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20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张乾  王大鹏  李开文  蔡伊 《矿物学报》2011,(Z1):132-133
在南岭西段的桂西北地区及西延至滇东南地区,产出有广西大厂、云南个旧、都龙和白牛厂4个超大型-巨型规模的锡多金属矿床,其突出的特点是规模巨大,多元素共生。大厂矿田与锡紧密相伴的主金属元素有铅、锌、铜、锑,同时还有具一定规模的银,个旧矿田除锡外,以铅、锌为主,都龙矿床主要有用元素为锡、锌和铜,白牛厂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一种适合实时或快速拟动力试验的数值积分方法--动量方程方法,阐述了动量方程方法的原理,结合显式γ函数法求解隐式方程,得到了拟动力试验实用的显式位移表达式.选用合适的参数,对一根悬臂钢柱进行了拟动力试验.试验结果与中心差分法得到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积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作为速度相关型结构或构件拟动力试验的数值积分方法.  相似文献   
43.
滇东南白牛厂多金属矿床铅同位素组成及铅来源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牛厂矿床位于滇东南锡多金属成矿带中部,是一个Ag、Pb、Zn、Sn等共生的多金属矿床,但成因争议较大.前人引用早期矿床矿石矿物铅同位素数据得出矿石铅主要来源于基底岩石淋滤,矿床经历了热水沉积+岩浆热液叠加两个成矿阶段的结论.本文采用最新铅同位素数据系统研究了白牛厂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其中,白牛厂矿床矿石矿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7.264~18.537、14.843~15.862和38.481~39.424;薄竹山花岗岩长石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01~18.387、15.611~15.670和38.677~38.904;薄竹山岩体接触带型矿床(点)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02~18.417、15.603~15.692和38.596~38.868;区域地层及矿区地层钻孔样品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分别为18.307~19.206、15.622~15.809和38.436~39.932.对比四者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白牛厂矿床矿石矿物、薄竹山花岗岩长石、薄竹山岩体接触带型矿床(点)矿石矿物具有一致的铅同位素组成,与地层铅同位素组成相差甚远,表明白牛厂矿床铅主要来自岩浆作用,在侵入的过程中可能受到了地层的轻度混染.矿床地质特征及近期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成果表明,白牛厂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岩浆作用影响,沉积成矿作用在白牛厂矿床很可能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44.
扎格罗斯盆地是全球常规油气资源最富集的前陆盆地。基于最新的数据资料,应用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和含油气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扎格罗斯盆地的油气分布和主控因素,以成藏组合为评价单元,评估了油气待发现可采资源量,并探讨了盆地的油气资源潜力和未来的勘探领域。研究表明,盆地发育6套含油气系统,白垩系/古近系复合含油气系统、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和志留系Gakhum含气系统是最重要的含油气系统。区域上,盆地的油气主要分布于迪兹富勒坳陷、基尔库克坳陷和胡齐斯坦隆起;层系上,油气主要储集于古近系、新近系和白垩系。油气分布整体表现为“坳陷富油、隆起富气”的特征,其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是优质区域盖层、有效烃源岩的展布和新近纪的构造运动。资源评价结果表明,扎格罗斯盆地待发现可采石油、天然气和凝析油的资源量分别为44.6×108t、9.3×1012 m3和10.4×108t,合计129.8×108t油当量,最有勘探潜力的成藏组合是二叠/三叠系Deh Ram群、Asmari组和西北侏罗系成藏组合。  相似文献   
45.
明矾石矿床是典型的浅成硫酸盐矿床,对矿床的分类也早有研究。本文以明矾石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为主要依据,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和稳定同位素特征,在参考了前人的分类方案后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案。在总结了前人研究的近50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硫、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后,将明矾石矿床分为3大类:表生型、火山-岩浆气热交代充填型和沉积型,其中又将火山-岩浆气热交代充填型分为气热型、岩浆热液型和脉(充填)型。  相似文献   
46.
