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15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1、程序概况本预报方法程序,主要根据《“雅安天漏”研究》和《“雅安天漏”预报》的结果编制而成。编制中也注意继承和吸收了过去雅安暴雨预报方法研究方面的一些富有实效的成果,如《雅安地区暴雨物理综合预报方法》、《雅安地区的暴雨预报》等,同时也有机地纳入一些有很大实用价值的老预报员的预报经验规则。  相似文献   
82.
ElNino事件对不同区域风场异常影响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MC850hPa月平均风场资料,对赤道太平洋-印度洋区域、热带两大洋过渡区域、东亚-西太平洋区域环流异常受ElNino事件影响程度作了估计。结果显示,3个区域环流异常受ElNino事件影响差异明显,从而揭示出某些区域环流异常成因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83.
长江中上游地区汛期降水的准两年振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1951 ̄1987年5 ̄8月长江中上游地区34站的降水量资料,采用移动样本序列的极大熵谱法对长江中上游汛期降水的周期特征进行了客观、细致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上游地区存在显著的准两年周期振荡,并给出了其地理分布特征,其他周期振荡则不十分明显,且不稳定。  相似文献   
84.
本文介绍了累旋板载荷试验仪器设备及试验要求。通过实例简述了螺旋板载荷试验应变法确定地基土承载力及不排水抗剪强度等力学指标的具体方法。并与土工试验、静力、触探、圆锥动探、标准贯入试验等结果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相似文献   
85.
文章以黑山金铜矿区zK001钻孔资料为基础,对该区矿化进行了矿物学、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研究.矿物学研究表明矿区由地表向深部,夕卡岩蚀变带由外带逐渐过渡为内夕卡岩带,再过渡为正常的闪长岩.以改良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为主,辅以重心法,确定此矿床元素综合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为①Cu Sb Zn Ag;②Au Ni As Co Zn Hg Bi.与矿床浅部以铜矿体为主,深部以铜金矿体为主的地质事实相符合,并与矿物学分带相一致.  相似文献   
86.
二连盆地是中国东北部中生代含油气盆地,与中国东部中生代裂陷盆地之间存在显著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相似性,根据盆内构造线走向和典型地震剖面构造样式可划分为中央正向裂陷带和周缘斜向裂陷带。尽管前人对盆地中生代构造变形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有关同期构造控制因素的认识尚不清晰。为此,研究以二连盆地为原型,设计了3组分别改变伸展速率、伸展方向及同沉积作用的平面沙箱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伸展方向控制裂陷内部断层特征;南东向的伸展速率改变深层构造薄弱带的扩展和断裂发育规模;同沉积作用促进基底滑脱层的活动强度,且进一步抑制边界断裂的生长。模拟结果还揭示了伸展方向是该盆地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沉积作用和伸展速率为次要控制因素。同时根据中国东部及邻区典型中生代裂陷盆地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相似性,认为"南东向伸展"可以提供较好的运动学解释。  相似文献   
87.
交河故城土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周边直立土质崖体的安全稳定性对整个土遗址的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崖体的安全隐患主要在于其顶部存在众多的宽深裂缝,局部崖体顶部甚至出现了较大的临空块体。根据降雨非饱和入渗理论,建立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模型,并发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技术,详细分析了在一个较为完整降雨入渗过程中土质崖体内部渗流场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非饱和土强度理论,考虑了降雨过程中土质崖体非饱和区的强度变化及饱和区渗透体积力的影响,选取了一典型剖面,应用强度折减法计算了崖体支护前后的稳定性,并对现有的加固支护措施作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模型较好地描述了降雨过程中崖体内部的渗流场分布;降雨过程中崖体的安全系数逐渐减小;在现有加固支护条件下,崖体的整体稳定性较好,但安全裕度略低,建议对崖体局部临空块体采取进一步的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88.
山东蓬莱近海岸的地应力状态及断层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查明蓬莱近海岸的地应力状态,开展了2个钻孔(深度小于200m)的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工作,并与长岛附近海域3个钻孔的地应力状态进行了对比,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地区地应力随深度变化的特征,结合最大剪应力与平均主应力之比(μm)和侧压力系数(K')探讨了研究区的断层稳定性。结果表明:蓬莱近海岸和长岛海域的地应力状态基本一致,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主要表现为北东东至东西向,这与华北的区域应力场相一致;水平应力的梯度大于环渤海圈的平均地应力梯度;研究区浅部三向主应力相对大小以SH > Sh > Sv为主,这有利于逆断层的活动;研究区K'值和μm值均较高,分布区间分别为:2.76~3.98和0.47~0.59;陆区断层与区域应力方向均以较大角度相交,处于稳定的状态;海域的北西西向和北东向断层与区域应力场的方向夹角较小,如果区域应力持续增强,将有利于走滑断层的活动,这与震源机制以走滑型地震为主相符。研究结果对研究区内断层稳定性的评价和重大工程的设计及施工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9.
应用钻井、测井、地震等资料及盆地数值模拟技术,以加蓬盆地X区块为例,探讨了盐岩对地层温度及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盐岩体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厚度介于0~3 723m之间,均值808.5m。盐岩的热导率是其他沉积岩的2~4倍,因此受高热导率的影响,使得盐上地层温度及烃源岩成熟度升高,盐下地层温度及烃源岩成熟度降低;且盐岩层越厚,这一影响越大,对于盐下地层,盐厚2 000m时温度差为25.1℃,Ro差值为0.6%。离盐岩层越近,烃源岩成熟度受盐岩的影响越大,对于盐下地层,离盐岩层近的Vembo组Ro差值最大可达1.2%以上。因此,受制于盐岩体的厚度、形态等变化,不能利用钻井揭示的烃源岩成熟度及其演化过程来预测盐岩发育区周围烃源岩的成熟度及演化。  相似文献   
90.
1存在问题 河北沧州大化TDI有限责任公司现有3台L83WD型罗茨鼓风机,用于将水煤气送至脱硫系统。罗茨鼓风机轴承润滑采用飞溅润滑,两侧设有油箱,油箱上部装有2只呼吸器(结构见图1),通过呼吸器上的小孔使油箱内部与外界连通,用来平衡油箱内外压力,防止油箱内润滑油从轴封处泄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