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35篇
地质学   20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叙述了2003年8月16日内蒙巴林左旗附近Ms6.2级和2004年3月24日内蒙东乌珠穆沁旗以北肘S5.9级2次地震前华北及唐山余震区的震兆信息;在“研究地段”内大地震迁移过程中的对称填补性和震情三分律在强震活动时段研究方面的普遍性。本文约定,凡符合此二者都可称为大地震带。  相似文献   
32.
南水北调工程是全世界现有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是优化我国水资源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以河南省平顶山市南水北调受水区配套工程为依托,分析非开挖技术在整个工程中的应用。针对焦桐高速穿越工程、大浪河穿越工程和昭平台干渠穿越工程3处典型工程,考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采用土压平衡顶管技术、泥水平衡顶管技术和夯管技术施工的合理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的非开挖技术和设备,使得南水北调平顶山配套工程在穿越公路及河流等障碍物时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3.
从地震活动间隔时间的角度出发,结合1970~2003年台湾及邻近地区的地震活动,对其震级一最大间隔时间对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地震活动等待时间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地震活动次数百分比与等待时间的关系,最后简略地介绍了地震活动次数百分比等值线图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34.
35.
月球上的地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谷仁  魏淳 《世界地震译丛》1992,(4):84-88,F003
  相似文献   
36.
本文叙述了在卯酉方向作转轴观测时,由于转轴前后的观测都是偏离于卯酉圈的观测,在仪器具有较大方位差,及一颗星从卯圈方向到酉圈方向观测过程中,存在水平差变化的情况下,转轴观测不能完全消除准直差,方位差的测定值需加几项二次项改正。文章中用给定的方位差及水平差变化对二次项改正作了数值估算,得出改正值与卯酉方向观测星的天顶距有关的结果,天顶距越小的星,改正值越大,天顶距大于40°的星,改正值可以忽略不计。文章还就卯酉方向观测时,周日光行差和蒙气差的影响作了估算,结果看出这两种影响都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37.
北衙金矿富碱斑岩-滑覆构造控矿体系及成矿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矿区勘查新进展,提出斑岩.滑覆构造体系控矿的初步设想,对矿区以后的勘查和研究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河北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大震速报震级问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河北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自2001年11月正式运行至2004年5月所记录到的河北省及邻区64次较大的速报地震事件,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分别计算震级并与全国地震月报目录和全国基本台网目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采用计算机自动读取2个水平分向S波段的振幅和相应周期的最大乘积方法测定速度震级稳定性较好,偏差较小,计算简便,适于大震速报快速有效测定震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39.
为了测定台阵下面岩石层下均匀性的程度和尺度以及局部散射源的位置对NORESS地震台阵记录的远震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用相对尾波强度包络,频率-波数谱和质点运动方法分析了数据。尾波强度包络未清楚地显示出ka趋势,但在初运之后15S左右未含有较高能量水平和高能滤包的0.5HZ带通数据却表明ka趋势。频率-波数分析表明大多数远震尾波是垂直传播的。以15S左右为中心的时间窗,含有低视速度向东北方向传播的地震  相似文献   
40.
以潮阳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数据为基础,选取地质灾害点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工程地质岩组、地质构造、土地利用类型等6个因素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法获取研究区易发性,基于GIS空间分析功能将10年一遇降雨工况和易发性分析计算,得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研究区综合地质灾害高危险区面积明显大于单灾种评价结果,高危险区主要位于崩塌、滑坡较发育的碎裂岩区域;对提高区域地质灾害风险预测能力及综合防治水平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