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792篇
海洋学   30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09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51.
罗平生物群产出层位氧碳稳定同位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孙媛媛 《地质学报》2009,83(8):1110-1117
为了解云南罗平地区新近发现的罗平生物群的古环境信息,我们对其产出层位--中三叠统关岭组二段大凹子剖面的碳酸盐岩进行了全岩氧碳稳定同位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中三叠世安尼期Pelsonian亚期大凹子剖面δ13C值分布范围在-4.543‰~1.069‰之间,平均为-3.0298‰,δ18O值分布在-5.202~-0.971‰之间,平均为-3.3645‰。 同位素数据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大凹子剖面的同位素值受后期大气水参与的成岩作用影响较小。结合沉积学和古生物学的证据,我们提出了一个假说:δ13C值明显偏负的层位主要是由硫酸菌的还原作用所导致。这种活动所释放的H2S也部分解释了罗平生物群大规模死亡的原因。 在排除掉成岩作用的影响之后,本剖面δ13C分布在-2.976~1.069‰之间,平均值为-1.4556‰,δ18O分布在-3.455~-2.516‰之间,平均值为-2.9258‰。尽管如此,与同时期其它有关剖面相比,大凹子剖面δ13C值仍然偏低,对此我们进行了探讨和解释,并利用高水位时期的δ18O数据作为基本资料对罗平地区的古海水温度进行了恢复。结果显示其温度值分布在27℃~32℃之间,平均为29℃左右,说明罗平地区当时气候比较温暖。  相似文献   
952.
海相、陆相油气及其成因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油气主要在海相地层中发现,而中国油气主要在陆相地层中找到,根本原因在于地层形成顺序两者相反,前者浅层以海相为主,后者浅层则以陆相为主,大量油气是通过壳深断裂从深部垂直向上运移所形成,储集于浅部的首先被勘探开发。中国海相油气勘探中面临三大问题:(1)海相碳酸盐岩的有机碳含量均很低,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烃源岩;(2)无法解决碳酸盐岩中的油气运移问题;(3)一些海相地层油气田的油气来源存在争议。共可归纳出三种油气生成模式,即壳源有机质、壳—幔相互作用以及费-托合成。目前人们过于执着于壳源有机质生成,而对费-托合成模式还没有足够认识和重视,这种思维定势阻碍了油气勘探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进一步发展。大量油气是在地幔深部通过费-托合成或在地壳深部通过壳—幔相互作用形成,并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除了浅部有大量聚集,在地壳深部的花岗岩、火山岩、变质岩等基岩中,在我国深部的海相地层和国外深部的陆相地层中同样可以大量聚集。  相似文献   
953.
论述了土体或水体(地下水或地表水)对工程建筑材料的腐蚀作用,介绍了腐蚀性评价中几种特殊化学组分的腐蚀原理和检测方法,并指出了水、土样品采集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4.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应以人体健康为依据, 同时满足原理简单、计算简便、物理意义明确三个特点。基于地下水水质标准GB/T14848-93, 修订了其分级限值, 使得评价结果的物理意义更为明确。本文根据华北平原地下水水质测试结果评价了水质状况, 对水中主要有机和无机组分在区域上的分布特征及可能来源进行了分析。为了使地下水水质评价的结果更加适合我国的国情, 提出了地下水饮用适宜性评价意见, 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55.
南海盆海山火山碎屑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鄢全树  石学法 《岩石学报》2009,25(12):3327-3334
海山火山碎屑岩是水下爆发性火山作用的产物.南海盆两座海山上发现火山碎屑岩表明海山顶部曾经一度高于PCL(压力补偿深度).岩相学特征显示这些火山碎屑岩的胶结物主要为一混合相,包括粘土矿物和黑色铁质矿物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海山的正地形限制了粗粒外生碎屑到达海山顶部.岩石的单矿物组分、主量元素化学特征与同海山玄武质熔岩具有可比性,属碱性岩浆系列.计算获得海山平均最小下沉速率为0.06mm/年,最大可能达0.30mm/年.海山岩石的机械风化产物对周围海盆的沉积作用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56.
文章综合考虑植被、土壤理化性质及水文资料,使用全波段Landsat-5 TM图像,用遥感-数学-模型学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实地考察地下水位、土壤水分和其他辅助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评价地下水位分布的遥感模型——GLDRS(Model of Groundwater Level Distribution Using Remote Sensing)。利用GLDRS对研究区进行了实地验证,结果表明:研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认为在地下水埋藏深度不大于3m的自然带,利用GLDRS多波段模型监测并评价地下水位分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7.
