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83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58篇
地球物理   50篇
地质学   197篇
海洋学   4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五里湖作为太湖富营养化最严重的区域,内源污染和生态退化成为困扰五里湖最主要的两个问题.生态清淤工程的特点是对所要疏浚污染底泥污泥厚度通过采样分析后精确测定,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精度也高于一般的工程疏浚.所以生态清淤既可以清除五里湖的内源污染,又能为其生态恢复创造条件.本文通过对五里湖生态疏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疏浚区底泥、水质质量的改善的效果以及对原位培养生物的抗氧化系统组分变化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发现,五里湖生态疏浚区底泥中磷含量下降了30%,左右,重金属含量升高的地质积累指数小于1级.疏浚后半年内水体中总磷和溶解磷含量比疏浚前下降10%-25%左右,叶绿素a含量下降40%,左右,其它水质理化参数保持正常.作为生物标志物原位培养生物的抗氧化系统组分在疏浚前后变化较小所以认为,五里湖疏浚达到了一定的效果,并且控制了对生态的压力,为下一步生态修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2.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32,自引:8,他引:24  
探讨了以灾害样本为集值的基于信息扩散的模糊数学理论模型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利用西北五省区主要农作物旱灾面积资料,对西北农业旱灾进行风险评价实例分析,通过比较表明西北农业受旱指数,成灾指数发生灾损的概率风险估计值与实际农业旱灾较吻合,该方法对灾害样本少以及小区域范围的灾害风险评价也较适合。  相似文献   
63.
传统磁流变减隔振器通常由线圈持续供电,不仅增大耗能,也会减少器件的使用寿命。基于磁流变凝胶(MRG)的剪切工作原理,运用剪切型结构设计一种新型磁流变凝胶减震装置,采用永磁体和线圈共同控制磁场大小和方向,通过改变磁流变凝胶的磁化程度实现阻尼力大小的控制。将该装置安装在一2层钢框架结构模型的底层,采用恒定电流控制法开展磁流变减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电流下减震结构系统对不同地震波的振动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磁流变凝胶减震装置能够显著降低结构的动力响应,对于不同的地震波其减震效果有所差异,随着峰值加速度的增加其减震效果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64.
根据年代和考古遗址的空间分布,对河西走廊东部民勤三角城、金昌三角城,新疆的奎玉克协海尔古城,以及中亚的Kyzyl tepa古城的年代、形状、筑造方式等做了对比,并分析了不同时期的古城址和同区域的考古文化遗址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 表明,这3个地区的古城址大致形成于相近的时代,且都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原始的地势而筑城.城墙...  相似文献   
65.
继大多宝山铜矿、翠宏山铁矿和关鸟河大理岩矿之后,黑河市又一大型矿山黑龙江省铜山矿业有限公司铜山铜矿改扩建项目于近日取得采矿许可证。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一期采选规模150万吨/年,二期采选规模300万吨/年。  相似文献   
66.
滨海砂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潜在矿产资源之一。以莫桑比克的滨海砂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手段对莫桑比克东部滨海砂矿的矿物组成及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用数理统计方法讨论了重砂矿的元素赋存状态及其载体矿物。研究结果表明:(1)砂矿的矿石矿物主要为钛铁矿、金红石和锆石,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长石。(2)重砂矿的主要化学组分为Ti和zr;Hf及REE为次要组分;而主要有害元素组分Th和U,其总体含量低,故重砂矿对采选加工和产品利用均无明显环境危害。(3)重砂矿中元素含量与粒度之间呈一定相关性,显示zr、Hf、U、Cr、Ta的载体矿物的粒度相对较细;Ti、Fe、V、Nb的载体矿物的粒度相对较粗。  相似文献   
67.
石羊河中游径流损耗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羊河中游为研究区域,分析了1956-2009年的径流损耗特征,通过相对损耗率和Fisher最优分割法等确定了人类活动对径流损耗的显著影响拐点为1975年,明确了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径流突变点,修正了当前研究的不足。根据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的方式及强度,将近50多年的径流损耗划分为4个阶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分析了1956-2009年不同代际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径流损耗的影响量和贡献率。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石羊河中游径流损耗的影响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显著增加;2000年之前人文因素贡献率不断增加,自然因素贡献率相应减少,且自然因素影响量与出山径流显著相关。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导致的径流损耗贡献率持平,1995-1999年人类活动影响量达到6.33亿m3/a,上游来水量的 62.31%被人类直接消耗,此时径流损耗的人文因素贡献率达最大值71.52%;之后开始逐渐降低,表明近年来石羊河中游人水系统矛盾有趋于缓和的迹象。  相似文献   
68.
绿沙金矿位于南秦岭褶皱带,合作—鹿儿坝—崖湾金、汞、锑等多金属成矿带上,处于鹿儿坝金矿西北部11 km处。矿区内圈定以Au为主的土壤综合异常4处,异常走向NW向为主,与区域地层展布及构造线方向一致;通过对AT3异常检查圈出金矿体3条,矿体赋存于中三叠统古浪堤组地层中,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走向以NW向为主,矿石具较强的褐铁矿化、硅化。本文在对矿区地质及矿体特征客观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矿区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并与邻区的鹿儿坝金矿进行了对比。为该区及成矿带找矿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9.
地理命名实体分类体系的设计与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语言是一种重要的空间数据来源,从自然语言中获取地理空间信息是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研究议题。完善的地理命名实体分类体系,有助于实现自然语言中地理空间信息的解析、存贮、组织、管理、分析及共享应用。现有的基础地理要素分类体系、地名分类体系和组织机构分类体系,分别侧重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只能表达自然语言中的部分地理命名实体,没有考虑时空关联特性。本文在参照大量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大量自然语言文本的标注结果,以地理命名实体所指代的空间位置、地理特征和属性作为分类标准,采用主分表和复分表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地理命名实体分类体系(简称"GNEC")。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GNEC与GB/T18521-2001,GB/T13923-2006,CHG IS的地名分类体系、ADL的FTT词表之间的兼容性,并以中文文本的地理命名实体解析和地图服务为例,验证了GNEC的应用性能。多样性是自然语言中地理实体描述的重要特征,而分类体系主要实现地理命名实体的概念化操作。因此,在GNEC基础上构建本体,将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0.
针对以往锚固孔钻机在滑坡地层极易引起卡钻事故,无法退出而报废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可进行双向冲击的气动潜孔锤。介绍了该潜孔锤的性能参数、工作原理及结构组成,并结合其能够进行双向冲击的结构特点,阐明了该气动潜孔锤的设计思路,同时对虚拟样机进行了性能校核计算,验证了该设备的可行性。经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