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60篇
  国内免费   176篇
测绘学   92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176篇
地质学   590篇
海洋学   98篇
天文学   12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0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吴奎  惠冠洲  高京华  加东辉 《地球科学》2020,45(10):3589-3602
混合沉积具有碎屑岩类与碳酸盐岩类的双重特征,国内外尚未建立有效的混和沉积储层识别方法.通过对辽东湾北部地区混合沉积发育背景、岩石学特征分析,将混合沉积分为陆源碎屑型、生物成因碳酸盐型、化学沉淀碳酸盐型3种.明确了3种类型混合沉积的发育相带与模式.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岩石物理参数交会分析认为:生物成因碳酸盐型具有中低-中高纵波速度、低密度、低纵波阻抗特征,化学沉淀碳酸盐型及陆源碎屑型具有中高纵波速度、高密度、高阻抗特征,纵波阻抗与密度是区分不同类型混合沉积的敏感参数;通过地震正演模拟与实际地震资料响应对比,发现辽北地区沙河街组混合沉积地层受到下伏潜山地层低频强能量的屏蔽,创新采用匹配追踪方法对潜山顶面强反射进行压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岩性敏感参数预测,有效地提高了沙河街组混合沉积储层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大地电磁测深和土壤氡气测量两种方法,圈定了冀中坳陷北部四级构造单元(大兴凸起、大厂凹陷、廊固凹陷、武清凹陷和杨村斜坡)的分布范围;查明了凹陷内部的五级构造潜山带(凤河营带、河西务带);厘清了控制坳陷内部凹凸结构的四级断裂,分别是大兴断裂、桐柏断裂、河西务断裂和宝坻断裂;控制凹陷内部构造潜山带的凤河营 西集断裂和杨税务断裂。根据冀中坳陷碳酸盐岩热储埋深大的特征和热源形成机制,确定热储探测采用“坳中找凸”和“凹中找潜山”的原则,同时需满足“源、通、储、盖”四个方面,结合大地电磁测深和土壤氡气测量综合成果,认为凤河营潜山带是钻探有利靶区,并有钻孔印证。另外,研究发现大地电磁测深和土壤氡气测量两种方法在反映深大断裂方面基本一致,起到相互印证的作用;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对高阻碳酸盐岩热储解释准确,基于一维反演作为初始模型的二维反演方法更适合冀中坳陷的凹凸相间构造格局的解释。  相似文献   
993.
在南极利用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数字地形图生产具有航空摄影测量、全野外数字测图等方法不具备的大范围、短周期和低成本等优势。本文以南极恩克斯堡岛、北山麓和Priestley冰川、Nansen冰架交汇区域为实验区,采用World View-3立体影像进行南极1∶5 000数字地形图生产实验,形成了一套生产技术流程方案,并对生产技术流程方案进行精度检测,验证了该技术流程在南极1∶5 000数字地形图生产的可行性。最后对利用World View-3立体影像进行南极1∶5 000比例尺地形图产品生产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要论述,为后续南极大范围1∶5 000数字地形图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4.
在美国,超过1.43亿人面临地震风险威胁。如果社会公众能够理解其面临的风险,并采取积极防御措施,地震影响就能显著减小。美国国家现代地震监测系统(ANSS)通过协作对地震与大地测量数据进行汇集与分析,及时发布地震发生及其影响的可靠信息,为地震研究及危险性与风险评估提供数据,这是建立地震韧性国家的重要基础。作为对ANSS的投资成果,现在对于发生在美国或世界上任何其他地区的任何显著地震事件都能够用一套产品来快速表征,在地震危机来临之际为人们提供态势感知。ANSS监测工作服务于科学研究和地震工程需求,这包括改进人们对建构筑物地震响应的理解。作为参与美国国家地震减灾计划(NEHRP)的四个联邦机构之一,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为ANSS提供了管理与财政支持。2000年,美国国会颁布《国家地震减灾计划》再授权法案[公法第106-503号(Public Law 106-503)]时,作为该计划的一项支撑设施,创立了ANSS。ANSS是美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术界的合作。由于认识到地震灾害危险性与风险的地区差异性,所以ANSS管理结构强调区域执行与国家集成。其允许与其他联邦和州政府机构以及与关注地震监测的地球科学界和工程界协作。ANSS推动地方、区域和国家层面各机构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这些合作关系对于ANSS在全国范围内的协调、在区域范围内的规划与执行,以及争取地方支持都是有必要的。许多承办学术机构、部分州政府机构、其他联邦机构、私人基金会和科学组织为ANSS的成长和(或)运行提供了支持。建设ANSS的需求最初在美国地质调查局(U.S.Geological Survey,1999)题为《美国地震监测评估——国家现代地震监测系统的需求》的出版物中率先提出。这些需求包括加强国内各监测台网间协调、开发新的地震信息产品,以及在全国范围内扩建监测基础设施。2000年以来,ANSS强化了基础设施建设与伙伴关系建立,并开发了新的地震信息产品与服务。虽然现有资助尚未达到ANSS的预期计划,但其1999年所设定的在野外及建筑物、桥梁和其他构筑物中安装7 100个现代化地震观测站点的总体建设目标,截止2016年年底,已经完成了42%。