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海洋学   35篇
综合类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淋巴囊肿病毒是最早发现的鱼类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盐水和海水中,可感染140种以上鱼类,危害巨大。本文对该病毒的形态结构特征、化学组成和理化特性、基因组及编码多肽、细胞培养特性和该病的致病机理、传播方式、诊断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2.
胶州湾微微型浮游植物丰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胶州湾微微型浮游植物4个季节的丰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微微型浮游植物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聚球藻的丰度在2.17×102—2.329×104个/ml之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湾内西部和湾口海域;仅夏季、冬季丰度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夏季在垂直分布上差异显著,在B3、C4、D5连续站昼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分别在13:00和3:00出现峰值。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的丰度分布在1.028×103—8.651×104个/ml之间,主要活跃于湾内西部海域;四季丰度在垂直分布上差异不显著;春、夏季丰度明显高于秋、冬季;夏季连续站昼夜变化趋势与聚球藻基本一致。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聚球藻和微微型真核浮游植物丰度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在冬季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二者的丰度增高。在其它季节,二者丰度主要受营养盐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3.
用ELISA检测中国对虾的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对虾养殖业的发展,对虾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对虾病毒性疾病已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焦点之一。由于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早期预防就显得更为重要,而这依赖于快速、敏感的诊断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1972年由Engvall等在酶免疫试验(enzyme immunoassay,EI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在病毒等疾病有关的抗原抗体系统的定性或定量测定领域内已被广泛应用。本文通过病毒纯化,免疫新西兰兔,获得多克隆抗血清,并对抗体进行纯化、酶标记,建立了双抗体夹心直接ELISA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34.
应用植块法,比较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脾脏细胞在2种基础培养基和3个胎牛血清浓度下的体外培养效果。根据细胞的迁出、贴壁、细胞种类以及生长状况,得出大泷六线鱼脾脏细胞适宜的体外培养体系为:MEM+15%胎牛血清、pH7.2~7.4、20℃;培养产物由6种细胞组成,其中C型细胞培养120 d以上依然状态良好,并进行了传代培养。培养启动12 d后,C型细胞层上出现造血灶,造血灶细胞最长可以维持50 d以上。本研究为大泷六线鱼脾脏细胞系的构建和脾脏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
蓝藻是一类最原始、最简单的原核藻类生物,是海洋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之一。感染蓝藻的病毒称为噬藻体。噬藻体是水生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蓝藻种群动力学及调节生物生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研究噬藻体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完善噬藻体的分类,为进一步探讨噬藻体之间的进化关系、噬藻体与蓝藻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探索环境变化对噬藻体进化的影响提供新的视点。本文综述噬藻体的分类、影响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的因素及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常用的靶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6.
青岛近海水域夏季和冬季浮游病毒丰度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荧光显微技术(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EFM)对青岛近海海域浮游病毒丰度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浮游病毒在季节变化、空间变化和昼夜变化的特征,并分析了浮游病毒丰度(Virus Direct Count,VDC)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夏季该水域VDC的变化范围为1.21×10 6个/ml-1.54×10 7个/ml,平均值为6.16×10 6个/ml;冬季VDC变化范围为3.45×10 5个/ml-2.60×10 6/ml,平均值为1.45x 10 6个/ml.夏季VDC是冬季的4.25倍,夏季VDC显著高于冬季(P=0.000).水平分布方面,夏季表层、10m和潜水体VDC大致显现出由胶州湾及湾口附近向东西两侧逐渐降低的趋势,胶州湾站位VDC明显高于其他站位(P<0.05);冬季表层、10m和潜水体VDC的水平分布特点为胶州湾、鳌山湾、崂山海域、胶南海域和日照海域为VDC较高区域,崂山以东海域为VDC较低区域.垂直分布方面,夏、冬两季各站位表层VDC都明显高于底层和10m层及潜水体(P<0.05).对胶州湾中部连续站QD09两层VDC昼夜变化的观测发现,夏、冬两季表层和10m层VDC昼夜都有明显波动.夏季两水层VDC变化趋势一致,最高值均在夜间,最低值均在18:00,最高值都约为最低值的3倍;冬季两水层VDC变化趋势没有明显的一致性,VDC最高值是最低值的2倍.对夏、冬两季VDC与Chl-a、水温、盐度、浊度、溶氧浓度之间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夏季VDC仅与Chl-a呈显著正相关(P<0.01)冬季VDC与水温呈显著的正相关性(P<0.01),与Chl-a、盐度、浊度、溶氧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分别为P<0.01).  相似文献   
37.
海洋蓝藻固氮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是海洋浮游植物必需的大量元素,又是海洋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研究氮元素的补充机制对了解海洋生态系统有重要意义。海区氮营养盐的补充主要通过新生氮实现,其主要补充机制为径流输入、大气干湿沉降、水体混合、上升流及生物固氮作用。生物固氮是指固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气还原成氨的过程,对地球上氮循环和氮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海洋生物固氮作用是维持海洋初级生产力和新生产力的一个重要生态反应。海洋中固氮生物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固氮蓝藻、异养细菌和光合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