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271篇
大气科学   359篇
地球物理   263篇
地质学   1062篇
海洋学   227篇
天文学   31篇
综合类   162篇
自然地理   13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63年   4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数字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应用角度出发,结合多个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数据库设计经验,阐述了土地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原则、面向对象的数据库设计、土地管理的数据组成与数据库组成,力求为土地信息系统建设提供一种可行的数据库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52.
2001年秋季虽然全疆大部冬麦播期偏晚,但播种后大部冬麦区光热条件良好,冬前≥0℃积温达到了冬前壮苗所需的积温水平,绝大部分冬麦带蘖越冬。越冬期间天气异常,气温骤冷骤热,变幅剧烈,但冬季偏厚的积雪及大部麦区偏高的气温使冬麦越冬状况良好。冬末初春持续偏高的气温使冬麦提早返青。幼穗分化期间,北疆麦区气温正常略偏低,麦田墒情  相似文献   
53.
根据2002年和历年牧业区气候条件、土壤墒情、牧草的生育及产量状况对照分析:2002年春季,青海省牧业区气象条件及土壤墒情好于往年,牧草长势普遍较好;夏季前期(6月一7月中旬)降水基本正常、气温偏高、雨热配合较好,对天然牧草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后期降水偏少、温度偏高,土壤失墒较为严重,部分地区出现了轻一中度旱情;秋季(9一11月),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黄枯期较历年平均日期提前了1—10d;8月下旬,青海省牧业区各地牧草产量稍高于去年及历年平均值,属平偏丰,气候年景较为有利于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54.
基于自平衡力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本文给出了一个基于自平衡力的弹塑性结构动力反应分析的新方法,详细叙述了方法的原理和过程,并对用改进的Takeda滞变模型描述的梁单元框架结构给出了具体的分析方法。这个方法与传统的方法不同,在分析中不必修正结构的刚度矩阵,而代之以计算代表塑性铰变形引起的应力重分布的动力自平衡力,因而大大地节省了计算机时,最后通过算例对本文方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5.
1玉米苗期生长的生物学特性1.1玉米发芽对气象条件的基本要求五米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8℃。6~7℃虽能发芽,但发芽极慢,易感染病害而发生霉烂。10~12℃发芽正常。玉米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8~35℃,最高为44~50℃。玉米从播种到出苗所用时间的长短与温度十分密切:温度10~12C需18~20天;15~18C需8~10天;20℃以上时,5~6天即可出苗。玉米种子发芽除要求有适宜的温度外,还需要一定的水份,一般玉米播期的土壤水分需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才能使种子正常发芽出苗;低于50%或高于80%,均不利幼苗扎根。1.2玉米苗期气象…  相似文献   
56.
青海省天然牧草的气候生长季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各气象因素单独确定的牧草气候生长季的基础上,根据因子限制定律,确定牧草最终的气候生长李。  相似文献   
57.
1994年9月16日在我国台湾海峡南部,即北纬22°36’、东经118°41’发生一次Ms7.3级地震,有感范围北至上海、南京、合肥、武汉,西至长沙、南宁,是1900年以来我国东南沿海,继1918年南澳大震之后又一次大震。这次地震引起了广大地震工作者的注意,并根据各自的思路对该大震进行有益的研究。本文从该大震的活动空间特征以及震区地质和深部构造环境等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提出该大震发震构造的看法。一、地质构造背景在台湾海峡南部横亘一条非常醒目的北东东向澎湖一北港隆起带,长度250千米以上,宽50-90千米[2],隆起带基底为早白玉纪沉…  相似文献   
58.
安徽巢湖地区二叠系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国东部巢湖地区二叠系的三套富含有机质“黑层”中的代表性样品,进行了生物标志物及有机岩石学等项分析,下二叠系下部栖霞组(样品代号Pt)含生物碎屑泥灰岩的TOC为1.24%-2.27%,Tmax457-495℃可溶有机质含量150-470×10^-6,R^00.91%-1.30%,∑C^-22/∑C^+23〉3,有机组分主要是海相腐泥基质及沥青,下二叠系上部银屏组(样品代号Y)黑色泥岩的TOC为1  相似文献   
59.
60.
祁连山—河西走廊现今垂直形变特征与区域应力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多期地形变监测资料,研究了祁连山--河西走廊地区七十年代初至今的大地垂直形变演化与构造活动特征。目前祁连山相对走廊盆地下沉,具有较弱的逆继承性运动特征,表明在1988-1990年青藏块体应变能大释放之后区域应力处于松驰、调整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