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26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孙强  王媛媛  胡秀宏 《岩土力学》2008,29(Z1):357-362
考虑滑面介质和上部岩体由不同力学性质的材料组成,上部岩体为弹性介质,滑带介质为应变软化介质。对应变软化介质,存在损伤软化与水致软化两种软化方式。用Weibull分布描述滑带介质的剪应力与应变关系,建立了斜坡系统的燕尾突变模型。通过分析,发现斜坡失稳与刚度比和滑带介质的含水率具有极大关联性。随着含水率的增加,斜坡开始滑动时的ξ0值不断降低,突跳时ξ*值也随着降低。此时的临界值x*增大,突跳量△x变小。同时含水率的不断增加,上部岩体和滑带介质的刚度比不断增大。刚度比的增大和含水率的增加引起的斜坡变形具有相似的规律。因此,正是由于含水率的增加和刚度比的增大,导致斜坡失稳的危险性增大,这也是降雨情况下斜坡容易失稳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32.
土钉与复合土钉支护结构数值模拟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近几年来,复合土钉支护结构广泛应用于深基坑支护中。本文对一工程实例用SnEpFem土钉墙有限元数值分析软件,对土钉和预应力锚杆+土钉、微型桩+土钉、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土钉3种复合土钉支护结构的工作机制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4种支护结构的坡面水平位移、坡顶沉降和沉降范围、坑底隆起、张拉区和塑性区范围等特点,发现:(1)与单纯土钉支护相比,复合土钉支护可以有效控制边坡变形,缩小边坡张拉区和塑性区范围,对提高边坡的稳定有利。(2)设置微型桩对坡面水平位移的控制比施加预应力的效果更好。(3)设置微型桩可以有效控制坡顶沉降,而施加预应力对坡顶沉降的影响很小。(4)4种支护结构对坑底隆起的影响趋势是一致的,量值变化很小。经过对比分析,在这一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下,最可靠的复合土钉支护结构是微型桩+预应力锚杆+土钉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的变形、沉降以及张拉区和塑性区范围都是最小的,是最优的设计结构。  相似文献   
33.
水力再分配是指在根系-土壤界面水势梯度驱动下,水分经由根系在土壤不同部位之间的被动运输过程,是陆地表层系统地下生态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影响植被根系与土壤水分相互作用并在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调节作用.利用模式探讨水力再分配对陆地碳水循环的影响,对定量评估水力再分配的作用及促进陆面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水力再分配方案应用于通用陆面过程模式CLM4.5,并以亚马孙流域为例进行数值模拟试验,探讨水力再分配对陆地碳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亚马孙塔帕若斯河国家森林(BRSa3)站点,由于湿润季的根区水分充足,根系水力再分配作用较小(小于0.1mm day~(–1));在干旱季水力再分配作用明显,土壤水由下层向上层传输的最大值可达0.3mm day~(–1),使得更多深层土壤水被根系吸收,从而减小干旱季土壤水分对植被的胁迫,改善模式对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和蒸散发的低估,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小了14.9g C m~(–2)month~(–1)和7.5mm month~(–1).文章表明,考虑水力再分配作用的陆面过程模式能够更好的再现植被对季节性干旱及严重干旱的响应.  相似文献   
34.
沂河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沂河纵贯临沂全境,湿地资源丰富,总面积达1.33万hm2。以建设大沂河湿地保护区为总体目标,沿河梯次设立湿地公园,全面加强沂河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保持和最大限度地发挥沂河湿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和效益,力争使大沂河湿地最终以生态沂河湿地、人文沂河湿地、科普沂河湿地的面貌成为临沂大地又一靓丽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35.
青海、甘肃与宁夏地区未来大地震预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根据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与孕震时空区域划分四项基本原则,确定了青海、甘肃与宁夏地区地震区划分的合理方案,给出了各地震区未来强震的四要素预测结果.结果表明,除海原、共和、昆仑山口西地震区近期无破坏性地震发生,玉树地震区未来地震趋势目前还难以判定外,古浪、乌兰-大柴旦、玛多-阿坝地震区都将有破坏性地震发生,且都距临界点较近.  相似文献   
36.
