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6篇
  免费   271篇
  国内免费   351篇
测绘学   169篇
大气科学   252篇
地球物理   182篇
地质学   792篇
海洋学   308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09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961.
汉江流域湿地变化及其生态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土地资源类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与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为了获取汉江流域湿地资源现状以及变化特征,科学地诊断湿地生存现状和保护湿地资源,本文基于2000、2005和2010年3期遥感卫星监测数据,分析2000-2010年来汉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特征。运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分别从3个不同的角度搜集影响汉江流域湿地生态健康状况指标因子,并利用层次分析法获取评价指标权重因子,最终基于模糊层次综合分析模型定量评价汉江流域整体及上中下游湿地生态健康状况。研究结果表明:① 10年间汉江流域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但汉江流域湿地面积随时间推移变化强度逐渐放缓;② 汉江流域湿地生态健康状况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自西北向东南健康状况由健康向脆弱趋势变化,根据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汉江上游流域湿地生态健康隶属于健康,中游流域湿地生态健康状况隶属于亚健康,下游区域湿地生态健康状况则隶属于脆弱状态,汉江流域湿地整体景观生态健康状况为亚健康。  相似文献   
962.
正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整治等所作的统筹安排与整体部署,是实施土地利用管控和用途管制的主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公布后,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同程度的表现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土资源新形势不相适应等问  相似文献   
963.
对空间事物的表达与研究模型主要针对多粒度时空数据本身的描述,而不是描述多粒度时空对象的相关性。多粒度时空对象是一种新的时空对象表达方法,其中时空对象关系的演化过程是一种抽象的复杂的网络的过程。本文在多粒度时空对象表达的基础上,对其演化过程进行形式化定义,提出以时变网络的方法构建初步的关系演化过程模型。通过对基于时间切片的退耕还林演化过程关系的描述与表达,形成动态实时变化的网络模型,从而抽象表达退耕还林过程中的对象关系的演化过程。应用时变网络明确多粒度时空对象关系的演化过程,并对演化过程进行初步的表达和建模,可以使对象关系变化更加清晰化,提高其层次性和效率性,为今后研究多粒度时空对象关系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64.
<正>2015年,北流市成为全国33个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作为广西惟一担此重任的城市,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高度重视,上下紧密配合,慎重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试点。经过两年多的积极探索,北流市探索出"4454"入市模式,  相似文献   
965.
邹建军  石学法 《地学前缘》2017,24(4):141-151
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作为全球海洋经向翻转环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海洋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对NPIW演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最新进展进行了评述。认为NPIW形成及通风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十分敏感。而且高纬气候信号通过这一“海洋通道”传递到北太平洋低纬海域。另一方面,东亚夏季风通过影响黑龙江进入鄂霍次克海的径流量,从而对NPIW的形成和水团组成产生影响。在千年尺度,NPIW通风过程与大西洋经向翻转流(AMOC)呈反相位变化,这与AMOC千年尺度震荡所引发的北太洋海表温、盐变化相关。与NPIW相关的物理过程和生物过程可能是触发冰期大气CO2浓度变化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966.
冀东地区位于华北地台东部燕山台褶带的东段,是我国主要的金矿产出地之一。区内花岗岩大量分布,包括都山、蛇盘兔花岗岩基以及青山口、高家店、贾家山、峪耳崖、罗文峪等岩株。本文对高家店和蛇盘兔岩体进行LA-MC-ICP-MS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定年结果表明,高家店岩体的成岩时间为(198.8±0.8)Ma,蛇盘兔岩体成岩时间为(184.7±1.0)Ma,岩体形成时代都为早侏罗世。研究区内的岩石为弱过铝质I-A过渡型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Na2O+K2O质量分数高,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轻稀土元素(LREE),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且δEu集中于0.14~0.82,具有明显负铕异常的特性,表明成岩物质来源于壳源,形成于后碰撞环境。  相似文献   
967.
楚雄盆地是滇黔桂地区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进展缓慢,关键问题是基底和沉积盖层展布不清。重磁电是认识和了解盆地基底展布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楚雄盆地西部实施2条区域重磁电测线,并对其进行基底结构的综合解译。结果表明:楚雄盆地西部上三叠统底界的最大埋藏深度为7 km,盆地总体走向北西,结晶基底在平川、云南驿、红河断裂以东,猛虎、舍资一线以西地区深度最大为9 km;在大姚县和南华县之间形成楚雄盆地最大的磁基底凹陷区,面积达到1 200 km2。  相似文献   
968.
隧道仰坡落石冲击模型试验研究与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在建的成都-兰州(成兰)铁路某隧道出口仰坡为研究对象,研发了大型落石冲击边坡模型试验系统,该系统由模型试验台架、落石三维空间释放装置、高速摄影系统等组成,结构强度高并能满足试验过程的可视化需求。根据现场岩样实测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凡士林、硅油、水泥、细沙、重晶石粉、石膏以及滑石粉等原料,研制出现场千枚岩和砂岩的相似材料,并用于模拟边坡和落石。通过开展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近长方体落石初始滑移角度、形状、质量等3种因素对碰撞恢复系数这一落石运动轨迹模拟中关键参数的影响,同时在落石下落冲击的过程中,利用高速摄影仪和坐标卡尺记录落石完整的运动轨迹,后期通过视频处理软件分析落石与边坡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根据公式计算出落石法向和切向的碰撞恢复系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滑移角度的增加,板状试件的法向、切向恢复系数分别呈减小和增大的趋势,且切向恢复系数变化更加明显;落石法向恢复系数随质量的增加呈明显减小的趋势,而切向恢复系数值变化不大;对于近长方体落石,立方体试件的法向和切向恢复系数大于厚板状试件,条形试件的两向恢复系数值受碰撞接触形态的影响,呈现两极化的趋势。最后,结合试验现象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对落石运动冲击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69.
西安城市旅游产品组合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旅游的实质是人类对现代城市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城市功能的完善为城市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文章以西安城市旅游资源条件和开发现状的对比分析为切入点,认为西安城市旅游开发潜力较大,制约西安城市旅游发展的瓶颈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缺乏对多样化的城市旅游产品进行组合。进而提出西安城市旅游产品“一心、两线、三环、四片”的理想空间组合模式,并对此作出具体阐释。最后,得到关于西安城市旅游开发与产品组合的4点结论。  相似文献   
970.
‘劈’砂岩重力侵蚀定量计算的GPS、GIS方法初探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对‘劈’砂岩的岩性及其特征的简单描述和分析,指出该类岩石的岩土侵蚀方式主要是以重力侵蚀方式为主,分析和介绍了国内外定量评价岩土侵蚀量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定量计算‘劈’砂岩重力侵蚀量的新方法,即基于GPS精确测量的GIS方法,并对该新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和实际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