何确定多极距观测中各极距长度。 最后, 利用提出的最佳布极方式确定的装置系统对宝坻台模拟多极距观测资料进行了处理。 结果表明, 用最佳布极方式确定的多极距观测系统可精确计算出地下各层介质的真电阻率变化。  相似文献   
822.
洞庭湖历史时期环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杜耘  殷鸿福 《地球科学》2003,28(2):214-218
洞庭湖在晚冰期以来经历了多次变化过程.晚更新世末至早全新世呈现深切河谷与零星洼地湖泊共存的河湖切割平原景观. 进入全新世暖期, 人类活动开始在洞庭湖平原地区频繁出现, 新石器时代皂市文化分布表明人类活动主要在洞庭湖周边地区; 大溪文化时期人类已在平原湖区中部开始渔猎活动; 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转暖, 洪水开始泛滥, 人类活动从洞庭湖平原中部退出; 至龙山文化时期, 气候干燥偏凉, 降水减少, 人类文化活动遗址向湖中推进, 湖泊三角洲有所发展, 湖面缩小.在以后的几千年里, 洞庭湖也同样经历了扩张与萎缩的变化.   相似文献   
823.
2018年6月13日,多条线状风暴和阵风锋造成山东多地出现致灾大风,基于常规、加密气象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此次大风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冷涡后部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脊之上,850 hPa与500 hPa 温差高达34.7 ℃,同时925~600 hPa 的干层与地面至925 hPa的近饱和层相叠置,上下层大气之间温、湿差异显著,形成强热力不稳定,持续并增强的低层逆温层使不稳定能量得到积累,显著干层和低层强温度垂直递减率为夹卷和蒸发冷却过程提供了有利条件。(2)线状风暴各生命期强阵风是由内嵌其中的普通单体或超级单体下击暴流所引发。单体间下沉气流合并使地面大风的影响范围和强度有所增大。强阵风均伴随较强降雨和降雹,雨滴和冰雹的拖曳是产生下击暴流的重要原因,极大风速与5 min降水量具有正向相关性,青岛34.8 m ·s-1的极端大风出现时5 min降水量达19 mm。(3)山东东南部的初生对流在地面辐合线、海风锋、对流云街上被接连触发,遇阵风锋后生命史延长,得以并入到主风暴,使风暴发展壮大,而风暴中的下沉气流又驱动多股阵风锋加速向南推进,增强地面风速,阵风锋与风暴主体之间存在相互促进机制。在对流潜势较高的条件下,需关注边界层辐合线对对流的触发作用。  相似文献   
824.
殷名称 《海洋与湖沼》1994,25(4):378-384
于1979-1980,1982和1989年先后在太湖采集似刺鳊鱼句标本756尾,对其进行繁殖和死亡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两者对种群数量变动的作用,还可通过建立生命表来估算种群动态的一些基本参数。似刺鳊鱼句的繁殖,在2-3龄性成熟;繁殖期在4-5月;产卵群体中补充群体约占84%;特定年龄繁殖力在7285-30669粒之间。死亡特征,1-6龄年瞬时死亡率Z=1.581(1.30-1.63);0  相似文献   
825.
球状壳聚糖树脂的制备及其吸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1种球状壳聚糖树脂(RCM)吸附Cu2 的热力学行为,为RCM应用于除去废水、果蔬汁等中的重金属离子提供理论基础.首先壳聚糖为原料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RCM,并表征了RCM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其次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RCM对Cu2 的吸附行为.结果发现,制得的RCM粒径较为均一,且表面致密多孔,其含水量为51.982%,树脂骨架密度(ρT)为1.212 g·cm-3,堆砌密度(ρp)为0.862 g·mL-1,孔度值(P)为0.554,交联度为13.581%.RCM对Cu2 饱和吸附量为0.993 mmol·g-1,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iur等温曲线,其Langmiur等温式为:Ce/Q=11.614 1.007 5Ce (313K),表明其对Cu2 属于单分子层吸附.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熵增加的过程.通过吸附势值可知,在相同的温度下,随着溶液中Cu2 浓度的增加,吸附势逐渐降低;当初始浓度相同时,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吸附势升高.  相似文献   
826.
由我院杨遵仪教授领导的IGCP203项目(国际地质对比规划203项)东特提斯区二叠系—三叠系事件及其洲际对比研究第一次国际工作会议于3月1日—4日在北京卧佛寺召开。 IGCP203项于1982年经IGCP国际委员会通过由中国主持,时限1983—1987年。这是中国第一次担任IGCP项目的国际主席。该项目担负着确立二叠—三叠系界线层型剖面和研究东特提斯区二叠三叠系事件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827.
对北太平洋中度地区蒸发潜热,净长波辐射,感热输送和净太阳射入辐射场的30年逐月平均资料进行功率谱,滤波,主分量和相关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间为特征。结果表明各场匀具有2年-4年周期的年限振荡特征,并发现这种准周期振荡与ENSO之间有联系。  相似文献   
828.
为层序地层学服务的生态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地层学的研究能直接服务于层序地层学的目的.生境型曲线不仅有助于层序和副层序分析,而且揭示了区域上的海平面变迁历程;生物面往往与层序或体系域的界面相关或一致;时间框架内包含群落带、群落序列和生态体系域在内的生态地层格架,与沉积盆地内的层序地层格架完全对应.因此,生态地层学从单个剖面的生境型曲线的建立、生物面的识别,区域上的生态地层的对比,构筑盆地范围内的生态地层格架,为层序地层学研究和区域乃至全球的海平面变化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29.
资源县充分利用气候资源种植优质烤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丽娜 《广西气象》1996,17(1):51-53
通过对广西资源县优质烤烟种植期的气侯条件与我国烤烟生产区云南玉溪的气候条件的对比分析得知,资源县具有能够满足优质烤烟生长的气候条件,如果能够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发展优质烤烟生产,将是当地促进经济发展,脱贫致富的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30.
南秦岭勉略蛇绿混杂岩带中放射虫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31  
秦岭造山带被认为是华北板块、秦岭微板块和扬子板块多期次碰撞而成的复合造山带。关于扬子板块与秦岭板块之间的勉略古缝合带的缝合时代,一直存在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两种认识。在略阳县三岔子附近,原时代不明的蛇绿构造混杂岩之硅质岩夹层中,发现保存较好的早石炭世放射虫化石,表明勉略洋盆已延续到海西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