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76篇
地球物理   41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58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7篇
  1976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81.
本文根据滦河三角洲地区野外调查和25个样品的C14年代测定结果,讨论了第四纪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近代构造运动。研究表明,滦河内迭三级冲积扇的形成年代分别为距今18000年前,11000年前和6000—3000年之间。在全新世中期,渤海湾北岸发生过海侵。三条古海岸线的年代分别为距今5500年、3700年和350年。本区地面下沉最大幅度为10米左右(姜各庄)。由于滦河最新三角洲的西部和东部地壳下沉速度不同,使滦河河道自全新世中期以来不断向东移动  相似文献   
582.
GPS RTK测量技术以其测量精度高、选点灵活、测站间无需通视、操作简单等特点赢得了众多测量人的青睐,这种技术在天然气管线勘测、施工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阐述了GPS RTK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探讨了GPS RTK技术在天然气管线测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3.
利用2004年5月以来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在青藏高原唐古拉综合监测场获取的实时积雪资料和相关气象数据,评估了SR-50在青藏高原积雪监测中的性能和作用,并对青藏高原腹地多年冻土区积雪变化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超声雪深传感器SR-50对不同时间尺度的地表积雪过程均有较好的监测能力。监测数据清晰地显示唐古拉地区地表积雪深度在夜间相对稳定、在日间迅速降低的特点。唐古拉地区平均年积雪日数为82 d,各月均有地表积雪出现,但夏季的地表积雪较少且持续时间很短。该地区地表积雪总体上呈厚度较薄、消融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特点。2005—2008年该地区瞬时最大积雪深度为22 cm,日平均积雪深度小于5 cm日数占总积雪日数的71.58%。  相似文献   
584.
585.
以黄土高原风蚀水蚀交错区六道沟小流域的生物结皮为研究对象,探索了土壤氮素含量、氮转化相关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对生物结皮演替的响应规律及其在不同土层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生物结皮演替显著增加了结皮层的有机碳(SOC)和NO3--N含量(P<0.05);结皮演替后期阶段的总氮(TN)、NH4+-N含量也逐渐增加;除脲酶、亚硝酸还原酶外,结皮层中固氮酶活性、蛋白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均随结皮演替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微生物量碳和氮(MBC、MBN)亦随生物结皮演替而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细菌、真菌同样在结皮演替后期数量增加。生物结皮层的土壤养分、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等多数指标显著高于结皮下层土壤;生物结皮下层土壤的SOC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高于裸地下层,但不同结皮类型的下层土壤之间无显著差异;苔藓结皮下层土壤的脲酶活性和MBN最高,显著高于藻结皮和裸地下层土壤。土壤碳氮含量、微生物量与氮转化相关酶活性之间多数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生物结皮演替过程中,土壤SOC的积累增加了微生物量与细菌、真菌数量,氮功能微生物提高了氮素含量和相关酶活性,在氮素积累和转化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植物的繁衍与生长提供了宝贵的养分,促进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区的水土保持与地表稳定。  相似文献   
586.
秦岭中部山地降水的垂直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秦岭高海拔山区降水的变化规律,是深入理解秦岭作为中国南北地理过渡带特征、认识秦岭水资源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重要作用的前提。但秦岭高海拔地区长期缺乏有效的降水观测数据,导致对其降水变化缺乏了解。利用2018年6月1日—2019年5月31日秦岭太白山海拔3760 m实测降水数据,发现在秦岭海拔3760 m处年降水量可达1300 mm,远高于汉江盆地和关中平原600~800 mm的年降水量。在此基础上,检验了克里金(Kriging)、反距离加权(IDW)和薄盘样条(ANUSPLIN)插值方法,以及GPM修正数据(GPM-cal)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秦岭中部山地年和季节降水空间模态的再现效果,各方案均能揭示秦岭高山区是降水高值中心,且降水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大,但利用克里金、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案不能得到准确的高海拔降水值,与此相比,GPM-cal数据、薄盘样条插值与ERA5资料能较准确刻画秦岭中部山地年降水量随地形的变化。水汽通量分析显示,秦岭凭借高大地形对600 hPa高度以下的南来湿润气流具有明显的阻挡、强迫和拦截作用,使其南坡成为区域降水高值中心。结合高山区降水观测、薄盘样条插值、多源格点资料和数据修正方法,是认识秦岭山地降水形成和变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87.
文旅融合背景下,分析文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年际变化及影响因素,能够为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提供较好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以敦煌市为典型案例地,从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文化旅游地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TOPSIS、耦合协调度模型、BP神经网络等方法,探究了2007—2018年案例区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时序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 2007—2018年敦煌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处于较良好的状态且可划分为波动-缓慢增长-快速上升阶段。(2) 文化和生态环境子系统在决定敦煌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程度方面起到主导作用。(3) 社会-生态系统及各子系统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子系统间对系统总体的协调度普遍起正向推动作用且作用强度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大。(4) 各因子的贡献率大小为敦煌百度指数>敦煌研究院研究生数量>各类文物保护单位>旅游业碳总排放量>文化产业经营单位。  相似文献   
588.
<正>百年来,中国的地质科学,乃至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走过了荆棘载途但风光一路的历程。这期间,前辈科学工作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回看百年路程,了解和认识这些优秀知识分子的学术成长历程,丰富多彩的人生道路,人生观、科学观形成的主客观因素,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章鸿钊先生作为中国地质科学当之无愧的奠基人之一,他于中国的地质科学事业,是不可或缺、擎旗托众的巨擘。  相似文献   
589.
<正>2016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此后,《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17)、《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发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