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30篇
大气科学   28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部分中国近海湖盆和大西洋裂谷盆地发现了腐泥型有机质碳同位素偏重的现象,并伴随异常高总有机碳含量和生烃潜力。本文依据泥岩有机碳测试、孢粉分析、主微量元素、泥岩和原油碳同位素及饱和烃色质色谱资料,并结合现代湖泊盘星藻发育特征,从有机质来源、古环境条件和有机质保存改造三个方面探讨了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古近系文昌组碳同位素正偏移的成因机制。珠三坳陷文昌组碳同位素异常与气候、古生产力、古水深和藻类勃发等古环境因素有关。然而,从三级层序尺度看,古水深可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指示水深的Rb/K比值随深度加深而增加,与碳同位素和TOC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同时现代湖泊研究也证实了盘星藻分布于不同水深范围,因此“深水型盘星藻”的繁盛很可能是珠三坳陷文昌组二段烃源岩碳同位素偏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2.
基于光学遥感图像的内孤立波参数反演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提出一种新方法用于模拟光滑表面情况下内孤立波的光学遥感成像。基于二维内波水槽、LED平板面光源和CCD相机搭建仿真光学遥感系统探测内孤立波。水平表面的光学遥感图像和垂向内孤立波传播图像被同时探测,旨在探讨在光滑表面下,光学遥感与内孤立波的响应。结果表明,内孤立波传播经过时,CCD1相机获得暗纹,暗纹的特性随光源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光学遥感特征参数和垂向波要素相对应。实验还显示光学遥感图像的暗纹宽度与内孤立波的半波宽度在不同内孤立波振幅下呈现正相关关系。该系统有着现象清晰,重复性高的优点,为定量研究光学遥感成像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3.
尕斯库勒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油水关系复杂,剩余油分布不清,而目前储层构型研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之一.以尕斯库勒油田N1? 油藏的ⅠG5小层作为研究目的层段,采用模式拟合、层次分析等方法分别对单一辫流带级次、心滩级次、心滩内部级次进行了构型解剖,并提出了井下四级构型界面侧积泥的识别与表征方法,依据河道成因将辫状河道分为泥质充填河道、半泥质充填河道、单一砂体充填河道和多期砂体叠置河道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完善了砂质辫状河的四级构型界面和构型模式;认为研究区辫状河的五级构型界面为泛滥平原泥岩,四级构型界面为泥质充填河道、半泥质充填河道和侧积泥,三级构型界面为落淤层和辫状河道间夹层;研究区只存在一个辫流带,该辫流带顺物源长度为2326.16 m,切物源长度为2314.26 m;心滩的平均长度为460 m,平均宽度为285 m,辫状河道的平均宽度为142m.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级构型界面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4.
针对在复杂的月表环境下及时高效地选择合适的探测区域这一问题,考察已有的月球探测研究资料,分析了可能影响到科学探测的月球空间环境因子,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个可对环境因子动态建模并应用模型自动选取探测区的GIS系统。基于该系统,构建了一个针对嫦娥三号着陆区附近探测区域选取的评价模型,并将其成功应用于嫦娥三号巡视器科学探测目标的选取工作。  相似文献   
45.
本文整理、考订了南宋时期杭州偏晚终雪记录,诊断了此类资料的气候指示意义,进行了各年代不同数量终雪日期值至对应年代平均终雪日期值的转换,进而分析了重建序列所指示的温度变化特征与其他文献证据、气候变化重建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表明:① 史料记述的杭州偏晚终雪现象系以惊蛰以后为标准,且不包括霰和冰粒类微量降雪类型,其有着明确的气候指示意义(-0.34 oC/10d,R2 = 0.37,P<0.001),可有效用于温度重建。② 基于非线性的波尔兹曼函数,以不同样本量偏晚终雪日期值可有效估算10年平均终雪日期,其外推结果较之线性函数和二项式函数具有更小的不确定性。③ 南宋时期杭州春季的平均温暖程度大致相当于1951-1980年,该时期在百年尺度上可划分为1131-1170年的寒冷期和1171-1270年的温暖期。其中,后一阶段有1181-1200年和1221-1240年两个亚冷期。④ 南宋时期杭州10年平均终雪日期的变化与中国其他地区温度变化的代用证据和重建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与太平洋十年涛动的冷暖位相变化比较吻合,这可能说明了中世纪暖期太平洋十年涛动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气候所具有的共同影响。本文为更深入认识12-13世纪中国东部季风区的气候变化特征提供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46.
