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3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公告,吸引众多应聘者 2007年1月15日.二六七大队的公示栏里贴出了《关于公开竞聘机关科室负责人的公告》。公告显示,根据大队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对原有机关科室按照职能清晰、一岗多责、管理高效的原则进行相应调整。机构调整后,机关科室所有的负责人(三正八副),全部通过公开竞聘的形式产生。  相似文献   
52.
本文应用LAM-ICPMS技术测定了柴达木盆地北缘花岗片麻岩带中的锡铁山东全吉河花岗岩和都兰县北部沙柳河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利用LAM-MC-ICPMS技术选择测定了沙柳河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成分。全吉河花岗岩岩浆结晶锆石的谐和年龄为910 15/-17Ma;捕虏晶锆石的~(207)Pb/~(206)Pb年龄为1351Ma;~520Ma的变质锆石(~(232)Th/~(238)U=0.04) ~(206)Pb/~(238)U年龄可能是前高压超高压构造事件的产物。沙柳河花岗岩的岩浆锆石普遍含有继承碎屑锆石核。21个颗粒测得21个数据中,代表岩浆结晶锆石的10个点的Robust(Median)平均~(206)Pb/~(238)U年龄为920 31/-17Ma,碎屑锆石核~(207)Ph/~(206)Pb年龄大于1250Ma。在沙柳河花岗岩30颗锆石的30个Hf同位素分析点中,27个代表纯粹岩浆结晶锆石的~(176)Hf/~(177)Hf=0.282081~0.282222,平均0.282178 0.000009/-0.000015,以920Ma计算的Hf_1=0.28206~0.28220,平均值0.28215 /-0.00003;ε_(Hf)值的变化范围 0.21~-4.70,Robust(Median)加权平均值为-1.53 0.41/-0.52;锆石Hf的地壳模式年龄(T_(DM)~C)范围是1.59~1.75Ma,Robust(Median)加权平均值为1.68 0.03/-0.02Ma。其余2个锆石为继承性锆石,其~(176)Hf/~(177)Hf比值分别为0.281892和0.281792,Hf_1和ε_(Hf)值分别为0.28186~0.28178,和-11.83~-14.82,T_(DM)~C=2.18~2.33Ga。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柴北缘花岗片麻岩的岩浆作用持续时间为~950Ma~~910Ma。峰值年龄为~920Ma,以沙柳河花岗岩为代表的柴北缘过铝S-型花岗片麻岩的岩浆来自现今剥露于地表的沙柳河岩群之下具高度再循环上地壳物质的基底表壳岩系;该物质的形成年龄可约束在1.4~1.7Ga,保存了蚀源区~1.7Ga和~2.3Ga的地壳增生事件的年代学记录。  相似文献   
53.
吉林白山地区新元古界碳酸盐岩在青沟子剖面上出露连续,发育多种沉积事件。笔者通过实测剖面资料及碳酸盐岩镜下特征分析,研究白山地区万隆组—青沟子组碳酸盐岩的沉积演化规律和典型事件的沉积模式。结果表明,白山地区新元古界碳酸盐岩具有缓坡型台盆体系—镶边型台盆体系动态演化的特征,海平面变化是控制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的重要因素。结合碳酸盐岩沉积相发育类型,提出"封闭性镶边缓坡台地"沉积模式。分析沉积事件特征与沉积环境的联系,证实臼齿构造集中发育于中缓坡相,叠层石集中发育于礁核和礁后滩相。  相似文献   
54.
本次工作研究了柴达木地块和欧龙布鲁克地块中的古元古代莫河岩体、新元古代沙柳河岩体、早三叠世香日德岩体和察汉诺岩体以及晚三叠世可日岩体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Nd-Sr-Pb同位素组成.沙柳河岩体和可日岩体具S型过铝质花岗岩成因特征, 其他岩体具Ⅰ型花岗岩类成因特征.TDM和εNd(t) 值的对比揭示, 沙柳河岩体的源岩区为欧龙布鲁克地块的Ⅱ型基底变质表壳岩系, 其余岩体的岩浆都不可能源自暴露地表的基底变质表壳岩系.花岗岩类和基底变质表壳岩系的亏损地幔最大模式年龄集中在1.52.3Ga和0.91.3Ga, 在欧龙布鲁克地块中亦有2.5Ga及2.8Ga显示, 一般Pb同位素比值(206Pb/204Pb)t>18, (207Pb/204Pb)t>15.5, (208Pb/204Pb)t>38, 具高放射成因铅特征.这表明, 柴达木地块和欧龙布鲁克地块基底与扬子陆块具有密切的亲缘性, 现今的扬子陆块范围可扩大到中国西部阿尔金断裂东、西两侧的微陆块群, 昆中断裂带和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岩带代表扬子陆块内部裂解小地块的再汇聚带.   相似文献   
55.