西藏地区未来强震预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运用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与有关预测方法,确定了西藏地区各地震区分区的合理方案,对各地震区未来的地震趋势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未来有大地震发生的地震区地震震级、地点、临界应变(对应发震时间)、震源深度四要素在内的预测结果.结果表明,日土以北、聂荣以北、昌都与当雄地震区都将有破坏性地震发生.建议有关部门加强这些地区的地震活动性检测与震情跟踪,并制定相应的防震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37.
GNSS卫星导航系统频率资源异常紧张,频点个数、频点位置的选择都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折衷考虑。主要从电离层延迟改正、模糊度解算两个不同应用角度分析对频率配置的不同要求,并提出频率配置的建议原则和方法,对我国卫星导航系统频率设计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8.
处理钻具粘卡事故专用工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媛 《地下水》2009,31(5):138-138,156
对于供水井钻孔内钻具粘卡事故,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已远不能适应客观情况,在此前提下通过与钻井队合作,完成了新型专用工具套筒斧的设计、试制、试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专用工具具有造价低、安全易操作、可多次使用,可连续处理多卡点粘卡事故的特性,为大量的减少处理此类事故的费用、提高生产时效、安全生产创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9.
王媛媛  王学芹  胡斌 《沉积学报》2019,37(6):1244-1257
沉积物中的生物遗迹记录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沉积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良好指示标志。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研究方法(取样,粒度分析,CT扫描及三维重构等技术),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潮坪环境现代生物遗迹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1)潮坪各个微环境中现代生物遗迹的分布有很大的差异性。现代生物遗迹主要分布在潮间带中,并且,从泥坪到混合坪到砂坪依次减少。潮上带主要有日本大眼蟹的层面进食迹和层内U形、Y形、多分叉形的居住潜穴。潮间带的泥坪中有大量日本大眼蟹的层面进食迹和层内U形、Y形、多分叉的居住潜穴,少量双齿围沙蚕的层面爬行迹,觅食迹,和层内的垂直、Y形居住潜穴,跳跳鱼的层面爬行迹,泥螺的层面拖迹,红带织纹螺的层面觅食迹;混合坪中有大量双齿围沙蚕的层面爬行迹,觅食迹和层内的垂直、Y形居住潜穴,少量日本大眼蟹的层面进食迹和层内U形、Y形、多分叉的居住潜穴,托氏昌螺的层面觅食迹,四角蛤的垂直潜穴,少量豆形拳蟹的层面爬行迹和层内Y形居住潜穴,泥螺的层面拖迹;砂坪中有竹蛏的垂直进食和居住潜穴,棒锥螺的觅食迹,以及秀丽织纹螺的觅食迹。2)对日本大眼蟹、双齿围沙蚕和四角蛤所造的层内潜穴,进行了三维重构,为精细研究这些潜穴的建构特征提供了图像基础。  相似文献   
40.
本文通过对8个澳大利亚TEM标准锆石和近百枚云南梅树村剖面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M5层斑脱岩火山成因锆石进行了不同入射方位的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和对比研究。证实正常锆石拉曼光谱各峰的出现、强度与拉曼光束的入射方位有关,同时也发现晶化度差的异常锆石其拉曼光谱各峰的出现、强度与拉曼光束的入射方位无关或有很小的关系。这类异常锆石在四个不同方位上并不产生特征拉曼谱峰,就是有其强度也非常小。可以认为这些异常锆石的激光拉曼光谱特征与其晶体结构及蜕晶化的程度是有密切关系的。笔者等发现:①产在新鲜的火山灰M5层中约有80%的锆石因为高铀钍含量已发生不同程度蜕晶化,5%的锆石为滚圆状的继承老锆石,均为不适合铀-铅离子探针质谱(SHRIMP)和热电离同位素质谱(ID-TIMS)定年的异常锆石;②因为低铀钍含量该M5层中仅有15%的锆石没有发生蜕晶化,为适合SHRIMP和ID-TIMS同位素定年的正常锆石,只有这类锆石的年龄才能代表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的年龄。首次提出火山成因锆石晶化度与锆石拉曼光谱的定量关系。使用这项显微拉曼光谱新技术方法可以对寒武系底界M5层火山灰或其它火成岩和变质岩锆石晶体的晶化状况作出了快速判断。对U-Pb定年来讲是一种简单易行并且十分有效的重要制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