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51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3 毫秒
51.
针对点云数据过密、冗余信息较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切片与矢量-角度法的点云快速压缩算法,该算法利用包围盒将点云进行自适应分层形成切片点云,然后对每层点云使用矢量-角度法精简数据。利用该算法开展了试验研究,通过试验分别讨论分层数目、最短距离和角度参数对压缩结果的影响,并通过构建网格模型验证压缩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目标特征复杂的部位有较好的压缩效果,在平坦部位不会因过度压缩出现失真现象;该算法能够自适应地保留反映目标特征和细节的点,实现点云的快速压缩。  相似文献   
52.
卫星钟差的精度直接影响导航定位的性能。本文针对不同类型的星载原子钟,采用ARIMA时间序列模型分别对1 d的IGS 5 min、30 s采样间隔的精密卫星钟差产品进行建模,并作6 h、一天的短期预报。结果表明,铷钟的预报精度达到了亚纳秒级,铯钟的预报精度处于纳秒级,并且原始钟差产品的采样间隔对卫星钟差预报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3.
北京岩溶水系统划分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水是北京市重要的战略后备水源,在城市供水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岩溶水系统划分对于掌握岩溶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岩溶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结合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含水岩组的连续性、不同级别地表水分水岭、地质构造的水文地质性质,将北京地区划分为3个一级岩溶水系统、7个二级岩溶水系统、16个三级岩溶水系统。其中隐伏型岩溶水系统无裸露的可溶岩或零星分布,天然资源少,地下水径流方向主要受开采影响,与上覆孔隙水有密切的水力联系。山前型岩溶水系统可溶岩分布于山区和平原,岩溶水天然补给资源丰富,含水层厚度大、分布广,调蓄能力强,开发利用程度高,排泄区有明显的阻水边界,储水能力强。山区型岩溶水系统可溶岩分布于山区,地下水向河谷、低洼处径流,排泄速度快,储存能力差,开采井零星分布,开发利用程度低。  相似文献   
54.
云南中甸地区CBERS-1卫星数据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云南中甸地区CBERS-1的CCD数据(轨道号20000480402)与该地区已有的Landsat-5TM数据(轨道号132-41)进行对比,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几何畸变程度、辐射精度、清晰度、噪声等5方面入手,对CBERS-1的数据质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5.
青海省地域辽阔,成矿条件优越,经过五十多年的地质工作,发现了众多的矿床(点),但由于多年来地勘工作多头管理、资金投入不足、条块分割等原因造成全省各地区工作程度参差不齐,而且不同系统的地勘单位工作互有重复且互相保密,众多的矿点、矿化点不为人知,给新的地质矿产工作带来了不便。为了适应新的地质找矿工作和矿业开发,从青海省的省情、矿情出发,进行了矿产地清理工作,即对全省历年工作中发现的矿产地(包括大、中、小型矿床、矿点、矿化点)进行了彻底的清查,并把前人工作中发现的各类矿产地重新进行登记建卡。为了管理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料,并从中进一步分析、筛选出可供开发和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进行了基于GIS的矿产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相似文献   
56.
利用A-AKAZE算法进行喀斯特地区无人机影像匹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喀斯特地区地形复杂,无人机影像匹配难度大、耗时多。针对如何提高该区域无人机影像的匹配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KAZE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完全仿射不变框架对原始影像进行视角模拟;然后利用AKAZE算法对模拟影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和描述,并获得原始影像的特征点和描述符;最后利用基于单应性矩阵的RANSAC算法对原始影像进行精匹配,进而剔除粗匹配过程中错误匹配点对。本文对该改进算法开展了试验研究,并与ASIFT和AKAZE等常用算法进行了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对喀斯特地区无人机影像匹配而言,与ASIFT算法相比,在保持相当匹配正确率的情况下,基于A-AKAZE算法的匹配总耗时是ASIFT算法耗时的50%左右,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匹配总耗时;与AKAZE算法相比,基于A-AKAZE算法的影像总匹配对数及正确匹配对数至少是ASIFT算法的影像总匹配对数及正确匹配对数的7倍。综合考虑匹配耗时和正确匹配对数,本文算法优于AKAZE和ASIFT等常用算法,更适合于喀斯特地区的无人机影像匹配。  相似文献   
57.
中国地质标准物质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介了我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与应用的主要成果,评述了其主要特点,讨论了我国地质标准物质研制中的一些问题并这些问题的解决和今后工作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8.
针对喀斯特地貌地形起伏大、沟壑纵深、影像局部存在阴影,该地区无人机遥感影像匹配难度大,该文提出一种基于AKAZE特征和RANSAC算法的喀斯特地貌无人机遥感影像的快速匹配方法。该方法采用AKAZE特征检测算法提取喀斯特地貌无人机遥感影像的特征点,能够较为精简地描述出影像的特征,影像匹配时间缩短,匹配速度提高明显;由于预匹配存在错误点对,利用单应性矩阵的RANSAC算法进行精准匹配,剔除错误匹配点对,同时得到最优的单应性矩阵。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匹配耗时和匹配正确率较优于经典的SURF和BRISK算法,该匹配方法更适合于喀斯特地貌无人机遥感影像匹配。  相似文献   
59.
地质标准物质粒度测量与表征的现代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地质标准物质是地质材料分析的计量标准,在分析质量监控、仪器校准和分析方法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地质标准物质大多为粉体材料,而粒度是粉体材料的一项重要特性指标。长期以来,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一直采用过筛法检测;近年来在超细标准物质研制中引入了以激光粒度仪为代表的现代粒度分析方法,并以直观的粒度分布图和简洁的特征粒度来表达分析结果,大大提升了粉体地质标准物质粒度特性的测量及表征水平。在此工作基础上,测量了正在广泛使用的典型地质标准物质的粒度分布,获得了前所未知的粒度分布信息,为这些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和取样不确定度评价提供了有益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了检测粉体材料颗粒特性的现代方法,讨论了地质分析与粒度分析在概念上的差异,并就今后地质标准物质乃至地质分析样品的粒度检测与表征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0.
地质标准物质的最小取样量问题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地质标准物质已是当今地质分析数据质量保证与监控系统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正确使用标准物质的重要条件是遵循标准物质最小取样量的规定。然而当今高灵敏度、小取样量(20-30mg)的现代主流分析技术正向着当前普遍使用的地质标准物质100mg最小取样量的要求提出挑战。本文从历史演变和当前需求讨论了地质分析取样量问题以及地质标准物质最小取样量及其应用意义,并提出了解决当前这一矛盾的技术措施与步骤。同时也提醒分析方法研究者、质量管理者和标准物质研制者关注取样量问题,以使更新换代快的技术方法和相对滞后的监管方法(包括标准物质)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