47.
针对历元间差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的可行性问题,该文利用IGS跟踪站数据,对此方法的精度进行分析:借助自编程序,对IGS跟踪站不同采样率数据进行动态模拟的数据处理和误差统计,对历元间差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的精度进行比较和初步分析,验证GPS数据采样率对该技术定位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满足地震等地质灾害引起的同震地表形变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8.
This study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CTD data and the turbulent microstructure data collected in 2014, the turbulent mixing environment above the Atlantic Water(AW) around the Chukchi Borderland region is studied.Surface wind becomes more efficient in driving the upper ocean movement along with the rapid decline of sea ice,thus results in a more restless interior of the Arctic Ocean. The turbulent dissipation rate is in the range of4.60×10~(–10)~(–3.31×10~(–9) W/kg with a mean value of 1.33×10~(–9) W/kg, while the diapycnal diffusivity is in the range of1.45×10~(–6)–1.46×10~(–5)m~2/s with a mean value of 4.84×10~(–6) m~2/s in 200–300 m(above the AW). After investigating on the traditional factors(i.e., wind, topography and tide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turbulent dissipation rat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idal kinetic energy plays a dominating role in the vertical mixing above the AW. Besides, the swing of the Beaufort Gyre(BG) has an impact on the vertical shear of the geostrophic current and may contribute to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of turbulent mixing. The parameterized method for the double-diffusive convection flux above the AW is validated by the direct turbulent microstructure results.  相似文献   
49.
海草床是海岸带最富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之一,支撑着各种各样的伴生生物。热带的印度和太平洋地区被认为拥有海草植物种类多样性最高,且分布面积最广,然而,这个区域的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我们知之甚少。为了填补认知的空白,我们在该区域开展了一项生态调查,旨在描述该区热带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以及确定大型底栖生物丰度、物种丰富度和群落结构是否明显存在断面内的站间变化和样地间变化。2014年5月和2015年10月我们分别在北苏拉威西省东海岸和西海岸开展野外工作,使用柱状取样器采集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样品。所得样品共计鉴定14大类149种底栖生物,种类最为丰富的类别为多毛类(56种,占26%的总个体数),十足类(20种,占9%的总个体数)和端足类(18种,占35%的总个体数)。东、西海岸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模式。在东海岸,同一断面的大型底栖生物和端足类的丰度存在显著的站间差异;而在西海岸,大型底栖生物和多毛类的种类丰富度和丰度都表现出明显的站间变化,这可能归结于同一断面底质不均所造成。单因素ANOSIM以及MDS排序表明了北苏拉威西省东海岸和西海岸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不同,正好对应于将海草床分成两大类型的栖息地,即西海岸的红树林-海草床-珊瑚连续体和东海岸的海草床-珊瑚连续体。与在热带海区开展的其他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大型底栖生物丰度和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东、西海岸海草床大型底栖生物群落存在显著区别,其原因可能源于多方面,包括了沉积物模式,海草床结构和时间变化。  相似文献   
50.
To explor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macrobenthic communities and their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Prydz Bay,samples were collected using a 0.25-m2 box corer at 10 stations from November 2012 to April 2013.A total of 50 species of macrobenthos belonging to 8 phyla and 33 families were identified,of which polychaetes(e.g.,Maldane sarsi)and sponges(e.g.,Halichondria sp.and Leucosolenia sp.)were the most prominent groups.The macrobenthos in study area were categorized into five functional groups based on the feeding type,and the detritivorous group represented by polychaetes showed the highest average abundance,while the planktophagous group represented by sponges showed the highest average biomass.Macrobenthos abundance(0–592 ind./m2)and biomass(0–1155.5 g/m2)in the Prydz Bay were relatively lower than those of other Antarctic shelf soft-bottom waters,although the compositions of the dominant species and functional feeding groups were similar.The results of the Spearman rank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average biomass of the macrobenthos and the biomass of the planktophagous group in the study area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water depth,sediment grain size and silt percentage.However,these variables were clearly not strong determinants of macrobenthos assemblage structure.Many factors not measured in the study,e.g.,sediment organic matter and iceberg interference,have probably influenc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crobenthic community structure in the Prydz B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