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岩石学及其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薄竹山花岗岩体分两期侵入,第一期岩石类型主要为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介于64.82%~72.01%,平均68.72%,总碱度K_2O+Na_2O=5.51%~8.2%,平均6.92%,A/CNK平均1.14,富集Rb、U、Th等微量元素和轻稀土元素,中等的Eu负异常,δEu=0.37~0.55,属过铝质花岗岩,主要形成于同碰撞阶段;第二期主要为细粒二长花岗岩,SiO_2含量变化范围75.94%~76.89%,平均76.33%,总碱度K_2O+Na_2O=7.58%~8.82%,平均8.22%,A/CNK.A/NK图上主要落在准铝质范围,微量元素Nb、Ta、Y富集,显著亏损Sr、Ba,强烈的Eu负异常,δEu=0.06~0.11,形成于板内的伸展环境.第二期花岗岩Ba、Sr亏损明显,这与强烈的Eu负异常相对应,说明第二期花岗岩经历了高度演化.  相似文献   
47.
白牛厂矿床是滇东南地区三大锡多金属矿床之一,银、铅、锌、锡都达到大型或超大型规模,同时还伴生丰富的分散元素(h、Cd、Ge、Ga等).关于矿床成因,江鑫培(1990)认为是岩浆热液成因,白金刚等(1995)认为属喷流沉积成因,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属喷流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成因(华仁民等,1997;周建平等,1887、1998;陈学明等,1998,2000;祝朝辉等,2008);同样,对于成矿物质来源也存在不同的认识,高子英(1996)认为成矿流体以古大气降水为主的混合流体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震旦系、寒武系和下泥盆统;邓军等(2000)及陈学明等(1998,2000)认为成矿流体以深部建造水为主,成矿物质由燕山期花岗岩浆及下寒武统黑色页岩提供.  相似文献   
48.
花岗岩中铟与锡铜铅锌的关系及其富集成矿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大鹏  张乾  武丽艳  叶霖  刘玉平  蓝江波 《岩石学报》2019,35(11):3317-3332
全球已知的富铟矿床多与锡石硫化物矿床或富含锡的硫化物矿床有关,这些矿床的形成均与酸性岩浆作用有关。尽管铟的富集参考机理已经积累了较多研究成果,但关于锡在铟的富集成矿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花岗岩浆演化过程中铟与锡等成矿元素的关系如何?等等,这些科学问题依然有待深入的研究。本文对滇东南薄竹山花岗岩和其中的"包体"、都龙矿区南温河花岗岩及矽卡岩矿物、广西昆仑关花岗岩、湖南柿竹园和骑田岭花岗岩中In与Sn、Cu、Pb、Zn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花岗岩浆从结晶成岩→分异出成矿流体→遭受变质与蚀变→与围岩发生接触交代的全过程,In与Sn始终保持同步变化的正相关关系,而In与Cu、Pb、Zn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此外,花岗岩中云母类矿物是In和Sn的主要载体矿物,且其中In与Sn也同样具有很好的正相关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从岩浆结晶成岩到富集成矿过程中,铟与锡是共同迁移的。本文认为在锡存在的情况下,铟更容易超常富集,这可能就是富铟矿化多与锡矿化伴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9.
云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白牛厂超大型银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床形成的长期性及多阶段性的研究认为: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床是热水沉积—叠生成因矿床,早期呈现寒武纪的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作用,晚期为燕山期花岗岩浆热液成矿作用。该矿床是热水沉积成矿作用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叠加成矿的产物。  相似文献   
50.
贵州威宁一带产于峨眉山玄武岩中的自然铜.辉铜矿矿床(点)经过几十年研究,但在找矿勘探方面一直难以突破。本文从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出发,讨论了与成矿规律和成矿远景,认为矿化受夹层和断裂双重控制,成矿以后期热液改造作用为主。与基伟诺型矿床相比,玄武岩厚度不大及不连续分布、陆相地表喷发、埋藏深度不大、缺少成矿流体汇聚的构造条件是形成大矿的不利因素。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内,玄武岩厚度巨大、构造应力集中的地区有可能找到中型规模以上的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