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3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46篇
测绘学   105篇
大气科学   181篇
地球物理   219篇
地质学   693篇
海洋学   85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108篇
自然地理   9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941.
942.
943.
河南舞阳铁山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舞阳铁山铁矿床为新太古代大型鞍山式铁矿床,本文对铁山矿床进行了岩石学、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并与国内外该类型矿床进行了对比。通过对铁山铁矿床赋矿围岩和矿石的地球化学分析,得出本区条带状硅铁建造可能与海相火山沉积物有关,属前寒武纪火山沉积变质型铁矿床。流体包裹体测温结果表明,含矿围岩中的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20360℃之间,矿石中包裹体均一温度峰值为120320℃,成矿流体具有低盐度[w(NaCl)为1%14%]、低密度(0.751.00g/crn3)特征。成矿溶液是一种低盐度的Na+、Ca2+、SO42-、Cl-型水,并含有较高的CO2和一定量的O2、N2及少量CH4。岩石学研究结果认为其经受了绿片岩相至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磁铁矿部分受到变质重结晶,但局部仍保存有化学沉积的特征。在TFe-(CaO+MgO)-SiO2图解中,其分布与鞍山、五台山条带状铁矿和世界条带状铁矿分布区一致。铁山矿床稀土元素含量较低,具有太古宙海洋沉积的特征,在PAAS(太古宙后平均澳大利亚沉积岩)标准化的稀土配分曲线中显示轻稀土的相对亏损和重稀土的相对富集,具有明显的Eu正异常(Eu/Eu*=0.302.21)和明显的Y正异常(Y/Y*=1.343.19),具有一定的La正异常(La/La*=0.811.60)和轻微Ce负异常(Ce/Ce*=0.871.01),这一特征与我国鞍山弓长岭和五台山及世界许多地区的太古宙BIF特征一致。微量元素中Ti、V、Co、Ni、Mn、Sr、Ba等元素的含量都较低,在原始地幔标准化的微量元素配分曲线中具U、Ta、La、Ce、P正异常,K、Nb、Sr、Hf、Zr负异常。对铁山条带状铁矿中Sr/Ba、Ti/V等元素的比值与其他地区进行了对比。综合研究结果认为铁山条带状铁矿具有与火山热液伴生的铁质,形成于缺氧的海洋化学沉积环境。铁矿床经历了前期含硅铁沉积物的沉积阶段和后期的区域变质作用阶段,变质成矿流体发生了不混溶现象,对成矿元素的富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4.
945.
946.
罗朝华 《地理教学》1993,(2):8-8,15
正当人们为了保障自身利益而开始清理大气时,有些科学家意外地发现了污染的空气也从另一方面保护了人体健康。新西兰与德国一些科学家联合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对流层中被污染的大气可以弥补因臭气的损失而造成的空洞,防止紫外线进入大气层。  相似文献   
947.
《福州市关于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留用地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近日公布并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948.
949.
汶川地震诱发大量山地斜坡次生灾害具有明显的地形分布特征,对其地形放大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斜坡震害调查表明,宏观地貌单元对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类型具有控制作用,中高山区以大中型滑坡、崩塌为主,低山及丘陵区以山体震裂、小型崩塌为主;峡谷形态对次生地质灾害的发育密度具有明显影响,其中“V”型峡谷发育密度高于“U”型峡谷;单薄山脊、条形山体、坡型转折部位、凸出地形等微地貌地形放大效应明显.监测显示,不同方向水平分量地震波峰值(PHA)相差可达10余倍,研究表明:地形尺寸与地震波波长的耦合作用使得地震动水平分量放大显著.  相似文献   
950.
溶蚀孔洞是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主要储渗空间,因此研究碳酸盐岩岩溶测井响应特征以弄清其发育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分析研究区内的岩溶地质特征之后,根据钻井揭示的岩溶型储集层,对岩心、测井特征进行了对比和归纳梳理,进而提炼了奥陶系岩溶发育带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前人对岩溶风化壳发育的控制因素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依托岩心和成像测井资料刻度的岩溶带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在垂向上将岩溶层划分为表生岩溶带、垂直渗流岩溶带和水平潜流岩溶带,并对其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岩溶带较发育,且基本属于未充填-半充填,是有利储集层发育的层位;潜流岩溶带不甚发育,基本被充填.总体上看,自东南向西北,溶洞发育带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表明古岩溶作用的强度向西北方向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