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大气科学   4篇
海洋学   19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对2003-2008年周平均的Argo(地转海洋学实时观测阵)海温资料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全球上层海温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振荡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北半球中高纬地区以表层海温的年周期变化为主,在低纬度地区,表层海温以半年周期为主,而温跃层附近海温既有年周期也有半年周期(赤道太平洋、东南印度洋和赤道西大西洋以年周期为主;赤道东、西印度洋以半年周期为主).南北半球中高纬的年周期海温和北半球中纬度的半年周期海温在表层范围最大,显著性最高,强度最强,位相最前.随深度的增加,范围减小,显著性降低,强度减弱,位相滞后.信号主要集中在水深50 m以上,影响深度在150m以浅;赤道附近的太平洋和热带东南印度洋的年周期海温以及赤道东、西印度洋的半年周期海温在水深100m范围最大,显著性最高,强度最强,位相最前,信号主要集中在温跃层附近,影响深度均可达500m.  相似文献   
12.
海雾过程中海洋气象条件影响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二维数值模式,研究了在海雾过程中海温场、气温场、湿度场、风场等海洋气象条件的影响。结论如下:(1)海温主要影响海雾的生成过程,当海雾生成后,它的作用就逐步减小了;(2)气温梯度(暖平流)较大,不利于海雾生成,逆温不是海雾生成的一个充要条件;(3)相对湿度大小及其分布是海雾能否生成的物理基础;(4)风速大不利于海雾生成,但海雾一旦生成,则有利于其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海流的准90天振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 POCM模式输出的流场资料 (1993年 1月 1日~ 1998年 12月 31日 ) ,运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海流的季节内振荡特征 ,并用功率谱方法作了验证。结果表明 :在以 19.81°N为中心 ,18~ 2 2°N,16 0°E以西的西太平洋海域 ,海流具有显著的准 90 d振荡特征 ;该振荡对应的波长约为 86 5 km,沿 19.81°N该振荡信号自东向西传播的相速度约为 0 .0 9m/ s。从能量角度看 ,该振荡信号主要存在于 15 0 m以内的海洋次表层 ,2 2 2 .5 m深度能量是 6 2 .5 m能量的13%。  相似文献   
14.
利用SODA资料对索马里流系区域海表温度(SST)的年际变化及其影响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秋季和冬季的索马里流系区SST呈现全区一致型的变化,但是夏季除了有全区一致型的变化外,还存在南北反位相的变化。夏季海温的这2种变化类型与ENSO、印度洋偶极子及印度季风存在密切关系。通过合成分析发现,在夏季全区一致型时,6月份热带西南印度洋、索马里沿岸的风应力旋度和大小与阿拉伯海均呈现相反的变化特点,夏季索马里流系区域海温变化主要受上升流和蒸发共同影响;在南北反位相型时,5月份的风应力变化信号最明显,且显著区域的位置和大小与全区一致型时的6月份不完全对应;夏季索马里流系南区SST异常可以利用上升流和蒸发异常进行解释,但北区的SST异常并非如此,其它因素应该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60年1月—2008年12月共49 a的SODA资料和滑动EOF方法,对热带印度洋海表面温度异常 (SSTA) 偶极子模态 (IODM) 的气候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 热带印度洋SSTA在间隔1 a,长度为10 a的滑动过程中IODM空间型经历了由南北向偶极子向东西向偶极子分布的演变,并非总是呈东西向的分布;(2) 在南北向偶极子期间,10 °S以北 (以南) 的热带印度洋SST总体上是降温 (升温) 的,而在东西向偶极子期间,热带东 (西) 印度洋SST总体上呈现准年代际尺度的升 (降) 温与降 (升) 温交替变化特征;(3) IODM还存在4次明显的准年代际变化,时间分别出现在1976、1987、1994和2005年;(4) IODM的方差贡献率与滑动EOF第一模态间有一种反位相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A review of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 studies in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large number of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and grea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e recent 20 years by the Chinese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scientists in the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 studies. The present paper is an overview of the major achievements made by Chinese scientists aad their collaborators in studies of larger scale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 in the following oceans: the South China Sea, the Tropical Pacific, the indian Ocean and the North Pacific. Many interesting phenomena and dynamic mechanisms have been discovered and studied in these papers. These achievements have improved our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ave great implications in climate prediction, and thus are highly relevant to the ongoing internation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Predictability (CLIVAR) efforts.  相似文献   
17.
利用COADS资料和相关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奇异值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对热带太平洋-南海-印度洋的海表面温度(SST)及海面风场(SSW)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热带太平洋、南海以及印度洋作为1个整体时海面风场及海面温度场相互作用的主模态。在把热带太平洋、南海和印度洋作为整体的情况下,研究了该模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各种方法研究均表明,该模态在热带太平洋上为ENSO模态;在热带印度洋上为对应于ENSO态的印度洋“单极型”模态;在南海则表现为整个海盆尺度上的一致型。  相似文献   
18.
利用修改的一层原始方程模式(Danard模式),对台湾海峡地区地面风场进行了数值试验和数值模拟。首先在一些理想情况下,研究了地面气压场、地形、摩擦和加热对地面风场的影响。指出:地面气压场决定了地面风场的基本分布;摩擦对海陆风速差异有重要作用;地形作用表现为弱的分流和阻流作用,加热作用使风场趋于紊乱。并在东北气流控制下的实际风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北印度洋的经向热输送与热收支的季节与年际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讨赤道以北印度洋的热量收支及变化机制。根据积分10年(1987~1996)的全球海洋模式(MOM 2 )资料,利用积分形式的热量平衡方程,系统地研究了北印度洋的经向热输送和热量收支的季节与年际变化。主要结论为:在季节尺度上,越赤道的经向热输送和赤道以北印度洋热含量变化有年循环特征,而海面净热通量呈现半年周期变化特点;在年际尺度上,热含量的变化主要由经向热输送的变化引起,其它项的影响较小;经向热输送集中在上5 0 0m ,尤其在15 0m以上;在总的经向热输送中,经向翻转环流的贡献起主要作用,涡动项的贡献比较小;某一纬度上经向热输送异常以及此纬度以北印度洋总的海面净热通量异常与此纬度上纬向积分的纬向风应力异常有很好的相关关系;还分析了10°N阿拉伯海和10°N孟加拉湾的经向热输送与越赤道的经向热输送的关系,以及海面净热通量各分量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20.
热带太平洋海平面高度年变化与季节内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 ,对热带太平洋 ( 30°S— 30°N ,1 30°E— 80°W ) 1 992年 1 0月 3日—1 996年 1 0月 9日期间的海平面高度资料从振荡周期、强度和传播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海平面高度存在明显的年变化、5 8— 1 39天振荡和 2 9— 35天振荡。其中年变化主要存在于 0°— 1 5°N、1 35°E— 95°W ,传播不明显。 5 8- 1 39天振荡主要位于以 2 0°N和 2 0°S为中心的两个副热带区域中 (范围约为 1 6°N— 30°N、1 30°E— 1 5 0°W和 1 7°S— 30°S、1 5 0°E—1 5 0°W) ,它们向西传播 ,传播速度随纬度增高而变慢 ,在 2 0°N传播速度约为 1 0cm/s,波长约为80 0km。 90天左右的振荡具有年变化且与ElNi no事件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2 9— 35天振荡主要存在于中东太平洋以 5°N和 5°S为中心的带状区域中 ,经度范围约为 1 60°W— 1 0 5°W和1 70°W— 1 40°W ,传播不明显。年变化、5 8— 1 39天和 2 9— 35天振荡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分别约为 :2 0 %— 40 %、1 0 %和 1 %— 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