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The World Ocean Database(WO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halocline depth simulated by an ice-ocean coupled model in the Canada Basin during 1990–2008.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imulated halocline is reliable.Comparing of the September sea ice extent between simulation and SSM/I dataset, a consistent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s found between them. Moreover, both the simulated and observed September sea ice extent show staircase declines in 2000–2008 compared to 1990–1999. That supports that the abrupt variations of the ocean surface stress curl anomaly in 2000–2008 are caused by rapid sea ice melting and also in favor of the realistic existence of the simulated variations. Responses to these changes can be found in the upper ocean circulation and the intermediate current variations in these two phases as well. The analysis shows that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halocline are regulated by th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Ekman pumping. On interannual time scale, the variations of the halocline have an inver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ocean surface stress curl anomaly after 2000,while this relationship no longer applies in the 1990 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regime shift in the Canada Basin can be derived to illustrate this phenomenon. Specifically, the halocline variations are dominated by advection in the 1990 s and Ekman pumping in the 2000 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regime shift is caused by changing Transpolar Drift pathway and Ekman pumping area due to spatial deformation of the center Beaufort high(BH)relative to climatology.  相似文献   
102.
结合当代对雷电监测的应用情况,分析了融合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利用地理空间框架的雷电监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作用,并对雷电灾害进行了更加精准、更加深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3.
天津地区地层热物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分析天津地区地层热物性参数的地区分布特征和平面分布规律,布置88个勘查孔、现场采集1 076个岩土样、室内分析热导率、比热容、热扩散系数等地层热物性实验,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岩土体热导率在1.26~1.70 W/(m·K),比热容在2 050~2 090 J/(kg·K),热扩散系数在0.45×10-6~0.74×10-6 m2/s。同一地区不同岩性的比热容,黏土最大、粉砂最小,热导率刚好相反,热扩散系数与比热容规律相同;不同地区同一岩性的热物性参数差别不大。天津市比热容与热导率呈现大致相反的趋势,热导率高值区位于蓟县、宝坻和宁河的东部、武清西部、静海南部以及滨海新区的中部地区;比热容高值区位于蓟县、宝坻和宁河西部、武清东部、静海北部以及滨海新区大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104.
面向移动端月球形貌展示的快速三维地图平台搭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限于移动设备运算能力和三维地图数据网络传输速度,如何在快速移动端流畅地显示月球三维地图,展示月球形貌细节,还是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首先考察已有的移动端三维地图实现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基于前后台异步渲染策略的三维月球地图实现方案;基于嫦娥月球数据,构建了一个月球三维形貌地图原型系统,并成功应用于移动端的嫦娥月球三维形貌数据发布。  相似文献   
105.
泉州湾北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4年9月和2015年5月,分别在泉州湾北岸布设3条潮间带断面进行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研究.共计采获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样品166种,其中泥沙滩有80种,岩相有96种.其中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有145种,构成该区域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的主要类群,调查的3条断面中,泥沙滩断面的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33 ind./m~2和24.48 g/m~2,岩相断面的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 412 ind./m~2和958.78 g/m~2.数量垂直分布,泥沙滩断面和岩相断面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以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数量季节变化,泥沙滩断面平均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均为春季(170 ind./m~2和32.04 g/m~2)大于秋季(96 ind./m~2和16.92g/m~2),岩相断面平均栖息密度为春季(1 360 ind./m~2)小于秋季(1 464 ind./m~2),而平均生物量为春季(1 122.83 g/m~2)大于秋季(794.75 g/m~2),数量季节变化显著.丰度/生物量曲线显示,泉州湾北岸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受到干扰较小.  相似文献   
106.
龙卷风紧擦气象站而留下器测记录在浙江省尚无先例,"启德"台风登陆前的1小时44分,洪家国家基准气候站即遭遇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风向逆转近360°,气压呈漏斗状陡降.龙卷鼻触地半径15~20m,破坏带呈点状跳跃,全程1200m.计算得瞬时最大垂直破坏力28.66kg/cm2以上,伤2人,吓昏1人,直接经济损失337万元.  相似文献   
107.
牟中海  赵克斌  唐勇  杨军 《新疆地质》2002,20(Z1):83-87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经历了从海相到陆相的发展历程,沉积了多类岩石,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丰富的地震相类型.分析研究古生界地震相划分及其特征,将有助于解决非井及覆盖区古生代沉积相特征及展布,为塔西南地区石油地质条件的评价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8.
109.
110.
公历纪年和干支纪年的余数换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历纪年是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而干支纪年是我国所特有的纪年方法,如公元1979年,是农历已末年,这就是“干支纪年”。干支纪年是用称作“天干”的“甲乙丙丁……”,和称为“地支”的“子丑寅卯……”,通过干支排列的奇、偶数分别组合,形成六十对干支周期用以纪年的。我们在整理古代气候资料时,有时要把公历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有时要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