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92篇
测绘学   29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71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南岭大瑶山浓雾雾水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文中利用 1998年 12月~ 1999年 1月和 2 0 0 1年 2~ 3月在南岭山地采集的雾水样品资料 ,分析了南岭山地浓雾雾水的化学成分 ;对 3次典型浓雾过程雾水的离子浓度及其可能的来源进行了分析 ;发现酸雾的频率达 5 1% ,酸雾的危害不容忽视。南岭山地的浓雾雾水中的诸离子浓度远高于雨水。不同过程雾水的化学特征变化差异明显 ,在雾水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是SO2 -4,其次是NO-3 ;阳离子Ca2 ,NH 4 的浓度最高。雨水比雾水酸性更强 ,说明虽然雾水中的离子浓度较雨水高得多 ,但大量的离子成分中存在更多的缓冲物质 ,比如说NH 4 和Ca2 。雾水中的Ca2 ,SO2 -4,Mg2 有明显的富集现象 ,南岭大瑶山的雾水主要受大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2.
东天山印支早期尾亚石英正长岩:成岩作用及成岩意义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前人对东天古生代的构造-热事件作了大量研究,得出了许多方面的重要认识,然对东天山印支期的构造演化目前仍不清楚。本文以印支早期的尾亚石英正长岩为例,通过其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来探讨该岩体的成岩机制及成岩意义。尾亚石英正长岩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5%~10%)、斜长石(15%~20%,An16~18)和钾长石(60%~65%),含少量铁质黑云母(5%)和钙质角闪石(≈5%),不舍橄榄石和辉石。该岩石SiO_2含量为62.67%~66.22%,Na_2O+K_2O(10.25%~11.00%)和TiO_2(0.45%~0.70%)含量以及K_2O/Na_2O(0.85~1.60)、FeO~T/Mgo(5.7~15.86)和CaO/Na_2O(0.37~0.68)比值高,而Mgo(0.34%~0.43%)含量以及Al_2O_3/TiO_2(23.77~38.27)比值低,偏铝(ASI 0.89~0.98),富集Rb、Ba和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U、Th、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HFSE),亏损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Nb和Ti等高场强元素。ΣLREE,ΣHREE和ΣREE分别为76.00×10~(-6)~139.54×10~(-6),13.54×10~(-6)~22.67×10~(-6)和96.57×10~(-6)~153.08×10~(-6), (La/sm)_N,(Gd/Yb)_N,(La/Yb)_N分别为1.86~4.78,0.73~1.64和2.10~9.64,δEu为0.94~2.83,具有稀土总量较低、轻稀土比重稀土分馏大、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以及正Eu异常(0.94~2.83)的特征。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尾亚石英正长岩不是幔源岩浆分异的产物,而是直接来自于壳源。通过对比分析其它正长岩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前人实验岩石学研究,得出了尾亚石英正长岩是在950℃~1100℃、15~20 kbar条件下,由陆内长英质麻粒岩在加厚陆壳底部发生增温和减压熔融的产物的认识。这样的成岩条件可能与特提斯洋于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向北俯冲所引发的天山地区强烈的陆内A-型俯冲及随后的伸展作用有关。本文结果表明,东天山地区在二叠纪晚期到三叠纪早期可能发生了从受古亚洲洋俯冲-碰撞体系影响为主转变为受古特提斯洋构造域影响为主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23.
陆建军  陈小明  翟建平 《矿床地质》1998,17(Z4):795-798
华南微细浸染型金矿成矿流体可划分为4个成矿体系:盆地流体成矿体系,成矿流体主要源自地层水,形成以紫木凼、戈塘为代表的矿床;盆地流体-大气降水成矿体系,成矿流体主要由沉积地层中地层水和古大气降水组成,形成的矿床以高龙、金牙为代表;石油卤水成矿体系,成矿流体是来自沉积地层中的富含有机质的盆地流体,以大量有机质参与成矿为特征,形成的矿床以三都-丹寨金汞矿为代表;岩浆水,盆地流体成矿体系,成矿流体主要由岩浆水和盆地流体构成,形成以皖南、赣北地区为代表的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4.