ANSS产品的及时性与有效性提升了政府机构、应急响应人员、公众及工程界与科学界对ANSS能力的期望值。作为ANSS的投资成果,地震信息服务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ANSS的品牌服务包括:向政府和应急管理人员提供即时地震通知,通过地震通知服务系统以电子邮件或文本形式提供快速通知、震源特征产品、提供实时地震信息的ANSS网站、一套实时态势感知产品(地震动图ShakeMap、地震动图发布系统ShakeCast、全球地震响应即时评估系统PAGER、"你有感么?"DYFI)、ANSS综合地震目录ComCat,以及由工程强地面运动数据中心(CESMD)为工程师提供的产品。在未来10年中,为了满足预期,ANSS必须在聚焦提升基础服务稳定性的同时确保获得不断创新的能力。ANSS具备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提升地震安全性并开展震后响应与处置的能力。本报告描述了一系列特定的发展机遇,并形成了ANSS未来10年的重点工作,包括使ANSS确保地震危机时有备无患,加强城市地区地震安全性,拓展降低地震风险的观测数据获取能力。把握机遇、实现目标,额外的资助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创立伊始,ANSS被视为创新与风险并存。如今已证明,尽管只得到了部分资助,ANSS却是成功的。我们的国家在快速发展,国家的结构体系日趋庞大和复杂,如果耽于成就,接受现状,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地震风险。ANSS要充分发挥其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方面的潜力,就必须不断前行——引发地震的构造力是无情的,它们将永不停息,我们减轻国家地震灾害的努力也将永不停息。  相似文献   
995.
冰川冻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通过对数字地球的诠释,结合与地相学的本质联系,论述了二者的形成与的关联程度,提出了数字地球是地相学的“量化”;地相学是数字地球的理论支撑与生存、发展的土壤,球的学科定位“解”,进而,阐明数字时空的实现是数字地球更宽泛的归宿。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对数字地球的诠释,结合与地相学的本质联系,论述了二者的形成与发展的关联程度,提出了数字地球是地相学的“量化”;地相学是数字地球的理论支撑与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数字地球的学科定位“解”。进而,阐明数字时空的实现是数字地球更宽泛的归宿。  相似文献   
998.
角果木和白骨壤次生木质部的生态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鹏  林建辉  林益明 《台湾海峡》1999,18(4):413-417
对红树科Rhizophoraceae的角果木和马鞭草科Verbenaceae的白骨壤次生木质部的组织结构和数量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角果木的应拉木与普通木的纤维分子的变化,还探讨了角果木和白骨壤的木材结构与环境关系。红树植物导管数量多,管孔小、机械组织为韧型纤维,薄壁组织次生加厚明显是适应环境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9.
以海洋环境中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BOF92及其特异性裂解病毒(E. huxleyi virus, EhV99B1)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及细胞生物学方法探究海洋病毒感染诱导宿主细胞自噬特征及其调控机制。结果显示:病毒感染能诱导宿主细胞自噬,并出现明显的液泡酸化及液泡自噬现象;感染过程中核心自噬相关基因如atg1、atg5、atg8及atg12的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p <0.01),自噬启动成核相关蛋白Vps34显著上调(p <0.01),进而启动自噬并促使自噬体与液泡的融合;自噬标志性蛋白p62显著下调(p <0.05),表明自噬流畅通以加速蛋白降解;感染中后期对自噬起负调控作用的磷脂酰肌醇(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TOR)等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1)。另外,病毒感染过程中,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显著升高(p <0.01),线粒体膜电位(MMP)及ATP含量显著降低(p <0.01)。综上,病毒感染诱发宿主藻细胞ROS的产生、线粒体膜受...  相似文献   
1000.
为提升黑龙江测震台网运行的连续率及可靠度,汇集2018—2021年31个观测站的历史故障数据,通过计算R(t)、MTBF等参数对测震系统及其子系统的故障进行整理分析,得到各子系统平均单次维修周期、故障时长占比、综合系统平均故障间隔时间,通信、供电、测震、综合系统的可靠度依次为0.78、0.91、0.82、0.51。分析认为,黑龙江测震系统可靠度较低,故障频繁,外部通信故障时长、观测站测震系统维修周期均较长,这是影响测震台网运行连续率的主要因素;从时间上来看,各系统冬季故障较少,夏季较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