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7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56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129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535篇
海洋学   9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92篇
自然地理   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3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根据西藏纳木错及邻区发现的多处湖岸阶地和高位湖相沉积,确定了藏北高原古大湖的存在。水准测量表明,在纳木错沿岸发育了6级湖岸阶地,以及拔湖48~139.2m的高位湖相沉积;在拔湖26m以下,发育有8~30条湖岸堤;一条明显的湖蚀凹槽则集中出现在拔湖17.5~19.8m的高度上,与纳木错和仁错的分水垭口的高度相当。纳木错沿岸和邻区湖相或湖滨相沉积物的铀系年龄测定表明,高位湖相沉积形成于115.9~71.8kaB.P.的晚更新世早期;第6至第2级阶地形成于53.7~28.2kaB.P.的晚更新世中晚期;与湖蚀凹槽相当的湖滨相沉积则稍早于29.3kaB.P.;第2至第1级阶地,14C测定结果为2350~10390aB.P.。  相似文献   
22.
介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注和器复测的精度要求,阐述采用波带板激光准直系统与精密水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注入器复测的观测、数据处理与调整。根据复测数据分析了隧道地基变形与加速管位置变形及其规律,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23.
713,714CD天气雷达线路设计特点及改进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713、714CD天气雷达线路设计的特点,在可靠性,可维修性及雷达定标精度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今后雷达线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4.
煤的显微煤岩学特征与焦岩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西栋  潘银苗 《现代地质》1997,11(2):164-169
为探讨煤的煤岩学特征与焦炭强度之间的关系,对北京焦化厂所用化北地区26个矿点的原料煤的煤岩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10kg小焦炉焦岩的强度进行了测定。通过对M40≥80%点煤的统计分析,表明活性成分含量的最佳范围是63.40%-69.40%,质组平均反射率基本处于1.12%-1.36%之间。  相似文献   
25.
推求无资料地区设计洪水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地貌单位线、菲利浦下渗公式和暴雨特征频率分布的基础上,引用产流开始时刻和净雨量的概念,推求不同净雨情况下不产流暴雨事件的概率,从而求得洪峰流量小于和等于给定Qp值的理论频率分布及其相应的重现期。在贵州和山西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更适用于半干旱地区。由模型验证实例分析了这种理论洪水频率分布模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6.
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不同变质程度煤所形成焦炭的结构、构造进行了深入研究。从气煤到肥煤阶段(Ro,m:0.77%~1.16%),焦炭气孔壁厚度逐渐增大;进入焦煤阶段(Ro,m>1.16%),焦炭气孔壁厚度降低。气煤、13焦煤形成的焦炭结构以各向同性体为主,焦煤、肥煤炼出的焦炭以粒状镶嵌结构为主。由气煤和高变质程度的焦煤形成的焦炭,其气孔以微孔和大孔为主,气孔分布标准差Ds最大;肥煤炼出的焦炭,其气孔分布大小较均一;13焦煤和低变质程度的焦煤成焦后,气孔分布状况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7.
华北地区煤的显微组分结焦性热台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西栋  潘银苗 《地球科学》1997,22(2):181-184
为探讨煤的显微组分的结焦性,对不同变质程度煤的镜质组、壳质组和惰性组分别进行了显微镜热台加热试验.在加热过程中,活性组分经历了3个明显不同的变化阶段,即变形阶段、胶质体形成阶段以及固化阶段.随煤变质程度的增加,镜质组的初变温度和胶质体形成时的温度逐渐增大,而固结温度变化规律不明显;壳质组在低变质阶段因受热而挥发掉,但随煤级增高其变形程度减弱;半镜质组在受热过程中也有变形和少量胶质体形成,而惰性组只发生微弱变化.在低变质阶段,活性显微组分形成的焦炭显微结构以各向同性为主;随变质程度的增高,焦炭显微结构中各向异性成分比例增大  相似文献   
28.
根据野外水准测量与室内实验分析,本文探讨了西藏纳木错和藏北高原古大湖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演化和气候变迁。在纳木错沿岸拔湖48m以下,发育了6级湖岸阶地,拔湖48-139.2m发育有高位湖相沉积。研究表明,纳木错湖泊发育与藏北高原东南部古大湖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①116-37ka B.P.间的古大湖期;②37-30ka B.P.间的外流湖期;③30kaB.P.以来的纳木错期。在古大湖阶段,包括纳木错、色林错和扎日南木错、当惹雍错等藏北高原东南部的一大批现代大、中、小型湖泊,都是互相连通的一个古大湖,其范围可能超过了现代的藏北内、外流(怒江)水系的分水岭。它或许还与藏北高原南部和西部的其他古湖相连,成为统一的藏北高原“古大湖”。通过对纳木错湖相沉积形成时代与深海氧同位素对比,易溶盐、pH值、地球化学、介形类和孢粉分析等的综合研究发现,湖相沉积记录了自晚更新世以来的湖泊演化和气候变迁信息。资料显示古大湖期湖面最高,气候温和清爽;外流湖期湖面急剧下降,气温和湿度较现今略高;纳木错期以来气候经历了全新世最宜期的暖湿后日益干旱化,气温波动,湖面持续下降。表明自晚更新世以来该区气候在逐渐变干的总趋势的基础上,经历了多次明显的冷暖与干湿波动。  相似文献   
29.
一种基于模糊数算术运算的GIS数字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模糊数算术运算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并给出了实例,可以较好地表达GIS数字产品的不确定性,而且计算也十分简单.  相似文献   
30.
本文根据理论上灰岩中36Cl的5个来源,论述了36Cl在灰岩深度剖面上的4个分布特征,描述了36Cl的采样方法和AMS的分析技术。计算出北京石花洞地区奥陶纪(O2)灰岩的表面侵蚀速度(ε=17.40μ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