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82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102篇
地质学   125篇
海洋学   6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31.
辽宁省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业务系统,是在IBM—PC/AT微机上实现的自动收集、加工、贮存有关农业气象信息,完成省级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报制作、发布和农业气象资料输出的综合业务服务系统。该系统将科学研究、预报业务融为一体,为我省农业产量预报和情报服务的客观化、自动化和系统化初步奠定了基础。本文简要介绍系统的构成和功能情况。  相似文献   
432.
从系统功能、实现技术、算法等多方面完成对虚拟校园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该系统不仅具有校园信息浏览、查询与分析等二维空间数据管理功能,而且具备交互式的虚拟校园场景的漫游功能,将开创校园信息数字化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33.
鲁西北一次持续性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地面自动气象站、NCEP 1°×1°和FY2E反演T_(BB)等资料,对2012年7月31日—8月1日发生在山东一次持续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在副高稳定的形势下,低层切变线、地面冷锋是造成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2)低层锋生强迫激发了非地转垂直环流,上升气流加强,雨强增大,上升支的建立到强降水开始间隔约6 h。(3)暴雨区925 hPa湿斜压项在强降水时为负值,其增强应为低层锋生作用造成的。雨区范围和雨强随湿斜压项增强而增大。(4)对流单体的生成和加强影响降水落区和雨强,增强的单体合并时雨强最强。T_(BB)中心区位于低层切变线与锋面右侧,强降水位于两者之间。(5)地面辐合线与T_(BB)中心基本重合,辐合线左侧气旋性弯曲处与T_(BB)中心区后侧的等值线梯度大值区位置一致,强降水则出现在两者重叠处。(6)干线与辐合线是此次强降水的重要中尺度系统,干线始终落后于辐合线,其分布对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434.
航天装备为全球范围的地形测绘、环境分析、战场感知、导航定位等提供了关键的基础性技术,它将成为信息化战争中获取信息优势的制高点.其介绍了航天装备在军事测绘导航领域的应用,包括对军事测绘导航技术发展的作用、影响和意义,应用现状,启示及建议等.  相似文献   
435.
黄克凤  於雪琴  黄亮 《测绘科学》2016,41(1):99-102
针对目前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缺少有效的确定变化阈值方法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交叉熵的方法:采用中值滤波方法分别消除两个时相遥感影像中的噪声;将比值法和差值法融合构造两个时相遥感影像的差异影像;通过最小交叉熵确定差异影像的最佳变化阈值,并对差异影像进行分割得到变化区域;最后对变化检测精度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是一种有效的多时相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36.
近期长江河口冲淤演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长江河口1997年以来数字地形图和近期水文泥沙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近期长江河口大量人工整治工程和流域水库工程建造影响下的河口河道自动调整过程。结果表明:1997-2013年河口段中上游河道微冲刷、拦门沙滩顶仍保持淤积外移、口门外侧近海域冲刷的态势略有增强,而其影响原因与历史时期的自然因素影响为主略有差异,近期人类高强度活动的影响贡献率增大。首先,南支至南港和北港中上游河段河床普遍发生冲刷,河床沙活动较活跃,床面微地貌沙波发育更明显,而口门外侧海域地形略有冲刷蚀退,这些变化与流域来沙锐减有直接关系;北支、北港口门、南槽和北槽河道拦门沙河段呈淤积,尤其北槽主航道的拦门沙河段6m水深浚深为12.5m后回淤量很大,这些与拦门沙河道动力结构环境、河口和海域再悬浮泥沙补给有关;局部河段出现强冲和强淤现象,与近期河口工程建造有关。所以,长江河口近期正处在对自然因素变化和人类活动增强的自我缓慢地自动调整和适应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437.
通过对五指山台形变观测资料产生影响的热带气旋信息统计及数据分析发现:该台的倾斜类仪器的热带气旋响应水平明显高于应变类仪器,特别是VP垂直摆的响应能力最强,SSY伸缩仪的风扰响应水平最弱;不同气旋引起的震颤波扰动信号的形态、振幅、频率、扰动强度不同;同一气旋对倾斜类仪器VP垂直摆北南向响应幅度最大,最大扰动强度幅度量级为20×10?3″/ms左右,持续时间与气旋的生命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438.
针对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检测阴影时受水体和偏蓝色地物影像的影响问题,提出了一种主成分变换和多波段运算相结合的阴影检测方法。首先,统计、分析了Quick Bird影像中阴影、水体及建筑物等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然后,基于主成分变换和多波段运算相结合的方法识别阴影区域和非阴影区域,并利用多峰直方图阈值算法对阴影进行自动检测;最后,利用形态学滤波算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后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Quick Bird影像中的阴影提取具有较高的精度、效率和普适性。  相似文献   
439.
面对西北地区海量的测绘成果信息,如何在信息系统的支撑下,快速实现测绘成果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与保障方法和手段的网络化、一体化、多元化和标准化,为执行任务对象快速提供任务区域内多源测绘成果信息保障服务,是我单位的一大职能。本文设计与实现的测绘成果信息整合管理系统,可以使各级各部门在第一时间掌握任务区域测绘成果信息,为认知地理环境、有效实施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40.
以汉江上游谷地郧县辽瓦店典型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度、磁化率、烧失量、吸湿水、Rb/Sr比值等理化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粘粒含量、细粉砂含量、粘粒/粗粉砂比值、磁化率、烧失量、吸湿水含量和Rb/Sr比值在古土壤S0为剖面最高值,在黄土层(L0、Lt和L1)均较低,而细砂粒和粗砂粒含量在古土壤S0为剖面最低,在黄土层(L0、Lt和L1)均较高.表明古土壤S0形成时期,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充沛,生物活动强烈,成壤作用较强;黄土堆积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成壤作用较弱.各指标含量曲线中古洪水滞流沉积层(slackwater deposit,简称SWD)均呈现出突变性的变化,且变化幅度甚大,说明其为气候突变事件的产物,未受到成壤改造作用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表明全新世晚期的东汉末年,在汉江上游流域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气候突变事件,引起了特大洪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