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4篇
海洋学   5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8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泥沙颗粒沉降变加速运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泥沙沉降的力学机制出发,考虑泥沙与液体边界的粘性作用,建立了泥沙群体沉降的基本运动方程,通过求解得到了泥沙沉降瞬时速度的一般计算式。从理论上证明了一般泥沙静水沉降由零趋近终速过程时间极短的看法,同时发现对于尺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如抛石),其在沉降时趋近终速过程相对来说是相当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42.
长江口九段沙现代潮滩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2003年对长江河口九段沙潮间带和潮上带的现场调查和室内对沉积构造、粒度分布、矿物组成、沉积速率等的分析,对九段沙现代潮滩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九段沙潮间带以小型交错层理为主,波痕发育,粒度主要为细砂至粗粉砂;潮上带主要为水平层理,粒度主要为中细粉砂。潮间带和潮上带的沉积矿物组成非常接近。沉积速率以潮间带低而潮上带高为特点。  相似文献   
43.
涨落潮槽是河口区的重要地貌单元,涨落潮槽的水动力有着明显的差异。通过对涨潮槽新桥水道和南小泓以及落潮槽南支主槽和南港表层沉积物的粒度、粘土矿物、重矿物以及磁性特征分析,发现落潮槽表层沉积物的粒径较粗,为粉砂质砂,涨潮槽沉积物主要是砂质粉砂。在双向水流的作用下,粘土矿物重新发生分配,涨落潮槽粘土矿物的组分变化不大。涨潮槽的重矿物颗粒百分含量中,稳定的不透明矿物比落潮槽有所减少,而比重小的片状矿物有所增加,碳酸盐含量较高。磁性矿物的含量在不同的地方相差很大,落潮槽中的亚铁磁性矿物含量高于涨潮槽。这些沉积特性的不同是对涨落潮槽内水动力差异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44.
长江与黄河河口沉积物磁性特征对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2001年8月和9月分别采自黄河与长江河口沉积物样品的磁性测量和粒度分析,探讨长江和黄河河口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及其差异。长江河口沉积物中亚铁磁性物质的含量高于黄河口,但长江口与黄河口沉积物中都是亚铁磁性矿物主导了样品磁性特征,亚铁磁性矿物晶粒都以假单畴-多畴为主。相比黄河口沉积物,长江口沉积物不完整反铁磁性物质对磁性特征的的贡献较小。长江与黄河河口的这种磁性特征主要反映了不同的沉积物来源的控制影响。此外,无论是长江口还是黄河口沉积物,磁性参数χARM、χfd%与沉积物细粒级组分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表明这两个参数作为粒度的代用指标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45.
影响长江口咸潮入侵强度的因素很多,但起主导作用的是上游径流量的丰竭。河口区主要溶解物浓度的增减值与氯化物含量变化呈线性正相关。三峡工程对河口区咸潮入侵强度和溶解物浓度的影响作用,既有不利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根据长江流量的具体情况,建议适当改变水库的调蓄时间。  相似文献   
46.
我国海岸线漫长,入海河口众多,类型复杂,在长达32000公里的岸线(包括岛屿岸线)上,分布着大小不同、类型各异的河口1800多个,仅河流长度在100公里以上的河口就有60多个,居世界各国河口的前列。河口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占有重要地位。在近代工业化过程中,河口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已成为沿海工业、科技、文化精华荟萃之地和经济政治重心。今天,在实现2000年目标的时候,河口的综合开发利用对沿海和腹地经济发展以及外引内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7.
长江口南支南岸水域盐水入侵来源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相似文献   
48.
长江径流变化对南港盐水入侵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长江大通站长系列流量资料,按不同频率把枯季流量划分为丰,平,枯,特枯四类,并与吴淞,高桥氯化物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南港河段每年受到盐水入侵的影响,但入侵强度各年相差甚远,主要受控于径流量的丰竭,三峡工作兴建后对长江口咸潮影响,既有不利的一面,又有有利的一面,建议水库调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相似文献   
49.
长江河口底沙运动规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于1981-1988年以浅地层剖面仪和回声测探仪取得沙波观测资料,运用这些资料以及河床表层沉积物和历年河口水文、地形资料,采用水文学、沉积学与泥水沙运动力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长江河口底沙的运规律。结果表明:长江河口底沙运动非常频敏,一般有单颗粒滚动、跳跃,沙波及沙体推移等形式;在沙质床面上沙波发育良好,其形成、发展和消失和潮差落潮流速有一定的相关性,因受涨,落潮流改造,沙波难于得到充分发展;沙  相似文献   
50.
建立一个改进的二层非线性原始方程海洋模式,研究海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采用湍流动能收支参数化风应力产生的垂直混合(夹卷),其中考虑了盐度对层结强度的影响。通过海洋对7002号台风响应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引起海表温度下降的各热通量分量中,夹卷约占了83%,余下的海表面热通量占了17%。在台风路径转向的右侧,海洋出现强烈的降温,表现出明显的右偏性。降温的幅度、范围和形状均与观测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