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测绘学   175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48篇
地质学   307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7篇
自然地理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4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2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1.
引言大坝外部变形观测,最初采用传统的大地测量方法,也即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坝体的沉降,用三角测量方法测定坝体的水平位移。对于直线型大坝,位移观测较多采用视准线观测方法(测小角法与活动觇牌法)。坝体挠度采用垂线观测。后来,在水平位移观测上采用引张线观测方法。在垂线观测中也采用倒垂线,并在很多情况下,将倒垂锚块当作基准点。在垂直位移观测中采用流体静力水准测量方法。随着激光技术的应用,激光准直也成为观测大  相似文献   
812.
连续两个月之久的东北低温已告结束。但川陕等地气温仍偏低;本月最大特点是没有近海台风,也没有台风登陆我国。 天气概况 本月我国东部地区大部降水偏少,东北地区的中部、北部和河套地区,比常年同期偏少2—5成,月降水量一般为50—80毫米。其中黑龙江中部20—40毫米,偏少5—8成;东北南部有100—200毫米,辽东局地200—250毫米。晋、冀、鲁、京、津等地  相似文献   
813.
川陕持续低温 我国无登陆台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汉明 《气象》1983,9(11):45-47
  相似文献   
814.
SSM/I微波辐射计数据陆面温度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广东  王超  田国良 《遥感学报》2001,5(4):254-258
利用美国防卫气象卫星计划(OMSP)特别微波辐射/成像计(SSM/I)的多通道微波辐射亮温数据,开展中国陆地区域陆地表面温度反演研究,选择1997年7月20/24日的SSM/I数据,先对中国陆地区域的数据进行处理与成像,然后基于Holliger算法利用七个通道数据进行地表类型分类,最后利用SSM/I数据的统计算法进行中国区域内的陆面温度反演研究,并用NOAA-AVHRR反演的温度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其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SSM/I微波辐射计数据可以为大面积的陆面温度反演提供快速的研究方法,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一种新资料。  相似文献   
815.
胶州湾口内初级生产力的周年定点观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于1983年11月-1985年11月利用黑白瓶测氧法研究了胶州湾东南部的初级生产力及其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是0.10-2.82g/(m^2.d)碳,年初级生产量的平均是206g/m^2碳,夏半年(5-10月)的初级生产量平均占全年生产量的73.45%,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有效太阳辐射能的平均利用率是0.64%,初级生产力与水温,日太阳辐射能等均呈明显的正相磁,  相似文献   
816.
东亚造山运动与花岗岩分布之情形,似非漫无规则,其发生显有一定之次序。在西伯利亚中部所谓东亚之核心,为前寒武纪褶绉及花岗片麻岩分布之区。其西南,正南及东南,如阿尔泰、天山、崐仑、外贝加利亚、阿穆等区域,主要造山运动之发生及花岗岩岩浆之侵入为古生代。围绕其外者如苏联之滨海省、朝鲜、中国之大部、缅甸东部、暹逻、马来亚、东印度群岛中部等处均将燕山运动及燕山花岗岩分布区域。复外则为新生代造山运动及花岗岩区域,如喜马拉亚山、缅西山脉、安得曼、东印度群岛之西南、南、东南部、菲律滨、台湾、琉球、日本、库页岛、堪察加半岛等,其中许多岛屿,造山运动及火山活动尚在继续未已(第一图)。苏伊氏(Suess)尝论东亚造山运动之主力导源于东亚核心之扩张,以致造成许多弧形山脉,弧背均向南,显示大陆向南移动。威理士则以篇东亚核心为一种隋性体,不能发生造山运动之主力,造山运动之发生则由于太平洋底之下沉,而使地壳深处之流动带物质挤向大陆,遇东亚核心之阻,遂在深处聚积一种应力,及至超过其上岩层之静压力时,地壳失去平衡状态,发生褶绉,同时花岗岩岩浆亦得上升。威氏之理论,似较合理。且当古生代时,核心之前为一大地槽区,宜於造山运动之发生及岩浆之侵入,嗣后花岗岩基凝固,遂与核心合并,成一较大陆地。迨至中生代,太平洋底继续下沉,深处物质复受挤压向大陆流动,遂有燕山运动及花岗岩侵入区,分布於古生代花岗岩区外围,东亚大陆因即形成。新生代时,因太平洋底继续下沉,复有造山运动与岩将侵入带出现旅中生代大陆之外。至於大陆地表向南弧形,或由地壳深处向大陆流动时地表发生之反动力所造成。安南似属于另一单位,其东南可能为一前寒武纪之古大陆,因印度洋底下沉,遂有古生代造山运动及花岗岩之侵入。  相似文献   
817.
鱼卡煤田地层物性条件较好,区内干扰较小,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反映比较明显。根据化验分析报告,该区地下水和鱼卡河水,阳离子主要成份为Na^+,阴离子的主要成份为Cl^-,地下水与河水的总矿化度相差几十倍。该煤田含水层岩性一般为含砾粗砂岩或粗砂岩,自然电位曲线上表现为非常明显的负异常,绝对值与围岩差达20~100mV,与自然伽马曲线组合,曲线形态显示为不等体单边箱型。应用该项测井技术,在鱼卡煤田30个测井钻孔中共解释含水层44层,其中自然电位在含水层处反映达到优级的25份,占总数的83%。经二个抽水孔验证,划分的含水层位准确,成果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818.
通过对2007年10月24日下午发射场多普勒雷达资料的综合分析,正确判断了发射场西北方向的对流云的发展趋势,准确预报了发射窗口时段发射场无雷电及降水天气,保障了"嫦娥一号"在预定的时间窗口顺利发射。  相似文献   
819.
海洋叶绿素a浓度反演及其在赤潮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OC2和OC3两种标准经验算法以及Clark和NSMC-CASE2两种半分析算法进行了MODIS海洋叶绿素a浓度反演, 并根据2004年福建近海赤潮监控区内10个站点的叶绿素a浓度观测数据对反演结果进行了分析。 利用2002—2005年MODIS叶绿素a浓度反演结果对同期发生在福建近海的赤潮灾害进行了初步研究, 并探讨了250 m 和500 m 分辨率的MODIS可见光数据对赤潮灾害监测的可能性。 结果表明: 两种标准经验算法和两种半分析算法对叶绿素a浓度的反演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偏高, 相对而言, OC3标准经验算法比较适合基于MODIS的福建近海叶绿素a浓度反演; MODIS红光 (250 m) 和绿光 (500 m) 通道数据的比值在赤潮灾害发生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灾害发生时其值明显较灾前和灾后均偏大。  相似文献   
820.
利用星载微波辐射计SSM/I多通道、多时相亮温数据开展了中国陆地覆盖特征的季节变化研究。通过对国内外星载微波辐射应用研究分析,提出了归一化极化指数(NDPI)的概念。处理了1997年4月、7月、10月和1998年1月的(每月的20、24日各两天)多通道SSM/I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形成了第一幅中国陆地区域的归一化微波极化指数图,开展了中国陆地区域覆盖特征随季节变化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陆地覆盖特征有特征的NDPI值,NDPI随季节而变化,植被、水分是引起NDPI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