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关于年径流量系列的还原计算问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陆中央 《水文》2000,20(6):9-12
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测站流域,可以通过逐项调查蓄、用、引水量,还原计算为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但存在还原精度不高,有些项不能还原及成果使用不方便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在确定现状条件的基础上,将天然年径流量系列修正为现状年径流量系列,使区域地表水资源评价成果更加客观、实用。  相似文献   
32.
33.
探讨Ba2+离子搀杂对(Ca0.5Sr0.5)5(PO4)3Cl:Eu2+和(Ca0.4Sr0.6)5(PO4)3Cl:Eu2+量子发光效率的影响。当用Ba2+离子代替Ca2+或Sr2+离子进入晶体时,Eu2+离子的发光特性发生改变:发射峰的峰值降低,热猝灭的温度升高。并采用位型坐标理论给予解释。根据晶体的结构特征,对占据两个不等当晶体学位置的Eu2+离子发光中心之间的能量传递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铜及其合金不仅具有一定的抗海水腐蚀性能,也具有一定的防海生物附着性能,同时多数铜合金在海洋环境中的应力腐蚀敏感性较小,所以铜合金是海洋开发中较为理想的材料之一。因而,世界许多国家对铜合金进行了大量海港挂片试验,积累了较系统的资料。我国生产的铜合金在海上进行试验的资料尚待丰富完整。我们选用了15种铜合金和一种镍铜合金(蒙乃尔),在湛江港进行了一年的全浸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36.
正陈述彭(1920—2008年),我国现代地图学的开拓者、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奠基人,著名地理学家和地图学家。1920年生于江西省萍乡市,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1942—1948年任浙江大学助教、讲师,期间在重庆资源委员会经济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4—1945年)。1950年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79年任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副所  相似文献   
37.
应用水文学方法推求河道渗漏补给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西部山区的河川在流经东部平原河道时。产生沿程损失,並不断地向地下水补给。计算这部分河道渗漏补给量,是进行平原区地下水资源中确定综合补给量的一项主要内容。河道渗漏补给量的现行计算方法,主要有地下水动力学方法和经验公式法,都离不开对有关水文地质参数的确定,在缺乏观测和实验的地区。方法的使用是困难的。本文推荐的水文学方法,是从分析河道输水过程中的入渗规律入手,完全利用已有的平原河道的水文观测资料’先用统计相关法求出单位河长输水损失量的经验公式,再用初损一后渗法求出损失量补给系数,最后又按河床质和河道流经地区的土壤岩性分类,给出分类的损失量公式和补给系数,解决了河道渗漏补给量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38.
渤海某处风速梯度观测资料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海港、海岛及海面上的建筑与海上运输,都需要海面附近的各种气象资料。风速随高度的分布及有关数据,就是其中一部分。在国家建委组织下,根据海洋石油勘探有关工程设计的需要,在渤海某处的海上钻井平台和井架上,安装了三层EL型电接风速仪,于1975年5月—1976年5月,对风速梯度进行实际观测。风仪分别安装在26米、39米、63米高度。  相似文献   
39.
<正> 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的主体,源自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林木遗传育种研究室,1993年吸收相关科学力量,正式组建为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实验室,1995年被正式命名为林木遗传和基因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2000年学校转制后,实行国家林业局和江苏省共同管理的模式,江苏省人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