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75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79篇
地球物理   66篇
地质学   210篇
海洋学   69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65篇
自然地理   4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51.
涂恩照  张洪武 《江苏地质》2016,40(4):567-574
赵案庄型铁矿是河南舞阳铁矿床中重要的铁矿类型。通过采取矿区含矿岩层岩性标本,运用岩石学、岩石成岩理论、变质相的新理论对各种岩石标本进行偏光镜下的岩矿鉴定,分析各种岩石的矿物组合、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的生成顺序、矿物的结晶力和变晶相系,确定不同含矿层的岩石组合,推断其变质程度,初步划分变质相;同时分析成矿组分在不同矿物之间的转换过程,建立初步成矿模式。总结了赵案庄组含矿层的岩石矿物组合特征,厘定了研究区含矿变质岩系的变质级、变质相系,初步分析各类变质岩中矿物组合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的变化,确定区内各类变质岩的原岩类型;同时分析了成矿组分铁质来源、铁质在原岩的成岩作用及随后的区域变质作用过程的变化,不同矿质来源与矿石特征、矿体产出形态的关系,为深部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基于IGS全球电离层TEC地图数据,提取到汶川地震上空TEC时间序列。使用移动Chapman-Miller太阳日变化分析方法,研究了地震前后15天TEC异常现象。结果显示,地震前6天(除5月9日外) TEC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小现象,5月9日TEC周日峰值出现延迟现象;5月3日,即地震前第9天出现了TEC增大现象。离发震时刻较远的4月29日出现了TEC减小现象;震后3天也出现了明显的减少现象。排除磁暴等因素后,认为这些异常现象可能是汶川地震引起的地震-电离层耦合效应。  相似文献   
153.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新建房屋以及人口流动,宅基地情况较为复杂。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组织协调工作重,作业周期时间长。本文简要介绍了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性、该项工作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法、项目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是一项事关农村长远发展的基础信息工程,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相联系起来,可进一步激发农民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4.
一、引言湖南和贵州两省的接壤地带是我国很重要的水银矿区,而辰砂是水银矿的主要矿物。相传开采辰砂(朱砂)的矿业从明代开始,所以现在在矿地还可以看见有不少“爆火窿”的遗留。大致当时开硐还不用爆炸方法,而是燃火把岩石烧热,然后浇水使岩石松碎把岩石掘下,这里的辰砂除供炼水银而外,因为常见大而完整的结  相似文献   
155.
海洋生物声学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已在军事和生产上得到应用,取得了效果。海洋动物发声是海洋环境噪声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声纳系统的水下背景干扰源,尤其是在近岸海区,往往不可忽视。所以,研究海洋动物发声,除了在海洋生物学的研究中有明显的重要性外,对进一步了解海洋环境噪声的产生原因、变化规律及其物理机理,以及在声纳设计等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已有报道,人们曾观測到鼓虾、石首鱼类、海胆、殆贝、藤壶、鲸等海洋动物集群发出的声音,往往造成很强的海洋噪声源。这些生物机体噪声通常还具有季节性或周日性的变化。有关海洋生物机体发声的观测和信号分析研究,国外虽有一些报道,但仅限于某些海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近岸海区的发声生物在100种以上,其中不少种类具有集群大、发声强的特点。石首鱼科鱼类是我国近岸海区主要的海洋发声鱼类,约占我国海洋发声鱼类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其主要发声器官为鳔和邻近的鼓肌,当鼓肌收縮时压迫内脏,使鳔壁共振发出声音。他们在上述某些海区集群发出的声音,有时在海面也能清晰听到。 本文主要对过去多年来我国渤海、黄海、东海近岸海区,某些集群大、发声强、具有代表性的石首科鱼的现场观测资料作了分析和阐述,其中包括集群发声的声学特征,以及随时间、地点的変化。  相似文献   
156.
浙江近海潮流和余流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近年来浙江海岸带和海岛调查的实测海流数据,研究了浙江近海的潮流、余流特征和分布规律。由实测数据得到调和分析的一些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分析了浙江近海的潮流性质、潮流运动形式、最大可能流速、M2分潮潮流椭圆、潮流的垂直分布及冬、夏季的余流分布,从而对浙江近海整个区域的潮流、余流特性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7.
An Explicit High Resolution Scheme for Nonlinear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present study develops a numerical model of the two-dimensional fully nonlinear shallow water equations (NSWE) for the wave run-up on a beach. The finite volume method (FVM) is used to solve the equations, and a second-order explicit scheme is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computation efficiency. The numerical fluxes are obtained by the two dimensional Roe' s flux function to overcome the errors caused by the use of one dimensional fluxes in dimension splitting methods. The high-resolution Godunov-type TVD upwind scheme is employed and a second-order accuracy is achieved based on monotonic upstream schemes for conservation laws (MUSCL) variable extrapolation; a nonlinear limiter is applied to prevent unwanted spurious oscillation. A simple but efficient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deal with the moving shoreline boundary.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solution technique is carried out by comparing the model output with documented results and it shows that the solution technique is robust.  相似文献   
158.
159.
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G. Cuvier)俗称江猪,属鲸目(Cetacea),齿鯨亚目(Odontoceti),鼠海豚科,是海豚类中最小型的一种,也是我国沿海最常见的一种近岸小型无鰭鼠海豚。一般体长不超过2米,体重约30-80公斤,如图1照片所示。 江豚与其他海洋哺乳动物一祥,能发出多变的声信号,而且每一种声信号都受其生态行为的支配。发声系统是它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官能。海豚用其发射的声信号测定水下目标的距离、方位和大小,以至判断其形状,因而能有效的绕过障碍,避开或驱逐来犯之敌。依靠其声信号能更有效的捕获足够的食物,营养自身,抚育后代。声信号是海洋哺乳类动物在自然界进行生存斗争的有利武器。声信号又是海洋哺乳动物的语言,借以进行“社会”联络和通讯,甚至教育它们的后代。为此。人们把它们的这种功能称作“第六官能”(sixth sense)。 观察海兽类的声学行为,测试分析其声信号的结构和物理特性,是揭示它们的回声定位系统的机制,破译其“语言”奥密所必不可少的一步。从而将为驯养它们成为人类的水下得力“助手”提供可靠的实验方案,也将为仿生学等新的学科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本实验是为了把江豚驯养成“水下警犬”使其在海湾、河口进行人工放养鱼群的放牧,以及协助人类进行水下作业等目的而进行的基础工作,也是研究海洋哺乳动物回声定位的发射与接收机制的探索。实验工作是在一定的半自然条件下,对江豚某些生态行为下的声信号作了较详细的记录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0.
长期以来,西藏西部地区尤其是阿里地区地质工作程度极低,但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得天独厚,在南北不到1000 km的距离内,跨越喀喇昆仑带、冈底斯带、北喜马拉雅带和高喜马拉雅带等四个特征各异的地质构造单元,以及班公湖-怒江、雅鲁藏布江两条时代不同的缝合带,具有构造形式多样、沉积建造齐全、岩浆活动强烈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