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3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河道内水流和泥沙是污染物迁移转化的主要载体,研究河道内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以及水沙运动对其影响对于治理日益恶化的河流水环境非常重要。结合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对水沙运动作用下污染物迁移转化的试验研究、作用机理、理论模式和数学模型等进行了总结和概述,重点对几种典型的理论模式和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目前河流水沙运动对污染物迁移转化效应相关研究存在试验方法比较局限、作用机理存在分歧、理论模式和数学模型不完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进行室内和野外试验技术创新、颗粒界面动力学的微观探索以及污染物在上下覆水和界面上迁移转化理论研究。对河流水沙运动对污染物迁移转化效应研究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近50年来赣江流域水沙年内分配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颖  宋成成  肖洋  张汶海  朱立俊 《水文》2013,33(3):80-84
基于赣江外洲站近49年(19602008)月径流量及42年(19662007)月输沙量实测资料,采用年内分配不均匀系数、完全调节系数、集中度(期)、肯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对赣江水沙年内分配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外洲站除80和90年代输沙量呈"双峰型"分布以外,其余各年代径流量、输沙量年内分配均呈明显的"单峰型"分布,6月到达峰值。②赣江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集中度与不均匀程度变化呈逐年代递减趋势,表明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内分配都趋于均匀态势。集中度、不均匀程度逐年下降与水库兴修、水土保持、人工采砂等因素有关。③赣江外洲站汛期与非汛期径流量变化趋势平稳,输沙量呈下降趋势,汛期径流量、输沙量波动幅度明显大于非汛期。  相似文献   
23.
鸭嘴阀扩散器紊动射流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超声多普勒流速仪(ADV)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对鸭嘴阀扩散器的紊动扩散掺混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在出口下游12.5D(D为孔径)范围内,鸭嘴阀扩散器的在主、次轴平面内的射流扩散特性有明显的差异,出现"轴开关"现象,在此区域内,紊动强度也较圆孔射流高出几倍;远区,射流扩散特性与圆射流相似.  相似文献   
24.
香港九龙大坑东地下蓄水方案(Tai Hang Tung Storage Scheme-THTSS)是香港西九龙渠道改善二期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解决香港九龙繁华拥挤、人口稠密的商业中心旺角一带的洪水淹没问题。THTSS即是在经常洪水淹没区域(大坑东和界限街水渠交接处)上游足球场下面建立一个100 000 m3的地下蓄水池。本文建立了一个能处理明渠缓流和急流、封闭管道有压流、侧流堰和渠道汇合处过渡流于一体的一维水力数学模型,用1:22正态物理模型恒定流下的结果进行验证。数值模型计算了在50年一遇暴雨下,非恒定洪水在不同的侧流堰方案下的流动过程。结合物理模型试验结果,选择最佳的地下蓄水方案。计算结果表明,大坑东地下蓄水方案确实能加强旺角地区地洪水控制能力,并能通过50年一遇暴雨的洪水。  相似文献   
25.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凡纳滨对虾野田村病毒的RT-PCR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获得的凡纳滨对虾野田村病毒的基因序列,应用Oligo6.0软件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扩增引物,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快速检测凡纳滨对虾野田村病毒的RT-PCR方法。用该方法对感染野田村病毒的凡纳滨对虾进行RT-PCR检测。【结果】RT-PCR可扩增出与设计相符的413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白斑症病毒(WSSV)阳性虾、对虾杆状病毒(BP)阳性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HHNV)阳性虾、肝胰腺细小病毒(HPV)阳性虾、黄头病毒(YHV)阳性虾、传染性肌肉坏死病毒(IMNV)阳性虾、桃拉病毒(TSV)阳性虾和健康虾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最低可检测出约100 fg/mL的野田村病毒重组质粒DNA;用该方法对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的386份临床样品进行RT-PCR检测,共检出野田村病毒阳性样品64份。【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凡纳滨对虾野田村病毒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罗非鱼罗湖病毒(Tilapia Lake Virus,Ti LV)的RT-PCR方法。【方法】参照GenBank中罗非鱼罗湖病毒全基因序列,依据其假定蛋白基因片段3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扩增引物,提取罗湖病毒RNA,逆转录成cDNA,进行PCR扩增,通过优化扩增条件和扩增体系,建立快速检测罗非鱼罗湖病毒的RT-PCR方法。用该方法对自然感染罗湖病毒发病的罗非鱼样品进行RT-PCR扩增。【结果】RT-PCR扩增得到与试验设计相符的499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对健康罗非鱼、野生罗非鱼及其他病毒对照组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最低可检测出约10fg/mL的质粒DNA,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敏感性。用该方法对332份临床样品进行RT-PCR检测,其中36份样品扩增出特异性的目的条带,经测序比对,检测结果正确。【结论】建立的检测方法可用于TiLV的检测。  相似文献   
27.
