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27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31.
论文在系统地分析了海南岛文市、叉河、三亚地区的三处基性岩墙群的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岩墙群的来源和其反映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文市岩墙群形成于约101Ma,叉河和三亚岩墙群形成于约93Ma;主量元素化学特征显示它们属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化学特征为富集轻稀土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Ba、Th),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Sr-Nd同位素组分显示其源区具有EMⅡ特征。这两期岩墙群的存在,显示了海南岛地区在早白垩世晚期和晚白垩世早期存在两次构造伸展事件。海南岛90Ma左右的岩墙群与广东、福建同时代的岩墙群构成中国东南沿海90Ma广泛发育的、呈近北北东向展布的岩墙群带,它们具有相同成因机制,指示中国东南部在90Ma左右时经历了强烈区域性拉张作用;这些岩墙群虽来源于不同的地幔源区,但均与俯冲流体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2.
海南岛白垩纪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海南岛地区白垩系鹿母湾组和报万组碎屑岩219个独立定向岩芯样品(29个采点)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学研究表明,白垩纪的碎屑岩以赤铁矿为主要载磁矿物。逐步热退磁分析表明,绝大多数样品可分离出特征剩磁分量。综合前人的结果,获早白垩世特征剩磁方向D=6.5°,I=42.7°,κ=73.4,α95=8.2°;晚白垩世特征剩磁方向D=6.7°,I=44.7°,κ=125.5,α95=5.4°。其早白垩世古纬度24.8°(+6.2°/-5.8°),晚白垩世古纬度26.3°(+4.6°/-4.0°);均位于现在地理位置以北约5°~6°。与华南板块东南缘白垩纪的古地磁数据对比表明,晚白垩世海南地块仍是华南板块的一部分。海南岛白沙断裂东西两侧早白垩世古地磁数据的差异,表明存在一个北东向的构造走滑带,白沙断裂可能是华南沿海北东向构造带的南延部分。海南岛白垩纪古地磁结果也表明,相对印支地块,海南岛在早白垩世时发生了25°左右局部顺时针旋转。推测此局部旋转很可能与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早期,印度洋开始第一次海底扩张,印度板块向北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33.
已经发现一些年代久远的含钙岩石表面有一层天然生成的矿化膜,矿化膜保护下的石刻文字可以历经上千年的风雨而保持完好。本工作探讨了这种膜的组成和来源。膜的样品用FTIR、PLM、EDAX、SEM和TEM进行了分析。检测发现天然矿化膜的主要成分为草酸钙,许多证据表明这是一种生物矿化膜。本文讨论了膜的形成机理。为了开发新型石质文物表面防护材料,我们在实验室中用化学仿制的方法在含钙岩石上生成了这种保护膜,同时研究了膜的生成条件与保护效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4.
地形的分维数定量地描述了地形几何形态的自组织结构,但是传统的数盒子法难以揭示地形形态变化的局域特征,文章提出了连续选移数盒子法,将研究对象依据其特征尺度划分为一系列栅格,若干个栅格组成一个小区,按小区  相似文献   
35.
一个通用的岩层厚度计算公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实测地层剖面时,计算岩层厚度多是采用成都地质学院编《构造地质学及地质制图学》一书中的七个公式。由于公式类型多,故常在公式选择上失误而产生错误。若采用极射赤平投影方法,因操作上较烦琐和投影过程中易出现偏差,致使计算精度也不高。为简化计算,笔者依据球面三角形的原理,导出一个对于不  相似文献   
36.
骆家门组砾岩具有冰成特征,如巨大的厚度,无分选的岩性,复杂的砾石成份,具有坠石特征的砾石,以及砾石中的压裂等。砾岩基质中以伊利石为主的粘土矿物组合为寒冷气候带的标志,而粒度参数判别表明该砾岩形成于冰筏-海洋相,地层对比及年代学资料表明它是早震旦世长安冰期的长物。据此对浙北晚前寒武纪地层提出了新的划分方案。  相似文献   
37.
本文报道了天然Ⅱ型CaCO3 矿物。该矿物发现于海洋表层沉积物,成分与方解石、文石及六方球方解石相同,但结构完全不同,它们共同组成了天然CaCO3 的同质多象变体。天然Ⅱ型CaCO3 矿物的空间群为P21/c,单位轴长为a0= 0.6290±0.0002 nm,b0= 0.4934±0.0002 nm,c0= 0.7979±0.0003nm,β= 107.571°±0.002°,Z= 4,单胞体积为0.23605±0.1749nm3;理论密度为2.82 g/cm3,实测值为2.76 g/cm3;实测硬度H= 4.天然Ⅱ型CaCO3 矿物是在深水环境中较高静水压力下形成的珊瑚体生物矿物。  相似文献   
38.
松辽盆地北部深层火山岩剩磁特征与裂缝定向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的等温剩磁和热退磁分析表明,松辽盆地深层早白垩世火山岩具有特征剩磁和黏滞剩磁两组剩磁分量,载磁性矿物为磁铁矿.校正后的火山岩特征剩磁方向及古磁极位置与欧亚大陆的白垩纪古磁极位置,在95%置信区间内重叠,佐证了应用黏滞剩磁定向岩芯的方法是可行的.黏滞剩磁定向研究表明,研究区火山岩裂缝主要发育有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四组,其中北东向和北西向裂缝更占优势.古地磁定向成果与成像测井成果对比,显示出良好的定向效果.  相似文献   
39.
浙江陈蔡群两类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及原岩构造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陈蔡群两类斜长角闪岩的地球化学及原岩构造环境叶瑛,兰玉琦,沈忠悦(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关键词陈蔡群、斜长角闪岩、地球化学、构造环境陈蔡群系指出露于浙江绍兴—江山断裂和余姚—丽水断裂之间的深变质岩类(浙江省区调队,1975)。有些...  相似文献   
40.
一、引言 将陶轮和制盐放在同一篇论中讨论.看起挺别扭.其实陶轮和食盐正是跨湖桥化制陶工艺中二个不可缺失的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