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70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17篇
自然地理   2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从求解柱坐标内亥姆霍兹方程出发,导出了类透镜介质传导模的特征参量、场分布状态及传播常数,求出了入射激光束和导模之间的耦合系数,并讨论了它们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了水库生态系统模拟模型,对水库生态变化过程及其数学模拟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1995年的水文、气象、水库调度资料、入库河流水质及水库初始水质资料模拟了该年度丹江口水库水体生态逐日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彭盛华  翁立达等 《水文》2001,21(1):10-14
介绍了流域水文水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和方法,以汉水流域为例,探讨了基于GIS技术的汉水流域水文环境信息系统开发的必要性,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结构,以1:100万数字化地图数据ArcChina为基础,开发了具有一些初步功能的汉水流域水文水环境信息系统,并就该系统潜在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黄河三角洲地下水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建立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模型。评价模型考虑了浅层地下水补给,含水层导水性和储水性,地下水水质,土地利用以及地下水开采对环境影响等多方面因素,模型评价结果为地下水开发适宜性等级分区图。模型评价成果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地下水资源规划和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从亥姆霍兹方程出发,导出了自聚焦光纤中传导模在圆柱坐标系中的场分布形式,并给出了几个低阶模的分布图。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沈阳、北京、青島、上海、武汉、重庆等六个站的資料,計算了不同长度的滑动平均值,作为不同大小样本的平均数,研究月平均气溫的准确性.得出了平均值的誤差(V_N)与求平均年数(N)之間的經驗关系式为a,b,c为随地区和季节而异的經驗系数.本文并对影响平均值准确性的某些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平均值誤差的时間空間分布,討論了时間上和空間上內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正> 林业科技成果是林业科研人员多年潜心钻研的结晶,其目的除了获得社会承认、取得一定奖励外,最主要的是要通过成果转化变为现实生产力,促进林业的发展。林业科技成果管理就是要为科技人员创造条件,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加速成果转化,提高林业科技  相似文献   
20.
以内蒙古东胜煤田北部艾来五库沟-台吉召地段勘查区为例,针对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在多源多类地质数据应用、动态建模及建模结果不确定性评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并实现了煤层三维建模.煤层三维建模要领是:先按照数据的内在逻辑关系和几何结构两个层次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将钻孔、剖面及断层等数据转化为形式简单、结构一致的离散化样品数据;再以这些数据和各类边界线为基础,通过距离幂次反比(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法插值得到煤层顶底板高程,并结合这些属性值和TIN(triangulated irregular network)剖分技术动态生成煤层结构模型;然后利用一个与煤层顶底板高程估值结果相对应的算子——插值方差,完成对煤层模型的局部不确定性评估.详细讨论了煤层三维建模的整体流程并基于三维地学信息系统平台QuantyView加以实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显著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