中国西部五省(区)旅游生态效率的提升,既关乎旅游业自身高质量发展,又关乎西部生态保护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冰冻圈旅游分析为背景,基于碳排放约束视角,从投入、期望产出、非期望产出三个环节构建西部五省(区)旅游生态效率测算框架。在此基础上,采用超效率SBM(slack-based measure)模型对2013—2021年西部五省(区)旅游生态效率展开测度,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揭示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西部五省(区)整体旅游生态效率水平不高,其中,甘肃旅游生态效率较高,高于西部五省(区)整体平均水平。(2)2013—2021年期间,西部五省(区)整体旅游生态效率呈增长态势,其中,西藏增速最为显著。(3)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碳排放结构、冰冻圈禀赋与环境规制是旅游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冰冻圈环境对其他因素具有明显的限制作用。随着冰冻圈工程服役的提升,西部地区旅游流、物流、资金流将显著提升,冰冻圈禀赋将从以往的限制因素逐步转变为经济优势。通过提升冰冻圈旅游效率,将有力助推和提升冬春季西部五省(区)的旅游生态效率。  相似文献   
958.
对武威盆地及其周缘区石炭系的臭牛沟组和羊虎沟组沉积泥页岩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及稀土元素的综合分析,并讨论其结果对物源、风化剥蚀程度及构造背景的指示意义。研究发现武威盆地石炭系泥页岩元素特征如下:(1)主量元素中富含SiO2、Al2O3,亏损MgO、Fe2O3;(2)微量元素上地壳标准化曲线呈规律性的变化,U、Th、Cr等元素富集,Ba、Nb、Zr等亏损;(3)稀土元素(REE)分布模式与上地壳基本一致,整体表现为右倾型,轻稀土(LREE)富集,重稀土(HREE)均一稳定,Eu负异常;上述特征均反映了源岩主要来自上地壳。风化指数(CIA)值为6881~9017,平均值为839,反映了研究区遭受了中等的风化作用;臭牛沟剖面CIA平均值为8481,红水堡剖面CIA平均值为8351,表明研究区西部较东部所遭受的风化作用相对较强。主量元素比值、微量及稀土元素图解等分析反映了研究区源岩为长英质岩石,以中酸性花岗岩、碱性玄武岩为主。根据SiO2-K2O/Na2O、La-Th-Sc和Th-Co-Zr/10判别图解以及Ce异常值分析,认为石炭系源区的构造背景倾向于被动大陆边缘。通过研究区东西对比分析,发现盆地西部臭牛沟剖面石炭系为陇西古陆与阿拉善古陆混合物源,而东部红水堡剖面物源仅来源于陇西古陆。  相似文献   
959.
基于“我国重点海岸带滨海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项目,分析了广西典型岸段20 m以浅的海域表层沉积物和地貌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碎屑矿物含量和种类的分布、变化以及组合。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水动力较强,作用方式多样,有近30种碎屑矿物,其中主要有石英、长石、钛铁矿、云母、锆石、黄铁矿以及海绿石等,重矿物较为丰富; 自全新世早期海侵以来,研究区先后进入了浅海海湾相沉积环境,但碎屑矿物种类与之前基本相似,其含量变化是由于气候和海平面的波动而致; 研究区碎屑矿物在以沉积物和地貌类型为单位的各类地质单元中,其含量和种类均有所不同,尤以重矿物的变异性最为突出; 各研究区重矿物组合可分为2~3个亚分区,均反映出与沉积环境关系密切。结果表明,研究区碎屑物质主要源于周缘陆区风化剥蚀、海岸侵蚀和河流输入,碎屑物质具有陆源性。  相似文献   
960.
根据1973年至2016年黄海沿岸风、平均海平面气压与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旋转经验正交函数(REOF)、调和分析和延迟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黄海月平均风应力、风速、平均海平面气压、气温场季节与年际变化时空模态.月平均风应力、风速场主要有4种时空模态,风应力模态空间分量分布与风速模态不完全相同,风应力、风速模态季节周期分量多数为不稳定,风应力、风速场强度年际变化显著线性减弱,对黄海环流以及物理、化学要素场季节与年际变化有显著影响.月平均气压、气温场季节循环与年际变化主要有2种时空模态,气压、气温模态季节周期分量的位相均为准稳定季节变化;振幅为不稳定季节变化.气压模态为准平衡态年际变化,大尺度气压系统季节与年际变化是黄海气压场模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气温模态为显著线性升温趋势年际变化,海气、陆气热交换作用对黄海气温场模态季节与年际变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