为明确天津蓟州中—新元古界沉积环境和古气候,笔者以天津蓟州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为例,在燕辽坳拉谷地质与沉积背景的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开展对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①雾迷山组和洪水庄组沉积相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其中雾迷山组主要为潮坪亚相,并发育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的沉积韵律,洪水庄组主要为潟湖亚相。②雾迷山组发育碳酸盐岩,样品的化学成分以CaO和MgO为主,两者含量相近,较多的SiO2含量显示该时期碳酸盐岩沉积时混入较多的陆源碎屑;洪水庄组发育泥岩、页岩,样品的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③镁铝比值(8~21 670)显示雾迷山组与洪水庄组沉积环境为泻湖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洪水庄组中较低的m值(8~12)表明该时期有淡水注入。④Mn含量以及Na/Al显示雾迷山组沉积时期气候干旱,并且具有偏干旱与偏短暂湿润气候频繁转换的沉积特点,洪水庄组沉积时期气候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56.
当前,土壤污染修复已成为环境和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最新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文章基于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和中国知网CNKI对2009—2019年土壤污染修复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学统计,选取了年度刊发论文数量、主要国家(地区)、高产作者、主要研究机构、来源期刊、研究方向、研究热点等方面指标,对近10年来发表的有关土壤污染修复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污染修复领域刊发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中国、美国和西班牙刊发论文量最多;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论文质量和影响力较高,是土壤污染修复领域重要的引领者。主要研究对象是重金属中Cd、Pb、As和有机污染物石油烃、多环芳烃;修复技术以植物修复为主,电动吸附次之;近半年来主要研究热点是生物炭用于修复土壤重金属的应用研究和基于硫酸根的高级氧化工艺的修复土壤有机污染物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7.
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位于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的西矿带,层状矿体广泛发育,但由于缺乏直接的成矿年龄数据,其成因还存在较大争议。利用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对采自92号层状矿体的三个锡石样品进行年代学研究,获得n(206Pb)/n(207Pb)—n(238U)/n(207Pb)等时线年龄为95.8±2.6 Ma(MSWD=6.3),与通过石英40Ar/39Ar法、透长石的激光原位40Ar/39Ar法及石英Rb-Sr等时线法获得的年龄(91.4±2.9~94.52±0.33)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说明通过锡石原位LA-MC-ICP-MS U-Pb法定年在该类型矿床的年代学研究行之有效。同时,通过年代学佐证了锡的成矿与龙箱盖岩体第二阶段侵位(96.6~93.86 Ma)为同一时期,认为成矿与岩浆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8.
青海都兰东北部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原岩为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酸性侵入岩。来自该片麻岩的20粒锆石的LA-ICP-MS U-Pb年龄测定表明,该片麻岩的原岩花岗岩岩浆于约950Ma侵位结晶,岩浆物源源区存在中—新元古代的物质成分。正确甄别哈莉哈德山花岗片麻岩的变质围岩是否隶属于全吉地块的达肯大坂岩群,是理解全吉地块与柴达木地块在新元古代时期构造演化关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59.
"淘宝村"作为农村地区新生商业模式,需持续关注其空间问题,方可对其未来发展及其区域影响做出科学判断。采用2009年~2016年中国淘宝村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中心要素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讨了全国、省域、市域三种尺度下中国淘宝村时空格局变化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淘宝村数量不断增多,但增速趋缓。总体具有"南北扩散为主,东西扩散为辅"的特征,但近年来集聚程度越来越强,集中分布东部沿海地区;(2)淘宝村重心均位于浙江省,重心轨迹在浙江省内大致呈现"西北—东南—东北"方向走势,且移动距离逐渐缩小;(3)浙江省始终保持着发展的龙头地位,尤其台州市、温州市和金华市淘宝村数量占全国近1/4,呈现极快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0.
与同一花岗质岩浆系统密切相关的不同成矿作用在成矿流体性质、组成、演化及成矿物质沉淀等特征既存在相似之处,也表现出明显差异。本文对赋存在社山复式岩体中的社垌石英脉型钨钼矿床和宝山斑岩型铜矿床进行的对比研究表明,钨钼矿体呈石英细脉状产出在社山加里东期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中,铜矿体呈浸染状分布在宝山燕山晚期隐伏花岗斑岩体中。流体包裹体研究数据表明,社垌钨钼矿床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为180 ℃~320 ℃和340 ℃~440 ℃,其中主峰值范围为180 ℃~320 ℃,盐度峰值范围分别为0~10%、16%~20%、30%~34%,集中在0~10% NaClequiv.峰值范围内(n = 177),显示社垌钨钼矿床的成矿流体形成于一种中高温、中低盐度的H2O-NaCl±CO2体系。宝山斑岩型铜矿床中石英包裹体的均一温度范围在136.6 ℃~440.0 ℃,峰值为240 ℃~360 ℃,盐度主要集中在0.18%~34.83% NaClequiv.(n = 154),显示宝山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高盐度的NaCl-H2O-KCl±CO2体系。结合包裹体岩相学以及均一温度和盐度的特征,我们认为社垌脉状钨钼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经历了早期岩浆流体与晚期大气降水逐渐混合的过程,流体混合作用可能是引起矿石沉淀的主要因素,而宝山斑岩型铜矿床的成矿流体演化可能是早期岩浆结晶分异的中-高温、中-高盐度初始成矿流体,晚期又分异为高温、低盐度流体和高温、高盐度流体,流体沸腾和相分离作用对Cu金属元素的运移和沉淀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