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79篇
  免费   2084篇
  国内免费   2228篇
测绘学   1076篇
大气科学   1838篇
地球物理   1799篇
地质学   5528篇
海洋学   1237篇
天文学   121篇
综合类   633篇
自然地理   959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97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344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414篇
  2018年   419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99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458篇
  2011年   423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28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437篇
  2005年   400篇
  2004年   372篇
  2003年   327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308篇
  1999年   275篇
  1998年   310篇
  1997年   376篇
  1996年   359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98篇
  1993年   245篇
  1992年   262篇
  1991年   247篇
  1990年   229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14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98篇
  1985年   99篇
  1984年   97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74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36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2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21.
山东沂沐断裂带以东前寒武纪地层研究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国权  王致本 《山东地质》1991,7(2):123-131
  相似文献   
822.
山东省平度地区下元古界荆山群变质作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23.
824.
825.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西段第三纪湖盆边缘斜坡带的渐新统和中新统表现为扇三角洲-湖泊与冲积扇-湖泊两种沉积体系的交替叠复。其形成归因于湖平面的周期性升降变化。沉积层序分析表明,湖平面变化控制了两种层序,湖面高位层序由扇三角洲—湖泊体系各序列组成;湖面低位层序则包含了冲积扇—湖泊体系各序列的内容。作者分析了在湖平面升降控制下湖泊边缘碎屑沉积体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826.
泥河湾地区第四纪下限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根据泥河湾地区红崖剖面资料,着重讨论泥河湾层的时代归属、第四纪下限和泥河湾古湖的演化等问题。笔者认为,泥河湾层不仅包括下更新统,而且还包括部分中更新统和部分上新统,但不包括上更新统;第四纪下限年龄为2.6MaB.P.。本文还提出泥河湾古湖早在第三纪就已经形成,自第四纪以来至少有五次大的湖水涨缩,可能曾经一度干涸的看法。  相似文献   
827.
未被发现矿床规模分布的知识在勘探计划和资源评价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获悉诸已知矿床的发现顺序后,发现矿床的过程可归结为预测未知矿床的规模分布,正如在石油资源估计中所作的那样.然而对金属矿床来讲,除了特殊情况外,即便是确定已知矿床的发现顺序也是很困难的.我们提出对未被发现矿床规模分布进行建模的一种新方法,是通过检查已知矿床规模的经验分布函数的性态来实现的.所建议的方法不要求知道已知矿床的发现顺序.众所周知,在一定条件下,某些分布函数的参数可根据这种经验分布函数的尾部估计出来.同样的技术已被应用于估计具有低于变量检测限的化学分析数据的痕量元素的分布函数了.将此法应用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质碳酸盐型矿床的数据集上,并将其结果与用通常的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828.
本文提出了应用关联分析对矿产资源进行直接和间接预测的方法.特别是在己知矿床或已知含矿单元稀少的情况下进行矿产资源预测,关联分析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29.
地球原地圈外层(包括原地壳)的组分、结构和演化途径涉及两方面相关的内容:宇宙化学和地球化学。宇宙化学是通过大多数地球形成的假说对原地圈的组分和结构进行模拟。作者采用“地球的多阶段多相增生模式”这一假说。原地圈组分的宇宙化学计算基于下列假设和约束条件:①地球的组分取决于残留物与“次生”宇宙物质的混合程度;②在原太阳星云内的宇宙物质增生遵循重力分异定律;③地核组份取决于铁陨石和铁石陨石的成分;④构成原地幔与原地壳的宇宙物质成分与石陨石的成分一致,并与石陨石的宇宙丰度和最初混合时降落在地球的比例大小有关;⑤超新星物质占地球物质的比例为2~3%,并趋向于在地表富集,在常量元素方面与宇宙丰度的平均值一致;⑥在原地壳和原上地幔中,由于产生元素时短期的放射和K(超新星物质组份)而产生  相似文献   
830.
受水利水电工程影响流域径流预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雒文生  王祥三 《水文》1991,(3):13-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