湖北随州薛家店地区灯影组去白云石化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随州薛家店地区灯影组去白云石化特征及意义翟永红郭成贤(江汉石油学院,湖北荆沙434102)关键词去白云石化方解石储层灯影组湖北随州去白云石化是一种白云石被方解石交代的成岩现象。目前,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但多侧重于实验室研究机理和条件的研究,如De...  相似文献   
125.
新疆阿克苏—柯坪地区震旦纪古地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阿克苏—柯坪地区震旦纪包括二套冰成岩,其同位素年龄为7.4—7.7×10~2Ma.古地磁样品采自乌什县尤尔美那克到苏盖特布拉克一带,中心座标:经度79.5°E,纬度40.9°N震旦纪系中至少可能发生了6次地磁极性倒转,极性变化频繁,与世界其他地区震旦系的极性是一致的.震旦纪各时期内的古地磁方向变化较小,震旦纪-尼盆纪之间存在较大的虚极移.震旦纪冰成岩形成于低纬度区,这与柴达木、华南北美、南非和澳大利亚古冰川形成的古纬度是一致的,这为冰成岩形成是全球等时性提供了古地磁依据.  相似文献   
126.
西沙永兴岛降水的酸度及其化学组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对1987年5月在西沙永兴岛的雨水采样进行了分析。在西南季风盛行初期,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孤立分散的积雨云降水中,采集了雨量大于0.1mm的5次降雨。采样点设在西沙气象台二楼平台上,距海面约13m,向西距海岸边约70余米;每次采样用一直径45cm的塑料盆(用去离子水冲洗3次),现场测定pH值和电导率,水样装入洁净的聚乙烯塑料瓶中存入冰箱。同期,每隔一周  相似文献   
127.
大龙山岩体和城山岩体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研究了大龙山岩体和城山岩体钾长石的铅同位素组成,并参考这些岩体的黑云母化学成分、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岩石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发现它们是多阶段侵入的复式岩体,与庐枞火山岩系有渊源关系,属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它们的初始成岩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部分熔融,岩浆上升侵位过程中已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上部地壳的混染。经计算,其中约有61.6%的铅来自上地幔,约有38.4%铅来自上地壳,该区陆壳的乎均年龄约26亿年,陆壳在演化过程中具有富铀的趋势。这些岩体与深大断裂和地幔隆起有成因上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28.
翟建平 《铀矿地质》1989,5(1):26-28
本文在前人多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总结了华南改造型和同熔型两种成因系列产铀花岗岩类及花岗岩型铀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深入探讨了它们的成岩成矿机制,提出了两类产铀花岗岩及有关铀矿床的成因模式和综合判别标志。花岗岩型铀矿床的成因是多种多样的。参照一些学者以往所提出的各种成矿假说,作者  相似文献   
129.
章邦桐  翟建平 《铀矿地质》1989,5(3):134-143
对安庐石英正长岩带(AL)及姚村钾长花岗岩体(YC)的岩体地质、矿物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以及Sr、Pb、O同位素组成等一系列特征的研究表明,下扬子断裂坳陷带内花岗岩体的初始物质来源较深,系上地幔部分熔融产生的贫水偏碱岩浆沿深断裂上升侵位过程中同化混染了部分陆壳物质而成。据锶、铅同位素的二元混合模型计算,安庐岩带和姚村岩体的成岩物质中地幔组分分别占57%和52.8%,地壳组分分别为43%和47.2%。它们的成因系列应归属于壳幔混源型。  相似文献   
130.
翟建平 《铀矿地质》1989,5(5):305-310
本文建立了产铀岩体的递进部分熔融成因模式,研究了部分熔融过程中铀的地球化学性状和富集机理,阐述了递进部分熔融机制的找矿意义。该模式较好地解释了华南产铀花岗岩类所具有的一些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并认为有关岩浆型产铀花岗岩类系周围出露的富铀地层重熔而成的传统观念尚有值得推敲之处,指出富铀地层作为围岩与岩浆型产铀岩体的联系主要取决于花岗质熔体上侵和结晶演化过程中熔体中水的溶解度变化以及熔体对围岩的同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