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测绘学   90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91篇
海洋学   76篇
综合类   37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全新世以来山东半岛东北部海面变化的河流地貌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庆 《地理科学》1999,19(3):225-236
对全新世以来山东半岛东北部沿岸的相对海面(基准面)变化,不同河流有截然不同的地貌响应方式。大沽夹河型河流的下游河谷中有分别与相对海面升降对应的溯源堆积期和溯源侵蚀期,但不同规模的河流仍有差异。黄水河型河流河谷未因基准面升降而发生侵蚀或堆积,河谷仅起了输沙通道的作用。此外,大沽夹河型河流的中下游河型在相对海面上升或下降时,还可能发生相应地网状化或曲流化。  相似文献   
352.
以洞庭湖流域的典型城市湖泊常德柳叶湖表层沉积物中浮游动物休眠卵为研究对象,采用DNA条形码技术进行种类鉴定,从191个休眠卵中成功获得101条有效序列,鉴定成功率约为53%.根据NCBI数据库比对成功鉴定休眠卵9科12属11种,另有6个样品鉴定到属或科;3个类群的种间遗传距离平均为种内遗传距离的68倍,表明可以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一亚基编码基因(COⅠ)对休眠卵进行有效物种鉴定.通过Neighbor-Joining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所鉴定的物种与其参比序列聚类为一支,所有物种分别聚为独立的一个支系,不同物种可有效区分.研究结果均表明,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实现沉积物中浮游动物休眠卵的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353.
聊城市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聊城市为例,分析了当地土地利用现状及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情况,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破解各种矛盾和难题的对策及建议,为各地开发利用好耕地后备资源,促进土地的科学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54.
黄河夺淮期间淮河入海河口动力、地貌与演变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历史文献资料,对黄河夺淮期间淮河入海河口的动力条件,地貌特征及其演变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历史埋藏因大量多泥潲黄河径流汇入,淮河河口径流量,输沙星增大量多泥潲但不同时期输泛滥生又受黄河下游反复进行的淌程淤积的影响的有变化,淮河品是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其往复潮流和沿岸流系统家利于入海泥沙扩散,淮河口呈上窄下宽的喇叭口形,口门内、外侧分别发育有大规模拦门潲及水下三角洲,河口估中道具有典型的弯曲  相似文献   
355.
对2种东亚夏季风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选择1种能较好地表征山东夏季降水的夏季风指数。研究了山东旱涝年以及强弱季风年500hPa高度场、850hPa风场、热带洋区OLR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异常分布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影响山东夏季降水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海陆热力差指数是1种较适合研究山东夏季降水的东亚夏季风指标。强(弱)指数年,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较常年偏强(弱),热带东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偏弱(强),walker环流偏强(弱),北半球500hPa环流形势呈EAP(负EAP)遥相关型,副热带高压偏北偏强(偏南偏弱),山东夏季以多雨(少雨)年份居多;春夏季南海.热带西太平洋地区对流活动与山东夏季降水之间存在着遥相关关系,两者遥相关的可能机制是热带强迫所激发的大尺度准定常Rossby波的传播。  相似文献   
356.
以1979年以来4个时相的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在野外地貌调查和验证的基础上,采用RS、GIS技术并引入景观空间分析方法,通过目视解译提取莱州湾南岸不同时期的地貌信息,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海岸带地貌过程及海水入侵的影响.结果表明,最近30年来海岸带地貌整体表现为景观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表明海岸带地貌的...  相似文献   
357.
烟台芝罘岛连岛沙坝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地貌与环境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前人研究成果和已有钻孔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观测、地貌制图、钻探、取样、年代测定和孢粉分析,对芝罘岛连岛沙坝地区全新世以来的地貌和环境演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芝罘岛沙坝地区可划分为北部芝罘岛、南部基岩岬角和中部海积—冲积—风积平原3个地貌单元,其中中部堆积平原又包括西部的河口沙坝—泻湖平原和东部的连岛沙坝平原,其界线为大沽夹河河口。芝罘岛沙坝地区全新统包括5种沉积相、11种沉积亚相,它们构成海侵体系(TST)和高海面体系(HST)两种基本层序,前者形成于6000aBP前的全新世最大海侵时期,后者形成于6000aBP以来的相对海面波动时期。芝罘岛连岛沙坝北部形成于6000~5000aBP的相对海面稳定期及4000aBP以来的波动期,其下伏平台6000aBP前即己形成;沙坝南部开始形成于2300aBP前,最后成陆于300a以来,但其下伏平台在7700aBP前已形成。4000aBP以来相对海面的波动式升降及其河流、海岸地貌响应,在连岛沙坝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58.
徐建龙  王庆  张昊 《测绘工程》2022,31(5):24-32
针对突发事件场地不便快速展开测绘实施应急定位的问题,文中设计一种用单标签基于合作环境下的已有位置服务对非合作区域进行快速延拓建站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合作环境下的移动站轨迹坐标、移动站与非合作环境下固定基站的测距信息,通过Caffery-LS算法解算出基站初始坐标,再以多个基站间距离作为约束条件,采用梯度下降法对初始坐标进行优化估计,进而快速精确地解算出搭建基站坐标值。通过仿真与实测验证,文中所设计的方法较传统LS-Taylor方法定位精度更高、鲁棒性更好,仿真实验定位误差结果为传统LS-Taylor方法的50%~60%,真实环境实验中优化效果也明显优于LS-Taylor方法。  相似文献   
359.
本文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资料经过“剥皮”、“上延”反演计算,得出了宁夏地区十六条剖面的莫霍面及康拉界面的埋藏深度,並绘制出宁夏及其邻近地区的深部重力异常图、莫霍面等深度平面图。此结果与地质构造、测深资料基本相近。由此得出如下认识:宁夏地区的地壳厚度比东部的陕西地区增厚1—5公里,比西部的甘肃地区薄6公里左右。全区有几个莫霍面凹陷区和隆起区,即银川—平罗莫霍面凹陷区、中卫—中宁莫霍面隆起区、吴忠—马家滩莫霍面凹陷区、海原—李俊堡莫霍面凹陷区。另外还清楚地看到,在宁夏南部地区,大致以大、小罗山、预旺、泾原一线为界,往东地壳厚度逐渐变薄,往西地壳厚度逐渐变厚。历史上宁夏地区的强震位置恰巧与上述凹陷区和隆起区之间的变化梯度带相吻合。  相似文献   
360.
中国高煤级煤EPR阶跃式演化及地球化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煤-石墨系列样品的研究,发现了高煤级煤EPR演化的阶跃式特征,进而对其化学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拼叠作用是高煤级煤中-后期阶段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发展的主要机理,其显著进展的起点位于镜质组最大反射率6.0%附近,大分子化学键的均裂则创造了拼叠作用得以实现的微地球化学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