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170篇
测绘学   108篇
大气科学   114篇
地球物理   199篇
地质学   497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45篇
自然地理   14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我国短期温度波动变化规律,利用全国80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资料,计算隔日平均温差大于1℃的天数以及隔日温差的变化幅度,分析了1957~2015年我国短期温度波动频率与波动幅度的时空分布与变化规律,探讨了春季短期温度波动与经纬度及海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57~2015年我国春季短期温度波动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0年以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季短期温度波动频率及幅度没有明显变化趋势,1990年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约70%)春季短期温度波动呈上升趋势。此外,我国春季短期温度波动规律有地域性差异,表现为与经纬度关系密切,波动频率与波动幅度与经纬度等线性相关系数较高。结合波动趋势分布与隔日温度波动的地域分布可知,处于低纬度地区(如广东、广西等地)波动天数和波动幅度均增加,造成人们对于"天气变化无常"的感受强烈。由于生物生长发育等过程与温度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结果提示在讨论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长期影响时可能还需要关注短期的温度波动情况。  相似文献   
992.
冰冻圈变化及其影响研究——现状、趋势及关键问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冰冻圈研究在中国的重要作用和对冰冻圈科学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系统总结和分析,凝炼出了目前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总体来看,国际上更多关注冰冻圈变化对气候、海平面和环境的影响;而作为中、低纬度地区冰冻圈最发育的中国而言,冰冻圈变化对生态、水、环境及气候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为不同类型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及水资源影响评估的尺度转化机制、冻土与植被间水热传输过程的准确模拟、冰冻圈物理过程参数化及其与气候模式的耦合。为解决上述关键科学问题,需要开展以下研究:冰冻圈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研究、冰冻圈变化的影响研究和冰冻圈变化的适应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93.
气候变化脆弱性及其国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脆弱性一词广泛应用于不同的学科群体,由于各自学科研究传统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脆弱性的理解和界定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依据近年来国外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总结和综述了气候变化脆弱性概念的基本要素、脆弱性因素的分类特征;梳理了国际研究在灾害与权利的关系、社会和生态的综合集成方面的主流和进展;分析了脆弱性研究在度量、实证和治理应用等方面的主要挑战和方向.  相似文献   
994.
由于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求,人类对河道的开发利用使得河道水系变得纵横交错,在平原区的很多河道高程不断的变化,甚至河流流向变成了与原来相反;因此采用常规方法在利用DEM提取数字水系时就会产生断开或者假水系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本文建立了采用强可视化算法等方法进行DEM的处理及河系提取,具体为:首先在流域实际水系的基础上,提炼出可反映实际水系主要特征和过程的概化水系,其次对断开或不舍理处的DEM采用本文建立的强可视化算法进行分析,并采用缓冲区算法和双线性插值算法进行修改,最后对得到的DEM进行河系提取.运用以上方法,本文以天津市为倒进行了应用,并与传统算法和高程增量遮加方法提取的DEM水系相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更适合平原区数字水系的提取,并能得到与实际情况吻合的水系.  相似文献   
995.
地球化学元素的多元统计分析可以推测地化元素在复杂的成矿过程中的演化特征,为预测找矿提供有用的微观信息.选取马关都龙锡锌矿区曼家寨矿段13号主矿体有关元素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矿区内成矿作用的复杂和多次矿化叠加改造现象,说明Sn和Zn的富集是由于后期地质作用叠加改造的结果,指出了In和Cd可作为区内找Sn和Zn的近矿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996.
南极冰盖表面层内雪的密实化过程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根据雪的密实化过程中雪的宏观和微观特征,将其划分为暖型、冷型和交替型三种类型,并认为具有明显的地理地带性特征,暖型密实化作用区分布在南极冰盖边缘、年平均温度介于-10—-15℃的地区,并伴有此温度作用下雪的若干性质;冷型密实化作用区占据了内陆广袤地区,年平均温度低于-25℃;交替型密实化作用区则介于上述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997.
从末次冰期最盛期初到距今二千年间东南极洲的气候和大气成份关系问题,前人已做了详尽的研究。研究工作是通过对两支冰岩芯分析进行的:第一支(905米,3万年)采自多姆C 站(74°39′S,124°10′E,海拔3040米)。第二支(950米,5万年)采自东方站(Vostok)(78°30′S,106°54′E,海拔3420米)。最近在东方站新钻取的冰岩芯深达2083米,使我们把这一研究延伸到距今16万年,从而覆盖了一个完整的冰期循环。  相似文献   
998.
古里雅冰芯中末次间冰期以来气候变化记录研究   总被引:111,自引:8,他引:111  
通过对古里雅309m冰芯上部268m的研究,重建了末次间冰期以来的气候环境变化.根据对古里雅冰芯 δ~(18)O的研究,可以清楚地划分出阶段1(冰后期)、2(末次冰期冰盛期)、3(末次冰期间冰阶)、4(末次冰期早冰阶)和5(末次间冰期).阶段5又可分出a,b,c,d,e 5个亚阶段.古里雅冰芯δ~(18)O记录明确地显示了青藏高原温度变化和太阳辐射的密切关系.研究表明,太阳辐射是驱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的主要因子.古里雅冰芯记录与北极格陵兰冰芯和南极Vostok冰芯的对比研究表明,这些相距遥远、不同地区冰芯所记录的大的冷暖事件变化是一致的.但不同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是不一致的.青藏高原地区变化幅度大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相似文献   
999.
根据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中心机房的具体情况 ,计算机系统的防雷设计主要采用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和过电压保护 5种方法。计算机的雷电干扰和侵害 ,主要由线路、地线和空间瞬变电磁场等环节侵入到系统 ,在具体网络防雷中 ,根据实际情况 ,在线路接口处安装了相应的电压抑制器 ,采取合理布线、屏蔽和接地等措施 ,有效地保护了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000.
从树轮纤维素δ13C序列看树木生长对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10  
在新疆昭苏树轮碳同位素组成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近280a以来云杉内外CO2浓度比(Ci/Ca),云杉内部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A/g)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分析时段内Ci/Ca相对恒定在0.52左右,暗示树木生长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基本响应策略;Ci和A/g都有较明显的升高趋势,说明可能有更多的碳被固定在树木之中,进一步分析表明,它们的这种趋势与大气CO2浓度变化有关,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人类活动释放的碳有一部分被树木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