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141篇
大气科学   53篇
地球物理   87篇
地质学   510篇
海洋学   132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70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GPS网与常规网三维联合平差的一种简便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GPS控制网与常规控制网三维联合平差时分别固定平面坐标与高程的简便方法,从而简化了三维联合平差的模型,并给出算例验证了模型。  相似文献   
162.
根据中国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第一次采样的结果,发现中国东部,尤其是华南地区,是Na2O,MgO,CaO的低背景地球化学区,Al的高背景地球化学区,这个独特的地球化学区,恰好也是我国酸性沉降物的分布区,由于持续的酸性物质沉降,使这一地区成为对酸性物质沉降最脆弱的地区,有可能导致土壤中Al的突然释放,出现森林大面积突然死亡的环境危害。研究还发现,该地区也是Th、Cu、Cd、Ti、Au、B、Tl、W、Zn、Sb、Ag、I、U、As、Se、Mo、Bi、Rb、Ga、La、Ce、Y、Pb、Ge、Zr、Be、Nb、Sn等28种元素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分布区。随着土壤的pH值不断降低,最终将导致这些金属中的一种或数种元素同时从土壤中释放,有可能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及不同地区的大面积范围内出现不同元素的化学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163.
层化流体中半板造波的内波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形象地说明内波的传播模式,研究给出了内波水槽中由半板造波所形成的内波解。结合Vaeisaelae频率N(z)=const和简化Holmboe两种密度剖面模式讨论了内波场的传播图案。在内波水槽中成功地形成了上述两种密度剖面,相应的实验印证了本文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4.
本文报道了辽东半岛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内辽河群变质火山岩和辽吉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变质安山岩的锆石具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5),锆石U-Pb年龄为(2 182±6)Ma和(2 229±22)Ma,该年龄可代表安山岩的形成年龄。辽吉花岗岩的锆石同样具有典型的岩浆振荡环带结构和较高的Th/U值(0.3),锆石U-Pb年龄为(2 199±10)Ma,代表花岗岩的侵位时代,在误差范围内与辽河群火山岩喷发时代一致,表明辽吉花岗岩并不是辽河群的基底,二者可能为同一次岩浆作用过程的产物。辽东半岛~2.2Ga岩浆事件的识别及性质,对于正确认识古元古代胶—辽—吉活动带的属性至关重要。结合前人有关辽东半岛前寒武纪岩石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认为胶—辽—吉活动带的形成演化可能与弧-陆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165.
北淮阳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北淮阳 (大别山北缘) 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带西起河南信阳东至安徽舒城,早期为偏中性和偏碱性的火山碎屑岩、熔岩及相应侵入岩,晚期出现酸性火山岩及相应侵入岩。关于该带的年代学工作前人已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所用方法仅局限于全岩KAr法和单矿物40Ar39Ar法。本文以全岩及全岩—矿物RbSr等时线法为主,辅以单矿物40Ar39Ar法和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较系统地测定了该带火山—侵入岩的时代,结果表明主期活动在130~140 Ma,晚期酸性活动在117 Ma左右,基本上均属于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66.
菜田施肥(化肥)对地下水氮污染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董悦安  沈照理  钟佐 《地球科学》1999,24(1):101-104
为研究菜田施肥(化肥)对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进行了2个土柱模拟菜田施肥(化肥)残存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土柱中化肥残存量的72.08%和47.44%从渗出水中流出.依据实验数据将实验过程分为3个可能阶段:第1阶段,化肥中的NH+4被土壤吸附,并交换出土壤中的K++Na+,Ca2+和Mg2+,使之进入渗出水中;第2阶段,为硝化作用增强的阶段,表现为土柱渗出水中NO-3的质量浓度比注入水有大幅度增加;第3阶段,为硝化作用强度减弱的阶段,表现为渗出水中NO-3的质量浓度比注入水增加的幅度减小.  相似文献   
167.
用1988~1996年在东海南部黑潮区共5个航次的春季水文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区温、盐度垂直分布类型的地理分布,讨论了春季温、盐度逆转现象的形成原因。这主要是春季季风已转变为南风,在南风的驱动下,迫使表层水离岸向东向外海扩张,台湾暖流向北伸展,黑潮次表层水的向岸入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8.
通过对张仲景所述灸法、温针、烧针、熏法、熨法五种火疗法进行分析,探讨火疗法的运用。火疗法具有温热性质,宜用于阴证与寒证。其禁忌有三,一为太阳表证慎用火疗法,以防邪气郁闭不得出;二为阳明热证不可用火疗法,以防“两阳相劫”加重热证或伤津出现变证;三为阴虚不足不可用火疗法,以防火热之性灼伤津液,迫津外泄,阴损及阳。若误用火疗法则会出现烦躁、谵语等变证。了解其运用和禁忌,可指导临床合理地、正确地使用火疗法。  相似文献   
169.
沈莎莎  陈爽  高群  张殷俊 《湖泊科学》2013,25(2):309-316
江苏省环太湖地区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加剧饮用水危机,整合研究水源地、供水、用水、排污处理和技术5个方面对于支撑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适应能力,对揭示饮用水供需关系、存在问题、部门协调与综合决策等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构建5个子系统适应能力指标体系为主线,通过分指数与综合指数评价的运算,得出研究地区饮用水系统适应能力等级水平、地域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针对各子系统存在问题,提出维护和提升适应能力的对策措施.研究表明,适应能力较强的地区占总面积29.1%,其5个子系统适应能力均较强.适应能力中等地区占41.2%,一类是各子系统适应能力基本均等,另一类是排污处理子系统适应能力较强,但用水子系统得分较低.适应能力较差地区占29.7%,主要是技术子系统分值低,其它子系统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下.因此需加大对各子系统适应能力的调控与提升.  相似文献   
170.
北太平洋鱿鱼渔场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渔场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根据2001年~8月对位于39°~43°N,152°E~171°W的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进行的水温、盐度、叶绿素a、浮游植物和鱿鱼捕捞等的调查结果,主要分析北太平洋鱿鱼渔场表层叶绿素a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因子、中心渔场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表层叶绿素a含量变化为0.03~0.32 mg/m3,平均为0.13 mg/m3,其中中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值最大,东部渔场次之,西部渔场最低;调查海域表层叶绿素a含量分布与表层温度、盐度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叶绿素a含量高值区对应高温区,冷涡区含量最低,暖涡区含量最高;叶绿素a含量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西部、中部、东部渔场,表层叶绿素a含量与浮游植物数量呈正相关关系;表层叶绿素a的分布与鱿鱼中心渔场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中心渔场主要位于0.1 mg/m3叶绿素a等值线舌状部分或叶绿素a水平梯度较大处,渔场中心的叶绿素a值大于0.1 mg/m3.叶绿素a分布与环境要素及渔场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绿素a可作为鱿鱼渔场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