采用最大值合成(MVC)与最佳指数斜率提取(BISE)组合法和时间序列谐波分析法(HANTS)对重庆地区2006~2010年的共五年MODIS-NDVI时序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与数据重构,对重构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价,并选其优者来评估重庆市的植被生长动态变化。结果表明,HANTS方法的除云去噪效果优于MVC与BISE组合法;2006~2010年,重庆市400 m以下的地区植被变化较大,400 m以上的区域植被呈连续变好趋势,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8.
1 .IntroductionWiththe rapidincrease inthe scale of offshore oil depletion and marine oil transport ,the devas-tating and obnoxious effects of marine oil pollution due to oil spills become a matter of internationalconcern,and corresponding numerical simul…  相似文献   
29.
在极端水文事件频发和人类活动影响加剧的背景下,鄱阳湖水文情势的异常变动给洲滩湿地植物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为进一步了解鄱阳湖湿地植物水分利用来源和内在水分利用效率(iWUE)的季节变化规律,揭示优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不同水分变化的适应策略,于2020年12月-2021年5月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蚌湖和修河之间的典型洲滩湿地上设置监测断面,对灰化苔草(Carex cinerascens)、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植物样品及其潜在水源样品进行系统采集,测定并分析了水、碳稳定同位素的动态变化特征和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典型洲滩湿地苔草和南荻植物茎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从冬季至春季,植物茎水的δ18O值总体上均呈现波动富集的变化趋势。苔草在春季生长期iWUE没有表现出明显变化,而南荻在萌发时期iWUE最低,之后的生长期iWUE具有显著的增长趋势。在各潜在水源当中,植物茎水的同位素组成与土层中的重力水最为相近,其次为与根系分布联系密切的土壤水。在春季降水频繁时,来源于降水且埋深较浅的重力水可能是植物利用的主要水源,而在枯水期重力水埋深较深时,植物采取降水和土壤水的混合利用模式应对水分胁迫。植物叶片有机质的δ18O值分析发现,苔草在萌发生长期iWUE的变化与光合作用能力相关的因素有关,南荻iWUE的变化主要受气孔导度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Accurate determination of flushing time is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sustainable production in fish culture zones(FCZs),as it represents the physical self-purification capability via tidal exchange with clean water in the outer sea.However,owing to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omplexity of the coastal flushing process,existing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flushing time may not be generally applicable.In this paper,a systemati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flushing time in FCZs is presented,in which bathymetry,runoff,tidal range and stratification are properly accounted for.We determine the flushing time via numerical tracer experiments,using robust 3D hydrodynamic and mass transport models.For FCZs located in sheltered and land-locked tidal inlets,the system boundary can be naturally defined at the connection with the open sea.For FCZs located in open waters,hydrodynamic tracking is first used to assess the extent of tidal excursion and thus delimit the initial boundary between clean water and polluted water.This general method is applied to all designated marine FCZs in Hong Kong for both the dry and wet seasons,including 20 sheltered FCZs(in semi-enclosed waters of Tolo Harbour,Mirs Bay,and Port Shelter) and 6 FCZs in open waters.Our results show that flushing time is the longest in inner Port Shelter(about 40 days in dry season),and the shortest for the FCZs in open waters(less than one week in dry season).In addition,the flushing time in dry season is commonly longer than that in wet season:20%~40% for most well-sheltered FCZs;2.6~4 times for the others.Our results indicat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lushing time and distance to open boundary,supporting the view that the flushing time of a FCZ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location.This study provides a solid basis for mariculture management such as the determin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FCZ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