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4篇
测绘学   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社区化新零售是新兴的商业模式,也是商业与社区互动的重要场域,值得从城市空间视角深入探究。基于南京市盒马鲜生及相关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与兴趣面(area of interest,AOI)数据,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定量统计、实地调研等方法,解析盒马鲜生的服务类型及对象、空间布局特征、区位选址因素,并提出优化发展建议。研究发现:① 南京市盒马鲜生服务对象以社区为主,酒店、写字楼为辅;服务客户以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消费能力的中青年人群为主。② 空间布局总体呈现南—北走向的主城区+近郊区的“5+7三组团”格局,均为“点”状门店+不规则“面”状服务区相结合的“中心—外围”结构,实际配送范围与3 km缓冲区存在差异。③ 区位选址主要受社区密度和交通环境的影响,对商圈、地价具有依赖性,竞争对手对门店选址影响较小;主要位于社区与道路密度中高值区、商圈边缘地带、主干道两侧及地价中等区域,并利用面状服务区延伸服务范围,获取更多潜在目标客户群。最后从消费群体、运营成本、品牌竞争3个方面探索其区位选址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区位选址特征提出优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新型浮针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为新型浮针针刺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局部痛点曲安奈德注射液封闭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差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浮针配合点穴治疗肩周炎在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部活动度等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贵州贞丰挽澜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中产出一个以棘皮动物为主的化石库,其埋藏模式与典型的兴义动物群不同。为了研究该化石库形成的环境背景,分析了沉积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竹杆坡组纹层状灰岩段—瘤状灰岩段下部主要为缺氧环境,瘤状灰岩段中上部以贫氧—氧化环境为主。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主要受控于海水循环的受限程度。受风暴潮的影响,海水氧气含量出现短暂的增高,这是棘皮动物繁盛的关键因素;而随后的缺氧环境则有利于生物保存形成化石库。  相似文献   
14.
三峡东部地区泥盆系写经寺组中普遍发育一套或数套薄-中层状砾屑灰岩。通过对建始县长梁子、长阳县渔峡口、宜昌市官庄3个剖面的详细研究,发现上部砾屑发育菊花状或倒小字形构造,无疑属风暴沉积;而下部砾屑发育反向叠瓦构造,结合侧向相变关系和空间分布,认为其可能代表了F-F之交小行星坠入海洋引起的全球性海啸在古陆边缘的沉积。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介绍地图可视化技术相关理论和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对地图自适应可视化表达策略进行探索研究,并基于Mapnik技术建立多源地理空间数据的自适应可视化策略库,最终在在线地图系统上进行了实现,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王建坡  李炎桂 《地球》2023,(2):50-55
<正>秋日晨光如丝绸般倾泻而下,草地上牦牛悠闲地晒着太阳。藏东昌都地区的丹霞地貌与澜沧江交相辉映,景色美不胜收。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青藏高原野外地质考察队经历了100多天艰苦的高原工作后,终于完成了藏东构造演变对生物响应机制研究的阶段性调查。疲惫不堪的科考队员,要赶在下雪前收队。  相似文献   
17.
王建坡  李钢  杜梦佳  王莺莺  胡敏  于悦 《热带地理》2022,42(9):1547-1558
文章聚焦于中国拐卖妇女儿童犯罪高发省份广西,整合公益平台“宝贝回家”数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拐卖犯罪案例,以及基于搜索引擎获取的历年新闻报道的重特大拐卖案件等多源数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案例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多维度探究广西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时空格局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犯罪人以男性为主,集中于20~55岁年龄段,受教育程度较低,团伙特征明显;被害人以男性婴幼儿为主,在年龄上表现出低龄高峰(婴幼儿)和大龄次峰(妇女)的“双峰”特征;收买人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职业以农民或无业居多。2)犯罪的年际变化整体呈现“沙丘”型变化趋势,分为低发期、高发期、中高位波动期和持续下降期4个阶段。3)市域尺度下,被拐未成年人数量与该市人口数量普遍呈正相关;拐卖路径上,拐出路径整体呈现“以桂为源,粤闽及华北为汇”的格局,拐入广西的路径以“周边邻近拐入和跨境中转拐入”为主,性别对拐卖路径分异影响较大,男童主要被拐入闽粤,区域相对集中,女童主要被拐入粤闽桂冀鲁,分散度较高。4)特殊的地理区位造就独特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在各种推拉力的综合作用下,造成广西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发生与扩张,最终形成独特的广...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发展为电子地图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电子地图自适应作为个性化移动位置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对自适应地图的特征进行了总结,讨论了地图自适应的相关技术和系统框架构建的技术实现。  相似文献   
19.
塔西南地区南天山山前和昆仑山山前广泛出露的古近系卡拉塔尔组为新一轮海进的标志.较干早炎热气候背景下的碳酸盐岩沉积与古河流携带陆源碎屑的注入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包括介壳灰岩、生屑灰岩、鲕粒灰岩等碳酸盐岩,钙质-粉砂质泥岩、钙质砂岩和石膏岩在内各种岩石类型,并在不同沉积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岩石组合,构建了从陆相冲积扇到海相浅海...  相似文献   
20.
陕西省COVID-19疫情时空演化与风险画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暴发与蔓延,给中国乃至全球带来了极大挑战,已成为社会与学界关注的痛点问题。大流行病在人群与地域的传播扩散是人类与疫情抗争的时空动态过程,值得从地理学视角展开讨论。文章以毗邻中国疫情始发省域湖北的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官方通报的病例数据与人工判读采集的病例详细信息及相关POI数据,综合运用数理统计、空间分析、文本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重点探究确诊病例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疫情的时空演化格局,评估重点市域的疫情风险等级。结果表明:1)陕西省确诊病例以男性居多,年龄上整体趋向中高龄化,以40~49岁人群为最;外地感染与本地感染均以由“城”作起点的迁移主导;多呈由武汉输入型病例所致的小型核心家庭群聚感染模式,而大型复合感染及特殊场所感染影响深远。2)疫情时间变化差异性显著,整体呈现波动发展、低速衰退、平稳清存3个阶段,确诊时间相对发病时间及初诊时间存在滞后性,且输入型病例多在返陕后0~3 d出现症状。3)疫情在陕西省的空间扩散呈现“远鄂单核”的结构模式,这显著区别于其他环鄂省域。陕西省COVID-19发病率空间分异显著,表现为集中于中南部的倒“T”型分布模式;市域演变呈“三足鼎立”模态;流动路径以“武汉—西安”为主,呈“一源多汇、汉入中南”的流动格局。4)重点市域西安疫情风险等级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一组团三小片”格局,主城区风险等级高于周边区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