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3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一、海洋生态保护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中国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较多,主要有台风、暴潮、大浪、大风、海冰、海岸侵蚀、海水倒灌及赤潮等。其中台风及由台风引起的大浪和暴潮的危害性最大,在我国登陆的台风每年最多可达十几次,最少也有3~5次,并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南和...  相似文献   
52.
在分析工程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高密度电法对黄土覆盖区某高速公路涵洞沉降进行了调查,在分析电阻率断面图的基础上进行解释,查明了公路沉降原因,在工程验证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
通过对青海共和—花石峡出露的三叠纪碎屑沉积岩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年龄的系统研究,揭示这些碎屑沉积岩主要为岩屑砂岩、长石砂岩,源区岩石是在岛弧构造环境与随后的碰撞过程中被抬升到地表后接受剥蚀的镁铁质及其变质深熔产物、古老基底物质及其深熔产物及花岗岩类。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平均为1.75Ga,与祁连、柴达木、东昆仑基底平均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是一致的,均类似于扬子克拉通,说明它们具有共同的块体构造属性,均从冈瓦纳大陆裂解后拼合到欧亚大陆。碎屑锆石U-Pb年龄存在于400~500Ma、250~300Ma两个主要峰与次要的750~1000Ma新元古代峰,反映了祁连、柴达木、东昆仑古生代与早中生代及新元古代重要的构造岩浆作用期,还测得一些>1000Ma到2700Ma的反映祁连、柴达木、东昆仑基底形成年龄。锆石Hf同位素揭示源区地壳增生主要发生于1.7~2.5Ga、2.8~3.6Ga、1.0~1.7Ga三个年龄范围,大部分锆石可能是古老基底与新元古代增生地壳变质深熔混合产物,而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的锆石含有更多的古生代增生地壳组分。西秦岭与共和盆地的三叠系在物源上并没有沟通,三叠纪时西秦岭相对于祁连、柴达木、东昆仑应处于相对较低的地形条件,但仍阻挡两个沉积盆地的贯通。  相似文献   
54.
应用地球化学块体预测西秦岭地区银资源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地球化学块体新理论研究西秦岭大约8万 km2的1:20万图幅化探数据,圈定Ag地球化学块体。通过研究其地球化学块体内部结构套合的地球化学模式,逐步、追踪大型至特大型矿床可能存在的地点。圈定成矿远景区,确定银矿找矿靶区,利用成矿率类比,进行资源量预测。该研究成果,对西秦岭战略性矿产资源预测及勘查工作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全程瞬变电磁ATTEM系统的基本原理及组成。采用该系统在长春市秦家屯进行了模型实验和活断层勘探实验,并与常规瞬变电磁系统ATEM-Ⅱ的勘探结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ATTEM系统具有很好的浅层探测能力,在该地区其最浅有效探测深度为地下1~2m。  相似文献   
56.
1 引言 GPS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以其精 度高、速度快、操作简单,不受距 离、通视条件、天气等因素影响,且 布网灵活,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被 广泛应用于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尤 其在建立等级控制网方面,已完全取 代了常规测量方法。但是,由于GPS 技术具有与常规测量完全不同的特 点,使得GPS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会 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诸如同步观测 的卫星数、观测卫星的几何图形强 度、测站周围的环境以及电磁波干扰  相似文献   
57.
甘孜-松潘地块、龙门山由于其构造上的重要性,长期以来受到中、外地学界的高度关注.众多的研究集中到构造演化、变形、变质作用、沉积物源区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8.
河套地区土壤基准值及背景值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与基准值的确定与研究发现,河套地区主要是以富CaO、MgO及As、F等为主的地区,其他绝大多数元素的含量要低于全国以及世界水平。河套地区表层和深层土壤中样品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别。此外长期的人类活动也对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变化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通过对土壤基准值与土壤背景值的研究分析,为该地区农业、环境及地方病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基础、全面的资料。  相似文献   
59.
内蒙古河套地区高氟水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内蒙古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结合大量的水质测定资料,编制了河套地区地下水氟离子含量分级图,分析研究了区内高氟水的形成与富集的原因。包括当地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研究区内岩性、土壤性质、地下水物化条件、湖泊沉积物类型等地质因素和人类活动二个方面。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自然因素、地质因素,而像包头市近郊潜水氟污染是由于包钢的废渣和废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引起的。对治理河套地区氟中毒的区域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